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05篇
  免费   153篇
  国内免费   135篇
耳鼻咽喉   2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117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246篇
内科学   12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8篇
外国民族医学   4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241篇
预防医学   36篇
药学   64篇
中国医学   1542篇
肿瘤学   9篇
  2023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89篇
  1993年   147篇
  1992年   177篇
  1991年   185篇
  1990年   183篇
  1989年   187篇
  1988年   219篇
  1987年   228篇
  1986年   179篇
  1985年   135篇
  1984年   119篇
  1983年   91篇
  1982年   88篇
  1981年   75篇
  1980年   33篇
  1979年   21篇
  1978年   13篇
  1977年   13篇
  1976年   12篇
  1975年   4篇
  1974年   3篇
  1966年   8篇
  1965年   4篇
  1964年   14篇
  1963年   7篇
  1962年   4篇
  1961年   2篇
  1960年   3篇
  1959年   12篇
  1958年   3篇
  195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体表电位是心起动力的兴奋过程在体表上电势的表现,即体表心电位图。由体表心电位可推断心动全周期中心脏不同部位的心肌兴奋所产生的电动势的大小,在临床上作为诊治疾  相似文献   
992.
《伤寒论·辨少阴病脉证并治》中的附子汤证,大都以阳虚寒盛或阳虚寒湿作解,笔者以为不够确切,尚欠明朗。少阴病阳虚寒盛的临床特点多是身踡欲寐,下利脉微,四肢逆冷,甚则格阳戴阳,治用四逆汤辈,附子生用,意在破阴回阳,而附子汤证与此绝然不同,且附子炮用,显见其区别于一般的阳虚寒盛。但其也并非阳虚寒湿,有关阳虚兼有寒湿者,桂枝附子汤,白术附子汤,甘草附子汤等自是的对之方,无须再以附子汤充数。不能因症见身疼骨节疼,方用苓术,就认为有寒湿。那么附子汤证到底属于何证呢?笔者认为此证当是少阴经表寒化证。 所谓少阴经表寒化证,是指少阴邪从标化寒,移寒于太阳,而见类似太阳伤寒之表证而言。少阴之寒,移于太阳,由于太阳行于背及  相似文献   
993.
<正> 索氏(soxhlet)提取器作为一种有效的溶剂回流提取装置被广泛地应用于化学实验中。在此,本文介绍它的另一种用途——回流层析。  相似文献   
994.
医案漫笔     
中医医案是祖国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医案的产生渊源已久。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已有医案的记载,如战国前期作品,反映西周及春秋时期各种制度的《周礼》,其中载有:“医师掌医之政令,聚毒药以供医事,凡邦之疾病者,有疮疡者,造焉,则使医分而治之。岁终,则稽其医事,以制其食。”“疾医掌养万民之疾病。……凡民之有疾病者,分而治之。死、终,各书其所以,而入于医师。”从中可见,它记载了从医案记录到存挡的全过程。“稽其医事,以制其食”,说明年终评定,给予报酬主要依靠各  相似文献   
995.
水斑辨治     
面部黑斑有生理、病理之别。生理之斑,如妊娠斑、老年斑,皆与人体新陈代谢状况有关,一般并不为病;病理之斑则有水气斑、痰斑、淤血斑、肾虚斑之别,临证时宜当详辨。凡因水气病致使面部出现黑斑者,刘老称其为“水斑”。多见于两颧、鼻梁、眼圈、额头、下额等部位,其斑成片,在皮膜之间,色黑而有垢锈之  相似文献   
996.
南沙参化学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从常用中药南沙参的根中分离出四个化合物,经理化常数及光谱解析鉴定为β-谷甾醇(Ⅰ)、胡萝卜甙(Ⅱ)、蒲公英萜酮(Ⅲ)、二十八烷酸(Ⅳ),其中Ⅲ和Ⅳ均为首次从沙参属植物中获得。  相似文献   
997.
中医治疗高热急症欲达到高效、速效、安全的基本要求,除恰当选用方药和剂型外,给药途径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大量临床资料表明,传统的膏丹丸散汤和口服给药方式,已无法满足现代高热急症的需要。因此必须研究多途径、多方法的抢救措施。近几年来,各地在这方面作了大量工作,并积累了一定的经验。现将有关资料综述如下。一、静脉、肌肉给药静脉给药治疗高热急症,收效快,疗效高。从重庆中医研究所观察的779例急性感染  相似文献   
998.
姜炮制品的组织结构及化学成分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显微结构鉴别以及薄层层析鉴别、分析,表明姜炮制前后组织结构和化学成分均发生了变化。为进一步研究姜炮制品在其性味、功能、主治方面差异提供了初步的指标。  相似文献   
999.
时间医学在我国历史悠久,内容丰富,现存最早的医书《黄帝内经》里就有许多论述,近年来时间医学在国际上越来越引起医学界和生物学界的重视,并取得了明显进展,为了将时间医学广泛地应用于临床,我们根据自然界的变化对人体气血周流表现出出周期性的影响,用按时取穴法对治疗老年白发作了观察,就诊病人皆年过半白,肝肾亏虚,气血运行不  相似文献   
1000.
暗红舌焦黄燥裂苔(封二图49) 舌象;舌红偏暗。苔焦黄如饭粑,厚而干裂。主病:阳明实热重证;胃肠热结,气血壅滞。常见于感染发热性疾病,脑血管病等。病例:西医诊断为脑血栓形成,中医诊为中风,辨证属胃肠热结,腑气不通。治以清热通腑,急下存津,解结散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