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7篇
  免费   13篇
耳鼻咽喉   1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5篇
内科学   12篇
综合类   17篇
预防医学   31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31.
目的探讨苏州地区心理亚健康的分布情况和影响因素,为采取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整群抽样的现况研究方法,选取城乡居民3 578人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北京协和医科院组织专家制定的《个人健康状况调查表》进行问卷调查。按照心理评分四分位划分为4个等级,将其作为应变量后,采用有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心理亚健康的影响因素。结果经单因素和多因素有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文化程度大学及以上是心理亚健康的保护因素(OR为0.79,P〈0.01),离婚或丧偶、易疲劳、睡眠不规律、躯体亚健康是心理亚健康的危险因素(OR为1.82~2.71,均P〈0.05)。结论文化程度大学及以上、离婚或丧偶、睡眠不规律、易疲劳、躯体亚健康均与心理亚健康有关。  相似文献   
32.
目的了解北京市男男性接触者(men who have sex with men,MSM)对艾滋病新型干预策略,包括包皮环切、外用杀微生物剂、暴露前预防用药、艾滋病疫苗的可接受性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滚雪球抽样法在某医院门诊招募31名MSM,并分别对其进行个人访谈,深入了解其对艾滋病新型干预策略的可接受性及影响因素。结果绝大部分MSM只是将包皮环切作为处理包皮过长或包茎而不是预防艾滋病的一项手术,是否影响日常生活、性生活质量及阴茎美观是其可接受性的主要决定因素。外用杀微生物剂因具有外用且使用方便的优点而接受度很高,且大部分MSM倾向于使用凝胶状的剂型。艾滋病疫苗接受度也较高,但很多MSM对疫苗是否能研制成功及所需时间存在质疑。因担心长期口服抗病毒药物会产生不良反应,MSM对暴露前预防(PrEP)接受度稍低,但其使用的隐蔽性受到部分MSM的青睐。结论 MSM对艾滋病新型干预策略的知晓率较低,可接受性各异。应该加强其对艾滋病新型干预策略的宣传教育,为新型干预策略的研发、推广和应用提供前期基础。  相似文献   
33.
目的 比较海南省乡镇16 ~ 24岁男女校外青年婚前性行为,并探讨其与流动经历的关系.方法 在海南省A、B县的8个乡镇,按照年龄、性别、是否有流动经历进行等比例配额方便抽样.在A、B县每个镇分别招募160和80名符合条件的研究对象,做面对面问卷调查.结果 获取有效问卷760份(A县322份,B县438份,男女各380份).女性已婚者比例(39.2%)明显高于男性(11.3%,P<0.01).男女被调查者报告有性行为的比例(56.8%和57.9%)以及有婚前性行为的比例(54.5%和50.0%)相近.在有性行为的调查对象中,男、女初次性行为的平均年龄(18.2岁±1.9岁和19.2岁±1.8岁,P<0.01)、初次性行为≤18岁者比例(59.3%和35.5%,P<0.01)和初次外出打工平均年龄(18.0岁±2.3岁和16.5岁±1.9岁,P<0.01)均有差别;31.2%的男性报告初次性行为在第一次外出打工前,45.9%报告在第一次外出打工后1年内;而女性,78.5%的人报告初次性行为在初次打工一年以后.分析男女被调查者婚前性行为的影响因素,无论男性还是女性,扣除人口学特征因素的影响后,有“3个月以上跨市县/省”流动经历以及报告自己朋友中有很多人有婚前性行为,与有婚前性行为有关;男性有婚前性行为者年龄偏大;女性已婚也是有婚前性行为的独立相关因素.对男性未婚者的多因素分析显示,有流动经历以及年龄偏大与发生婚前性行为独立相关.结论 海南省乡镇地区男、女青年在性行为及流动特征方面存在差异,在开展相关危险性行为研究和干预中应考虑性别差异的影响.  相似文献   
34.
恶性肿瘤的发生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遗传因素大约4%~6%,环境危险因素大约占60%以上。恶性肿瘤的预防控制主要是针对环境危险因素采取措施,但是随着社会进步、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及环境污染加重等情况致使环境因素导致人群发生恶性肿瘤的归因风险值也有一定程度的改变。本文是了解人群中导致恶性肿瘤发生的环境因素的归因风险值,为科学防治肿瘤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35.
