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2篇
  免费   14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3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6篇
临床医学   180篇
内科学   13篇
皮肤病学   4篇
神经病学   4篇
特种医学   8篇
外科学   29篇
综合类   109篇
预防医学   10篇
药学   26篇
中国医学   16篇
肿瘤学   6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4篇
  2013年   28篇
  2012年   24篇
  2011年   42篇
  2010年   34篇
  2009年   44篇
  2008年   38篇
  2007年   42篇
  2006年   29篇
  2005年   44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91.
牙垫在胃管的置入和固定中的使用在临床工作中早已为大家所熟知和应用,但作者在临床急诊洗胃过程中发现,由于大多数患者的不配合及置管所致的不适,往往造成胃管深浅长度改变或脱落,同时由于口腔黏液或洗胃液污染后粘贴度降低,造成胃管和牙垫移位,稳固性很差,必须增加人员来固定牙垫和胃管,常常顾此失彼,造成牙垫或胃管的脱出或咬瘪,使洗胃时间延长,不利于对患者的救治.作者通过临床实际探索,将胃管和牙垫在胃管置入和固定过程中有机的结合到一起,从而增加了插管的成功率,达到了有效的固定,防止胃管和牙垫脱出的可能性,缩短洗胃时间,提高了护理急救的质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2.
我院于 2 0 0 3年 2~ 3月组织抢救成功一起5 7例急性芳香烃类集体中毒 ,现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5 7例中男 5 4例 ,女 3例 ,年龄 2 3~ 45岁。因油漆仓库失火 ,在吸入燃烧烟雾后发病 ,吸入烟雾 0 5~ 1h ,症状出现后 0 5~ 6h入院。5 7例均有头晕、头痛、四肢无力、胸闷症状。其中 ,1 8例伴有恶心。 1 6例伴有呕吐 ,呕吐物为胃内容物 ,无呕血。 1 5例伴有咳嗽咽痛 ,8例手足麻木 ,2例复视 ,3例意识障碍、抽搐 ,5例眼烧灼痛 ,1例出现呼吸停止。8例低钾 ( 3 0 5~ 3 40mmol/L) ,尿常规 ,肝肾功能未见异常 ,心电图 :1 0例示窦性心动过速 ,3…  相似文献   
93.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血清IL-6、IL-8的改变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 研究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患儿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的改变,探讨IL-6、IL-8水平与HIE和HIE病变程度之间的关系。方法 对47例患缺氧缺血性脑病的新生儿(中、重度组27例,轻度组20例)及同期五窒息、无重度感染的新生儿21例,分别于出生后3 d内及治疗10 d后采用ELISA法测定新生儿血清IL-6、IL-8水平。结果 各组间均存在显著性差异,缺氧缺血性脑病的新生儿血清IL-6、IL-8高于对照组,中、重度组高于轻度组。恢复期血清IL-6、IL-8明显降低。结论 新生儿HIE血清IL-6、IL-8水平变化与HIE和HIE病变严重程度有关,IL-6、IL-8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发病机理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4.
双栓塞治疗原发性肝癌合并脾功能亢进82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探讨肝、脾动脉双栓塞治疗原发性肝癌合并脾功能亢进的疗效 ,对比观察治疗组 (肝、脾动脉双栓塞组 )与对照组 (单纯肝动脉化学栓塞组 )对血细胞、肝功能、免疫状况、门脉压力等方面的影响。治疗组 82例治疗后血细胞均见不同程度增高 ,血小板呈现倍增 ,PT、APTT同术前比有较明显改善 ;对照组 86例治疗后均有WBC、PLT的进一步减少 ,PT、APTT延长。两组肝肾功能变化无明显差异。免疫指标检测 :治疗组优于对照组 ,差异有显著性。治疗组门脉压力有较明显下降 ,未发生一例上消化道出血 (UGIB) ,对照组介入术后有 10例发生UGIB。肝脾动脉双栓塞治疗原发性肝癌合并脾功能亢进有较好疗效 ,能提高机体免疫功能 ,降低门脉压 ,为综合治疗赢得时间  相似文献   
95.
病例 1 男,62岁.患者进行性吞咽障碍伴哽噎、胸骨后疼痛1个月,行上消化道X线钡餐检查示:食管下段可见一4 cm×4 cm的充盈缺损,伴桥行黏膜,病灶表面可见龛影,食管下段有占位性病变.胃镜检查示:距门齿34~37 cm处食管前壁见一肿物,表面有结节状突入腔内,占据近食管半边.病理检查提示:食管低分化恶性肿瘤.于2007年8月21日,在全身麻醉下行食管下段恶性肿瘤根治术,术中探及食管下段肿块,长约4.0 cm,食管旁见大小为0.5 cm×0.5 cm的淋巴结数枚,质韧.切下肿块后,食管内有一3.5 cm×2.5 cm×2.5 cm息肉样物突入食管腔.术后病理检查示:食管恶性黑色素瘤已侵入肌层,食管旁6枚淋巴结均未见肿瘤细胞转移.  相似文献   
96.
