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8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19篇
基础医学   6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54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169篇
综合类   12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6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28篇
  2006年   33篇
  2005年   36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0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87 毫秒
71.
Proteus综合征是一种非常罕见的先天畸形,其临床表现多样复杂,病变范围广泛,涉及肢体呈不对称性肥大,皮肤及内脏病变和血管先天性畸形,常易与其他的先天畸形相混淆.  相似文献   
72.
目的 研究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在大鼠坐骨神经损伤后在神经组织中的表达以及抑制其作用对损伤的坐骨神经华勒变性过程的影响.方法 96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4组A、B、C、D(n=24),另取42只随机分为2组E、F组(n=21),于右大腿后部中段切断坐骨神经,A、B组用聚乙烯软管套接固定神经远端于充满MCP-1抗体的微渗透泵直到取材,近端返折固定于临近肌肉.C、D、E、F组神经切断后远端旷置,近端处理同A组.A、B组于0 h、24 h、3 d、7 d(n=6)分别作光镜和电镜观察远端神经轴突和髓鞘形态变化,C、D组分别为其对照.E、F组在损伤后0 h、6 h、12 h、24 h、3 d、7 d、14 d(n=3)取坐骨神经远端,E组实时荧光定量RT-PCR测定MCP-1 mRNA表达,F组Western Blot测定MCP-1蛋白含量.结果 神经损伤后,在24 h和14 d时E组MCP-1 mRNA和F组MCP-1蛋白水平达到高峰,于24 h时最高.光镜和电镜下各实验组髓鞘厚度均高于各自对照组.结论 MCP-1在大鼠坐骨神经切割伤后在时间上存在分泌高峰,在神经损伤后远端华勒变性过程中起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73.
对48例(51趾)嵌趾甲患者采用咬骨钳咬除末节趾骨、梭形切除趾端及趾甲两旁软组织的新手术方法治疗,术前合理选用抗生素,做好患足的准备工作,专科化备皮,并加强心理护理,耐心讲解新手术方法的优点和注意事项;术后注意观察患趾病情变化,减轻疼痛,保持局部卫生,加强营养,减少嵌趾甲的复发率等护理措施。结果手术均顺利,平均随访26.0个月,47例(50趾)嵌甲治愈,1例(1趾)复发,经再次手术后痊愈。  相似文献   
74.
在手部创伤的处理方面,我国已取得了不少突破性进展,然而在手部先天性畸形的治疗方面,近年来不仅新的进展不大,较为大宗的病例报告和经验总结也不多,查阅1989年至今有关先天性畸形的文献,仅有十余篇报告。究其原因,其一可能是由于病例较为分散,一般医院难以集中较多的病例;其二可能是未能注意病例收集或系统整理。本期刊登了8篇有关手部先天性畸形的文章,  相似文献   
75.
目的观察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 β1,TGF-β1)对失神经骨骼肌肌源性干细胞(muscle derived stem cell,MDSC)内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onnective tissue growth factor,CTGF)的影响,探讨TGF-β1-CTGF通路致失神经骨骼肌纤维化的作用及机制。方法采用差速贴壁法分离培养并鉴定小鼠失神经骨骼肌MDSC,用浓度为10ng/ml的TGF-β1培养24h前、后分别作表型鉴定。体外MDSC分别在TGF-β1浓度为10ng/ml的培养基内培养0、3、6、12、24和48h,按时间点分为A~F组,Western blot检测CTGF蛋白表达,实时荧光定量RT-PCR检测CTGF mRNA水平。结果免疫组织化学观察示,加入TGF-β1干预前MDSC高度表达Sca-1,阳性率96%;TGF-β1干预后Sca-1表达阳性率明显降低,阴性率〉99%。Western blot检测A~F组CTGF与β-actin的平均吸光度(A)值比值分别为0.788±0.123、1.063±0.143、2.154±0.153、2.997±0.136、3.796±0.153和3.802±0.175,A~D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D~F组间两两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F组RT-PCR的Ct值分别为1.659±0.215、1.897±0.134、2.188±0.259、2.814±0.263、2.903±0.126和3.101±0.186,A~D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组和F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GF-β1能促进体外培养小鼠MDSC生成CTGF,在3~12h时间范围内呈时间依赖关系。  相似文献   
76.
