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8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22篇
基础医学   16篇
临床医学   39篇
内科学   6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17篇
外科学   120篇
综合类   53篇
预防医学   5篇
药学   81篇
肿瘤学   10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30篇
  2013年   47篇
  2012年   32篇
  2011年   27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27篇
  2008年   67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6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 毫秒
81.
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是目前治疗胸腰椎骨折常用手术方式之一,而经伤椎单节段内固定及复位,操作比较简单,对患者损伤较小,术后可减少卧床时间,功能恢复满意,故在近年得到较广泛的运用。2004年8月~2007年10月我院采用后路减压、复位经伤椎单节段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56例,其中52例获得随访,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2.
股骨粗隆间骨折多发生于老年人,早期手术治疗被认为是减少卧床并发症、提高生活质量的重要方法。临床上有多种手术治疗方法用于粗隆间骨折,包括动力髋螺钉(DHS)、Gamma钉、股骨近端髓内钉(PFN)等,而后者被认为是目前治疗粗隆间骨折比较优良的方法。但由于老年患者,尤其是高龄女性常有不同程度的骨质疏松,因此螺钉退出或穿入关节内的现象时有发生,而且PFN的应用也较多地增加了股骨头颈部骨量的丢失。  相似文献   
83.
目的:探讨单侧经皮椎弓根入路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临床效果和实用价值。方法:对确诊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66例(83个椎体)采用单侧经皮椎弓根入路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手术前后进行VAS评分,并测量椎体高度以及Cobbg角,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所有患者术后无神经损伤表现,术后VAS评分及椎体前缘高度较术前明显恢复(P〈0.001,P〈0.05)。结论:单侧经皮椎弓根入路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能够明显缓解疼痛、恢复椎体高度,疗效肯定,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84.
腰椎管狭窄症保守治疗无效时,常需要行减压手术,但传统单纯减压手术可能导致腰椎不稳定,减压融合又可导致相邻节段退变加速等并发症。我科2007年11月~2008年2月应用Coflex棘突间植入物治疗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8例,随访1—3个月,近期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5.
骨髓间充质细胞移植在股骨头坏死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是骨科常见疾病之一,会产生髋关节疼痛,晚期经常导致股骨头塌陷、骨关节炎,最终需要行全髋关节置换治疗。由于股骨头塌陷造成髋关节的病残较重,治疗较困难,故强调早期发现、早期治疗。目前早期常用的治疗措施包括髓芯减压、钻孔植骨等,这些方法效果都不甚满意,且存在争议。随着对股骨头坏死发病机制研究的不断深入,骨髓基质细胞移植成为近年来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研究热点,现将该方法及相关机制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86.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是骨科常见疾病之一,会产生髋关节疼痛,晚期经常导致股骨头塌陷、骨关节炎,最终需要行全髋关节置换治疗.由于股骨头塌陷造成髋关节的病残较重,治疗较困难,故强调早期发现、早期治疗.目前早期常用的治疗措施包括髓芯减压、钻孔植骨等,这些方法效果都不甚满意,且存在争议[1].随着对股骨头坏死发病机制研究的不断深入,骨髓基质细胞移植成为近年来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研究热点,现将该方法及相关机制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87.
股骨头是骨缺血性坏死最常见的发生部位,晚期骨坏死常会造成股骨头的塌陷,导致关节畸形、炎症,引起疼痛和功能障碍.虽然对于晚期塌陷患者有采用旋转截骨、金属内植物支撑、打压植骨恢复股骨头高度等方法[1-2],但是这类手术难以恢复股骨头的正常外形,仅仅推迟了关节置换的时间,最终导致关节炎,出现疼痛及功能障碍.  相似文献   
88.
骨肉瘤大剂量化疗致死一例及文献复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患者,女,15岁。主因右膝部疼痛、不适1个月于2007年4月17日入院,于2007年6月16日治疗无效死亡,共住院治疗62d。 患者于1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右膝内侧疼痛,走路时症状加重,休息后减轻,无发热,无夜间痛。X线片示:右股骨内髁可见高密度影,侵及骨骺,病变边界不清。MRI示:在T1T2均显示股骨内髁低信号影,软组织肿胀,考虑为骨肉瘤收入我科。入院后查体:患者轻度跛行,  相似文献   
89.
目的探讨骨科疼痛病房管理中,责任护士交流应用AIDET沟通模式的效果,以期加强骨科无痛病房的管理,提高患者的满意度。方法我科2010年4月起建立无痛病房,成立起以科室主任、护士长、主管医生、责任护士、康复师为主体的疼痛管理小组。为提高镇痛效果,改善服务质量,我科2012年10月起,建立骨科患者术后护理AIDET沟通标准用语,由骨科病房责任护士将AIDET沟通模式应用到术后患者的疼痛管理中,提高了患者对镇痛服务的依从性,并收到较好的镇痛效果。结果疼痛管理团队成员与患者沟通良好,患者对镇痛服务依从性高,镇痛效果好,患者对疼痛管理服务满意度高。结论骨科术后病人疼痛管理中,责任护士运用AIDTE沟通模式,能够获得良好的沟通效果,有助于提高疼痛管理质量。  相似文献   
90.
目的比较两种空心钉不同排列方式对老年股骨颈骨折术后疗效的影响。方法 2010年2月至2012年1月我科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142例,其中行空心加压螺钉固定87例,分别使用两种不同排列方式的空心钉,A组行经矩立体交叉排列方式,共45例,男17例,女28例,平均年龄(73.66±8.01)岁;B组行AO三角形排列方式,共42例,其中男13例,女29例;平均年龄(75.16±8.52)岁。分别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C型臂照射时间、住院时间;此外,术后1年对两组患者患侧髋关节活动功能及股骨颈短缩情况进行随访并比较。结果两组比较,年龄、性别、合并症、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merican society of anesthesiologists,ASA)评分、骨折类型、骨密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术中情况进行比较,发现两组患者麻醉方式、出血量、手术时间及C型臂透视时间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年随访,A组(经矩立体交叉排列方式)中,3例随访期间死亡,39例骨折愈合,2例骨折不愈合,3例失效,1例股骨头缺血坏死,其中14例发生股骨颈短缩,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平均(85.13±10.30)分;B组(三角形排列方式)中,2例死亡,39例骨折愈合,1例骨折不愈合,1例失效,没有股骨头缺血坏死的病例,23例发生股骨颈短缩,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平均(78.44±14.17)分。两组相比,B组(三角形排列方式)较A组(经矩立体交叉排列方式)更容易发生股骨颈短缩(P0.01),同时Harris评分较A组小,说明患肢功能较差(P0.01)。结论三角形排列方式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较经矩立体交叉排列方式更容易发生股骨颈短缩,髋关节功能也较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