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8篇
  免费   33篇
  国内免费   7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51篇
内科学   54篇
皮肤病学   2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18篇
综合类   84篇
预防医学   28篇
药学   76篇
  5篇
中国医学   35篇
肿瘤学   5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66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37篇
  2020年   47篇
  2019年   47篇
  2018年   30篇
  2017年   31篇
  2016年   37篇
  2015年   30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3篇
  201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目的:评估低剂量能谱计算机断层扫描(CT)结合自适应统计迭代重建(ASIR)在诊断肺结节良恶性方面的效果。方法:选择2021年10月至2023年3月期间在厦门市第五医院接受检验的肺结节患者102例作为研究对象,通过低剂量能谱CT,并使用ASIR算法进行图像重建,以穿刺病理检查结果作为参考标准,对每个肺结节进行良恶性诊断。分析低剂量能谱CT结合ASIR对肺结节良恶性诊断的准确度、灵敏度以及特异度。同时分析低剂量能谱CT结合ASIR诊断下肺结节诊断效果。结果:低剂量能谱CT结合ASIR的诊断准确度为90.20%(92/102),灵敏度为90.67%(68/75),特异度为88.89%(24/27),诊断效能均较高;低剂量能谱CT结合ASIR对良性结节中的结核球、隐球菌、慢性炎症等的诊断准确率较高;对恶性结节中的腺癌、鳞癌、小细胞肺癌等的诊断准确率较高。结论:低剂量能谱CT结合ASIR可以有效诊断肺结节的良恶性,诊断效能与病理检查相当,且适用于较小结节的诊断。  相似文献   
92.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2型糖尿病患者饮食控制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该院2016年8月—2018年2月间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122例,按随机表法分为实验组(61例)、对照组(61例),对照组:常规护理,实验组:综合护理干预,对比不良反应发生率、血糖改善情况、控制效果、自我管理能力及治疗依从性。结果实验组控制效果(93.44%vs 78.69%)、自我管理能力及治疗依从性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血糖改善情况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为2型糖尿病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其对饮食控制效果较为明显,可以明显改善血糖情况,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借鉴。  相似文献   
93.
目的探讨负压封闭引流(vacuum sealing drainage,VSD)技术对国际压疮防治顾问学会(national pressure ul-cer advisory painel,NPUAP)3、4期压力性损伤患者的持效及护理体会。方法选取2017年1月一2018年12月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收治的14例NPUAP 3、4期压力性损伤患者,住院后创面行坏死组织清创术,术后采用VSD对创面进行封闭引流,同时给予抗感染、营养、对症、支持等治疗及护理。结果3、4期压力性损伤患者在VSD治疗后的创面面积为(39.11±9.57)cm^2,较治疗前的(137.9±32.24)cm^2明显缩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36)。VSD还能够显著促进创面肉芽组织的生长,刺激毛细血管增生,加快创面愈合速度。结论采用VSD治疗3、4期压力性损伤可显著缩小创面,促使创面血管再生,加快肉芽姐织生长,促进创面愈合,临床疗效明显,值得临床大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4.
目的:评价中西医结合治疗复杂性肛瘘的临床效果及预后效果。方法:随机抽取90例本院自2014年4月-2017年4月收治的复杂性肛瘘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对照组(n=45)、治疗组(n=45),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治疗,在西医治疗基础上联合中医治疗,分析两组治疗总有效率、肛门功能恢复情况、临床症状评分、肛门动力学指标、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治疗总有效率、肛门功能恢复情况对比:治疗组高于对照组(P0.05);临床症状评分、并发症发生率对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5);肛门动力学指标对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在复杂性肛瘘患者临床治疗中,应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效果显著,既可改善临床症状及肛门动力学指标,又可提高肛门功能恢复情况、减少并发症发生几率,临床应用价值较高,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95.
目的:探讨良肢位及中医辨证健康教育在中风偏瘫患者早期康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本院中医康复科收治的中风偏瘫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50例,研究组采取良肢位+中医辨证健康教育,对照组仅良肢位摆放,对比两组早期康复效果及护理满意度。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护理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风偏瘫患者早期康复中良肢位摆放联合中医辨证健康教育的应用效果更为理想。  相似文献   
96.
目的:观察"高氏项针"联合常规吞咽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后假性延髓麻痹吞咽障碍的临床疗效及对脑血流动力学指标和神经功能评估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厦门市第五医院2018年9月至2020年3月期间收治的65例脑卒中后假性延髓麻痹吞咽障碍患者65例,随机分为对照组(n=31)与观察组(n=34),两组均予以常规吞咽功能康复训练,观察组加以"高氏项针"治疗,观察两组患者脑血流动力学指标和神经功能评估指标。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椎动脉及基底动脉平均血流速度(Vm)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椎动脉及基底动脉Vm均有不同程度提升,且观察组提升幅度大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前两组患者的潜伏期(PL)、峰间潜伏期(IPL)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PL、IPL均有不同程度改善,且观察组改善程度大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高氏项针"联合常规吞咽功能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后假性延髓麻痹吞咽障碍患者的疗效更佳。  相似文献   
97.
98.
陈丽娜 《中国现代医生》2018,56(26):100-102
目的分析甲状腺结节采用CT及MRI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将2016年9月~2017年9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55例甲状腺结节患者(60个结节)为此次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患者采用CT及MRI诊断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经手术或者穿刺活检病理证实,比较CT、MRI两种检查方式对甲状腺结节的诊断结果,并与手术病理检查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CT诊断准确率为58.33%,MRI诊断准确率为83.33%。两种诊断方式诊断准确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RI诊断甲状腺结节的敏感性为87.50%,特异性为81.82%,均明显高于CT(P0.05)。结论相较于CT检查,MRI检查应用于甲状腺结节的诊断准确率、敏感性、特异性更高,可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99.
目的依据《国际头痛疾患分类第二版》,对神经内科门诊头痛患者的流行病学特征进行分析,并总结CT及MRI等神经影像技术在流行病学研究中的应用价值,为临床工作提供帮助。方法收集于2015年1月~2015年6月期间在天坛医院神经内科门诊以头痛为主诉就诊的患者共5482例,对其神经影像完成情况及流行病学特征特征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本组患者中,97.9%行头颅CT检查;1.3%行CTA检查;81.1%行头颅MRI检查。其中原发性头痛占71.2%,继发性头痛占19.5%。在继发性头痛组中,缘于非血管性颅内病变的头痛和缘于感染的头痛发病率居前。结论在神经内科头痛患者的流行病学研究中,应充分突出CT、MRI等神经影像学技术的重要性,以期提高研究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00.
曾华东 《微创医学》2014,(6):733-735
目的探讨后路短节段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腰椎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6例腰椎骨折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观察组采用后路短节段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对照组行传统手术方法固定,比较两组手术情况、Oswestry功能障碍评分(ODI)、疼痛评分(VAS)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出血量、手术时间、切口长度均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ODI评分和VAS评分的时间点间及分组和时间的交互作用显著(P0.05),ODI评分组间差异显著(P0.05),但VAS评分不显著(P0.05);两组ODI评分和VAS评分均随时间的推移而趋于下降(P0.05),ODI评分术后3月、6月差异显著(P0.05),VAS评分术后3月差异显著(P0.05),其他时间点两指标均不显著(P0.05);观察组术后Frankel分级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腰椎骨折患者行后路短节段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具有疗效好、临床症状缓解快、神经功能影响轻的特点,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