1979年我有幸成为何观清教授的学生,并在随后的整个1980年代跟随他从事我国的疾病监测事业,其中所学有关疾病监测的理论知识和工作经验成为我一生从事流行病学专业的宝贵财富,受益终身.在纪念何教授诞辰百年之际,回忆跟他从事中国疾病监测的历程,往事历历在目.从中总结在何教授身上学到的做事做人道理,作为勉励自己继续努力工作和学习的动力,进一步鞭策自己做好他未尽的事业.  相似文献   
36.
37.
目的 建立布鲁杆菌病爆发流行预警指标体系.方法 通过文献查阅和专家会议,拟定布鲁杆菌病爆发流行预警指标的初始框架和指标,应用德尔菲专家咨询法确定预警指标和指标权重,权重法比较各指标间作用.结果 专家从事布鲁杆菌病防控工作平均年限为(25.10±8.80)年.2轮咨询专家的积极系数分别为95%和68%.2轮咨询专家协调系数分别为0.35、0.54,协凋系数检验X2R值分别为81.31、285.27,P均<0.01.布鲁杆菌病预警指标体系共包括5个一级指标(宿主动物、高危人群、社会环境、指示病例、既往发病水平)和13个二级指标,5个一级指标的权重系数分别是0.21、0.22、0.17、0.21、0.19.结论 初步建立了适用于我国布鲁杆菌病防控的预警指标体系,建议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结合布鲁杆菌病的预警指标体系,制订预警方案.
Abstract:
Objective To develop an early-warning indicator system of brucellosis outbreak. Methods The methods of literature review and expert discussion were used to formulate the initiatory framework and indicators, and then Delphi method was used to filter indicators, discuss the boundary of indicators and determine the weighting coefficient. Results The average length of service provided by experts who engaged in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brucellosis was (25.10 ± 8.80) years and the positive coefficient of the consultant experts of the two-round results were 95% and 68%, respectively. Kendall coefficients were 0.35, 0.54 and X2R value were 81.31 and 285.27, respectively and P value was all less than 0.01. Five first-level indicators(the host animal, high-risk groups,social environment, index case and the level of previous disease) and 13 secondary indicators were selected to develop the early-warning indicator system of brucellosis outbreak. The weight coefficients of the five first-level indicators were 0.21, 0.22, 0.17, 0.21 and 0.19, respectively. Conclusions The early-waming indicator system of brucellosis outbreak is initially established. We propose to develop the early-warning programs according to local conditions and the indicator system.  相似文献   
38.
目的 探讨DKK1在胃癌患者血清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170例胃癌患者(胃癌组)和同期170例非胃癌者(对照组),通过ELISA试验盒检测血清DKK1浓度,采用ROC曲线评价诊断效能,并分析其水平变化与胃癌患者的年龄、性别、胃癌家族史、吸烟、饮酒、肿瘤大小、TNM分期、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肝脏转移、血管浸润和嗜神经侵袭的关系。结果 胃癌患者血清DDK1水平高于对照组(P<0.0001)。ROC曲线结果提示胃癌血清DKK1最佳临界值为167.8 pg/ml,AUC为0.908,敏感度为80.59%,特异性为84.71%。血清DKK1水平与胃癌患者的年龄、性别、胃癌家族史、吸烟、饮酒、肿瘤大小、肝脏转移、血管浸润和远处转移均无明显相关性(均P>0.05),但与肿瘤TNM分期、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和嗜神经侵袭明显相关(均P<0.05)。结论 DKK1在非胃癌者血清中低表达,在胃癌患者血清中高表达,并且与病变严重程度相关,可能是一种潜在的胃癌筛查生物标志物。  相似文献   
39.
山西农村地区妇女HPV-6、11、16、18的血清流行病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LP抗体阳性率与子宫颈病变程度有关,且随病变程度的加重而增加.  相似文献   
40.
目的 了解小城镇不同婚姻状况性服务妇女人工流产情况及影响因素.方法 在广西省P市和海南省F镇、Y镇,采取配额抽样的方法,在每个研究现场的各种性服务场所里共招募研究对象100名.采用面对面问卷调查的方法.结果 符合该研究分析条件的问卷264份.其中53.2%的妇女报告曾有流产史,已婚者有过人工流产的比例(65.6%)高于未婚者(36.5%).多因素分析显示:在未婚妇女中与报告有过人工流产相关的因素有性经历年数多、过去1月客人数较多、使用过子宫环;而与已婚妇女流产经历相关的因素是过去1月客人数较多.结论 不同婚姻状况性服务妇女人工流产经历以及可能影响人工流产的因素都不同,提示对已婚和未婚性服务妇女人工流产预防策略应该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