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在主动脉夹层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14例疑有主动脉夹层的患者行64层螺旋CT平扫及血管造影扫描(CTA),并对平扫及CTA图像进行分析。结果:14例主动脉夹层A型6例,B型8例。CT平扫观察到主动脉直径扩大7例,钙化内膜片内移5例,胸腔和/或心包积液6例、新鲜血栓2例。CT血管造影图像观察内膜破口显示率92.9%(13/14),内膜片显示率100%,真假腔显示率100%,3例弓上血管受累,5例内脏血管受累。4例患者行覆膜支架破口封堵术,未见渗漏现象。结论:64层螺旋CT对主动脉夹层的确诊、分型、治疗方案选择、术后评价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7.
目的探讨椎间植骨内固定术在治疗下腰退变性椎管狭窄症中的疗效。方法43例下腰椎退变性椎管狭窄症患者均采用椎板切除、椎间植骨融合术、椎弓根钉短节段内固定术。术后观察效果。结果患者均获随访,时间14~26个月。根据JOA评分标准:优32例,良9例,可2例,优良率为95.3%。结论椎弓根钉固定技术加椎间植骨确保维持腰椎稳定性,符合腰椎生物力学要求,在椎管充分减压的基础上,治疗下腰退变性椎管狭窄症是一种安全有效和经济的方法。  相似文献   
98.
施向红 《现代医药卫生》2009,25(24):3804-3804
目的:探讨加替沙星不良反应发生的情况,保证药物使用的安全性。方法:收集整理38例我院有关加替沙星不良反应报告单。结果:38例加替沙星不良反应报告中,消化道反应16例,皮肤过敏反应12例,血糖代谢紊乱3例,过敏性休克2例,心血管系统1例,肝毒性1例,泌尿系统1例,静脉炎1例,神经系统1例。结论:加替沙星治疗各种感染时,应密切观察其不良反应,以免发生严重后果。  相似文献   
99.
目的 建立乙型肝炎标志物酶联定性诊断试剂盒的方法学性能评价方案和实验方法.方法 利用受试者工作曲线(ROC)科学、合理的确定新创和理利两种酶联免疫定性检测试剂盒检测结果判定的截断点(阈值),同时将此实验结果与厂商提供的结果判定标准相比较,观察该两种试剂盒在不同截断点下的诊断效度、信度和诊断价值的差异.结果 两种酶联免疫试剂测定HBV-M在ROC截断点下新创试剂检测HBsAg,HBsAb,HBeAg诊断试验的效度、信度和诊断价值均明显优于理利试剂,而检测HBcAb则不如理利试剂,检测HBeAb两者却相似.在厂商截断点下,新创试剂检测HBV-M的效度、信度和诊断价值明显比理利试剂强.无论以A还是COI为结果判定的指标,只要阴性内对照A结果稳定,各试剂检测HBV-M的LLD的结果是基本一致的;新创试剂的LLD要比理利试剂的低;ROC曲线截断点确定的LLD比厂商提供截断点所确定的LLD要低.新创试剂检测HBV-M除阴性结果外,稳定性均比理利试剂好.两种一步夹心法酶联免疫试剂检测HBsAg,HBsAb和HBeAg的高值标本均存在钩状效应(带现象),理利试剂的钩状效应比新创试剂更明显.但两种试剂的一步免疫抑制竞争法检测HBeAb和HBcAb均无明显的钩状效应.结论 酶联免疫定性检测HBV-M诊断试验的效度、信度和诊断价值的评价与比较是其试剂盒检测性能评价与产品质量比较的重要方面.诊断试验的ROC曲线是HBV-M酶联试剂截断点分析、检测性能评价、产品质量比较的重要工具,值得厂商借鉴和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0.
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系统过程能力与不确定度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测量过程能力与不确定度在临床生化检验中的应用。方法按照《临床定量指标过程能力研究进展》和《测量不确定度表示指南》(GUM)介绍的方法,采用适合临床实验室的过程能力和简化的A、B类不确定度的评定方法评定实验室29项常规生化项目的过程能力和测量不确定度,并与省推荐常规相关系数和临床允许总误差(TEa)相比较。结果 Dade检测系统检测的常规生化项目过程能力分为A~+~D 5个级别,A~+级为37.93%(11/29),A级为10.34%(3/29),B级为13.79%(4/29),C级为31.03%(9/29),D级为6.90%(2/29)。96.55%的项目总相关系数(CV_T)小于全省推荐相关系数,仅3.45%大于全省推荐常规相关系数。93.10%的项目总误差(TE)小于TEa,6.90%的项目TE大于TEa,31.03%的项目TE大于TEa-CV_T。常规生化项目的不确定度(U_(rel))不尽相同,U_(rel)波动在4.60%~113.25%之间,与TEa比较,有48.28%(14/29)的项目不确定度比值(U_(ratio))小于1.0,17.24%(5/29)项目的 U_(ratio)在1~1.5之间,34.48%(10/29)的项目的 U_(ratio)1.5。51.72%(15/29)的项目适用单质控规则,48.28%(14/29)的项目适用多重质控规则,58.62%(17/29)的项目每天只需做1批次质控、41.38%(12/29)的项目每天需要做2批次质控才能保证检测过程能力的稳定,这是不确定度测定和运用的前提。结论 Dade检测系统常规生化项目的过程能力及其质控方法的研究是其不确定度测量条件的把握和适用情况的确定的前提。不确定度包含仪器测定本身存在的不确定度以及临床检测过程中的不确定度2个分量。如果以后各项目检测过程条件发生改变,则需重新评定不确定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