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8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19篇
基础医学   6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54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169篇
综合类   12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6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28篇
  2006年   33篇
  2005年   36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0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21.
神经营养因子-3质粒转染失神经肌肉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外源性神经营养因子-3(neurotrophin-3,NT-3)基因直接转染失神经肌肉的表达及治疗效果。方法:SD大鼠40只,制成腓肠肌失神经支配模型。实验组术后胖肠肌内注射人NT-3质粒10μl(1μg/μl),对照组注射等量生理盐水10μl/d,不同时间点取材采用免疫组化检测蛋白的表达,并进行肌湿重、肌纤维横截面积和运动终板检测。结果:实验组2d后肌细胞出现外源性NT-3免疫组化染色阳性,7 d时达到高峰,14 d和 28 d时有所下降,但与 2 d相比,仍维持在较高水平。而对照组免疫组化染色结果为阴性。实验组与对照组检测指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结论:NT-3基因直接转染可在肌细胞内表达蛋白,为失神经肌肉萎缩的基因治疗提供了初步的理论和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22.
小腿的严重创伤经常造成胫骨开放性骨折、骨缺损、骨髓炎同时伴有小腿软组织缺损,是临床上常常遇到的难题之一。应用显微外科技术对复合组织缺损进行修复是减少肢体残疾的有效手段。1999—01~2006—01我们采用皮瓣与外固定架结合的方法治疗98例,获得较为满意的结果,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23.
目的 研究周围神经损伤后脊髓热休克蛋白(heat shock proteirns,HSPs)的表达变化,及银杏叶提取物EGb 761对其影响,探讨银杏叶提取物对周围神经损伤的保护机制.方法 取成年雄性SD大鼠144只,随机分成三组:对照组、坐骨神经切断组、坐骨神经切断+银杏叶提取物干预组[术后每天用EGb 761(100 mg·kg-1*d-1,溶于2 ml SAL)灌胃,直到取材],每组48只.术后6 h、12 h、1 d.2 d,4 d、7 d、14 d、28 d取L4~6节段脊髓节段,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HSP 70在脊髓前角及脊神经节中的表达.结果 正常大鼠脊髓与神经节中均有少量HSP 70表达,在坐骨神经切断后表达迅速增加,持续一段时间后又回到正常水平,用EGb 761干预后,HSP 70表达早期较未干预组表达低,后期表达增高,且表达持续时间长.结论 银杏叶提取物EGb 761可以增加神经损伤后HSP 70表达,可能是银杏叶提取物保护神经,促进神经再生作用的机制.  相似文献   
24.
重建感觉的腓肠神经营养皮瓣修复足跟部缺损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利用腓肠神经皮瓣所带的腓肠神经内侧支和外侧支与创面周围胫神经端侧缝合,重建皮瓣的感觉以及恢复足背外侧感觉,以解决患者足踝部感觉缺失的痛苦并恢复覆盖足跟皮瓣的感觉.方法 1999年8月-2007年8月,收治足跟部皮肤软组织缺损25例(27足),进行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移植,其中14例行腓肠神经营养皮瓣与腓动脉皮瓣联合皮瓣移植.切取皮瓣时,在腓肠神经近端多取1~3cm.腓肠神经内侧支和外侧支,断端与胫神经行端侧缝合.术后6~9个月随访,按照感觉检查分级标准把皮瓣和足背外侧感觉恢复情况分成S_1~S_55级,并按感觉恢复范围分成R_1,小于25%;R_2,25%~50%;R_3,50%~75%;R_4,75%~100%.结果 术后随访6~9个月,皮瓣及足背外侧皮肤感觉恢复情况:S_46足、S_318足、S_23足.皮瓣及足背外侧感觉恢复范围:R_412足、R_315足.结论 作腓肠神经营养皮瓣移植时行腓肠神经与创面周围胫神经端侧缝合手术简单,对胫神经无不良影响,而皮瓣和足背外侧感觉恢复较好.腓肠神经营养皮瓣与腓动脉皮瓣的联合皮瓣切取面积大,对大面积的足部皮肤缺损是一种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25.
胡锐  陈振兵 《国际骨科学杂志》2009,30(4):242-243,246
周围神经卡压综合征是一种周围神经特定部位受卡压或压迫引起的相应神经功能障碍性疾病,多发生于上臂、肘、前臂、腕部及肩胛部.临床上多根据病史及特有临床表现进行定位诊断,并根据神经卡压的不同病理变化采取合理的治疗方案,既不可一律手术,也不能一味等待拖延而失去良好治疗时机,造成不可逆性神经损伤.该文就周围神经卡压综合征临床诊断、治疗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26.
基因干扰是一种新兴的基因阻断技术,是外源和内源性双链RNA在细胞内使特异性序列的基因表达受抑。基因干扰技术能高效特异的阻断基因的表达,可以确定复杂的信号传导途径中不同基因的上下游关系,是研究信号转导通路的有力工具。基因干扰技术可有效抑制目的基因表达mRNA以及蛋白质产物,其可以简便、特异、高效、稳定地下调目的基因的表达,亦可在不影响其他物质的情况下,剔除目的基因。基因干扰技术比以前用于基因功能研究和应用的各种方法更优秀,但基因干扰技术对于哺乳动物细胞株的转染效率低;哺乳动物细胞中对双链RNA或小干扰RNA的导入会产生拮抗作用等方面亦有待改进。将有效且具高度安全性的小干扰RNA用于医疗,前景令人期待。  相似文献   
27.
上肢功能评定表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目前,国内上肢损伤治疗效果的评价指标是:上肢力量、关节活动度以及X线片、肌电图等检查.  相似文献   
28.
骨外固定支架固定小腿交腿皮瓣修复术患者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型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有时难以行同侧肢体皮瓣修复术,用健侧带血管蒂的交腿皮瓣修复患侧皮肤、软组织缺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近几年来骨外固定支架的临床应用不断扩大,克服了传统的石膏/克氏针贯穿固定交腿皮瓣术的弊端.两者联合应用治疗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价值得到不断提高.  相似文献   
29.
目的 探讨兔屈趾肌腱腱鞘、腱外膜和腱内膜细胞增殖、胶原产生和转化生长因子(TGF)-β1对细胞的增殖和胶原产生的影响。方法 从兔屈趾肌腱分离腱鞘、腱外膜和腱内膜细胞并培养,在使用TGF-β1培养后,细胞的数量和胶原产生量被测量,并与不使用TGF-β1培养的对照组比较。另外,通过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测定使用TGF-β1前后各种细胞Ⅰ型胶原基因的表达。结果 所有3种细胞均可以产生Ⅰ、Ⅱ、Ⅲ型胶原组织,TGF-β1使培养的细胞数量降低,但能显著性地增加Ⅰ、Ⅱ、Ⅲ型胶原组织产生和Ⅰ型胶原基因的表达(P〈0.05)。结论 调节TGF-β1的水平能调节胶原组织的产生,可能为临床上防止肌腱粘连提供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30.
对30例手部Ⅱ区屈肌腱损伤修复术后患者采取早期综合康复训练。结果术后3个月手功能恢复优良率93.3%,并发症发生率3.3%。提示早期综合康复训练高效、安全,可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