改良舍努支具治疗120例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的护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改良舍努(Cheneau)支具是治疗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AIS)的一种胸腰骶外固定支具。报告了120例AIS患儿应用改良Cheneau支具治疗的护理。穿戴前进行全面评估,解除患儿思想顾虑,做好各项宣教;穿戴后进行连续护理观察,重视患儿的感受和需求,反复强调注意要点,注意预防并发症,包括皮肤压疮,肢体肿胀麻木,神经受损,肌力减退,呼吸、消化系统症状等;治疗期间加强功能锻炼,包括腰背肌锻练、脊柱主动运动和脊柱体操。本组有2例因矫形垫压迫过紧造成皮肤红肿、水疱,调整后症状消失;1例因疼痛加重去除支具,调整压力垫后疼痛消失。其余患儿脊柱外观均明显改善,疼痛减轻,脊柱柔软度增强。  相似文献   
77.
目的 探讨膝关节周围骨折脱位合并腘动脉损伤的诊断与治疗效果.方法 16例膝关节周围骨折脱位合并腘动脉损伤患者中,行腘动脉端端吻合4例,自体大隐静脉或小隐静脉移植12例;同时修复腘静脉9例,胫神经吻合6例,腓总神经吻合2例.结果 肢体血循环重建时间4.5 ~26.5 h,例痊愈后肢体血循环恢复良好,例遗留小腿缺血性肌挛缩,例截肢.11例获得随访,时间12~18个月.术后1年时膝关节功能评定参照美国特种外科医院(HSS)膝关节评分标准:优5例,良2例,中1例,差3例.结论 膝关节周围骨折脱位合并腘动脉损伤早期诊断是挽救肢体的关键,尽早恢复肢体血循环、高质量修复损伤血管、有效复位固定骨折是降低致残率和促进肢体功能恢复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78.
目的:探讨靶肌内注射人重组促红细胞生成素(recombinant human erythropoietin,rh-EPO)对大鼠坐骨神经损伤后神经再生的作用.方法:选用健康雄性SD大鼠12只,制备大鼠右侧坐骨神经钳夹损伤模型,随机分为2组,每组6只.EPO组:腓肠肌内注射rh-EPO 2 500 U/kg;对照组:腓肠肌内注射等体积的生理盐水.术后第7、14、21 d观察坐骨神经功能指数(SFI),第21 d组织学观察脊髓腰膨大(腰4~6>)、夹伤远端坐骨神经、损伤侧腓肠肌组织并作图像分析,测定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数、再生有髓神经纤维数、髓鞘厚度、轴突直径和腓肠肌肌细胞横截面积等指标.结果:术后第7 d两组SFI差异无显著性意义,术后第14、21 d EPO组SFI恢复程度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术后第21 d损伤侧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数、再生有髓神经纤维数、髓鞘厚度、轴突直径和腓肠肌肌细胞横截面积等指标,EPO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靶肌内注射rh-EPO能促进周围神经再生和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79.
护士情绪工作管理效果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护士情绪工作管理的方法及效果.方法 对手外科31名护士情绪工作加强管理,内容包括情绪评估,合理排班,组织培训,开发情绪智力,建立支持系统,建立激励机制等.结果 情绪工作管理实施1年后,护士情绪稳定,护理工作有序、顺利;护患纠纷发生率及患者对护理服务态度的满意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 对护士情绪工作进行有效管理,可促进护士合理调控情绪,减少护患纠纷,提高护理服务满意度.  相似文献   
80.
目的 对股骨骨折患者术后进行可控制性细微运动干预,观察其对骨折愈合的影响.方法 将40例股骨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术后当天即开始对干预组进行可控制性细微运动干预,对照组按常规方法 护理和锻炼.在手术前、术后第1天、术后第7天和术后第14天清晨,分别抽患者的静脉血,通过生化测定和放射免疫方法 测定两组患者血清中碱性磷酸酶(ALP)和骨钙蛋白(BGP)的水平,来观察其干预效果.结果 干预组患者的ALP和BGP平均水平自术后第7天起明显高于对照组,且P≤0.05.结论 术后早期可控制性细微运动可以促进骨折愈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