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6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3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57篇
口腔科学   6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18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4篇
特种医学   15篇
外科学   10篇
综合类   39篇
预防医学   11篇
药学   4篇
中国医学   3篇
肿瘤学   31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4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目的为探讨动脉硬化斑块的发生机制,对内皮素(ET)和一氧化氮合成酶(NOS)的参与和拮抗作用进行研究。方法用兔主动脉硬化模型和培养的正常兔主动脉平滑肌细胞(SMC)进行ET和NOS的原位杂交、反转录PCR和NOS细胞化学检测。结果粥样斑块中ETmRNA转录增多,NOSmRNA转录减少;与正常主动脉相比,斑块中ET基因表达增加1.2倍,而NOS基因表达降低22.2%;细胞化学图像分析表明,ET多肽异常增多可抑制SMC内NOS蛋白合成;ET-A型受体拮抗剂抑制ET的作用;从而防止细胞内NOS蛋白减少。结论ET与NOS的平衡失调即ET异常增加和/或NOS明显减少,与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有一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睫状神经营养因子在大鼠脑干中的分布杨青峰*伯音周长满**万选才*范明(军事医学科学院基础所**解放军北京高等医学专科学校解剖教研室*中国医学科学院基础所解剖教研室)本研究以重组表达并经纯化的人睫状神经营养因子(CNTF)免疫家兔,得到抗人CNTF的...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全面了解一次静注 8 氯腺苷后其代谢产物在大鼠体内药代动力学的规律及特点 ,为临床实验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给大鼠单次静注 4种剂量 8 氯腺苷后 ,应用HPLC方法测定在体液和组织中 8 氯腺苷代谢产物8 氯肌苷和 8 氯嘌呤的含量。结果 :8 氯腺苷在大鼠体内迅速转化为代谢产物 8 氯肌苷和 8 氯嘌呤。代谢产物之一 8 氯嘌呤半衰期 (t1/2 )有随用药剂量的增加而延长的趋势 ,为 10 .15~ 32 .84min。药时曲线下面积 (areaunderthecurve ,AUC)在 8 氯腺苷剂量增加至 15 0mg·kg-1时不成比例地增高 ,呈非线性动力学消除的特点。另一代谢产物 8 氯肌苷的t1/2 约为 10 0min ,在剂量增加至 10 0mg·kg-1时 ,其AUC不成比例地增加 ,呈非线性动力学消除的特点。除脂肪、脑、睾丸组织外 ,8 氯肌苷和 8 氯嘌呤在体内分布广泛 ,其中肝、肾等代谢和排泄器官的含量较高。药物主要以代谢物形式从尿及胆汁中排泄 ,排泄量占总给药量的 39.81%。结论 :静注 8 氯腺苷后 8 氯嘌呤在大鼠血中迅速生成 ,消除也比较迅速 ,8 氯肌苷在大鼠血中出现较晚 ,消除也比较缓慢 ,两种代谢物在用药剂量 2 5~ 10 0mg·kg-1范围内呈线性动力学消除 ,当剂量增加至 10 0~ 15 0mg·kg-1有非线性动力学消除的趋势。两代谢物广泛分布于各组织  相似文献   
14.
目的:应用中波紫外线(UVB 290-320nm)照射无毛鼠,观察UVB对无毛鼠皮肤纹理、表皮、及真皮基质的影响,建立皮肤光老化动物模型,为临床防治皮肤光老化打下基础。方法:应用皮肤图像分析系统、皮肤组织学及特殊染色方法,对接受中波紫外线照射20周的无毛鼠进行皮肤纹理、表皮、真皮、基底膜、粘多糖、胶原纤维、弹性纤维进行对比观察。结果:无毛鼠经UVB照射20周、总计量5.9J/cm2,皮肤出现粗糙,皮纹加深、加宽。皮肤增厚,表皮增生、伴有角化过度及角化不全。真皮水肿,纤维母细胞增生,弥漫性单核细胞、肥大细胞、嗜中性白细胞侵润。基底膜不规则增厚。胶原含量减少,染色变浅,胶原纤维明显变性,均质化,形成片、块状,变性的胶原纤维延伸至真皮深层。弹性纤维增多变粗,部分增生的弹性纤维聚集、断裂、缠结。结论:中波紫外线引起的皮肤损害是一个慢性炎症过程。真皮及真皮基质的改变是紫外线引起皮肤光老化的病理基础。中波紫外线照射后的无毛鼠的皮肤所发生的变化与临床皮肤光老化疾病一致,因此该模型是较为理想的研究皮肤光老化的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15.
子宫颈癌是妇科比较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病因及发病机制不清.近年来,随着细胞分子生物学研究的深入,发现肿瘤的发生发展不仅取决于细胞的增殖速率,而且与细胞凋亡有一定关系,本实验通过对宫颈癌组织芯片进行凋亡相关基因bag-1检测,探讨宫颈癌的发病机制.Bag-1是一种已经被确认的多功能结合蛋白,具有抗细胞凋亡的能力,该蛋白质为一种由219个氨基酸残基组成的酸性蛋白质.  相似文献   
16.
本研究观察了洛伐他汀(lovastatin,商品名:美降之)对高胆固醇饲喂的家兔动脉粥样硬化(AS)形成及其相关癌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显示,洛伐他汀治疗组(L组)血脂水平、AS斑块面积与主动脉内膜面积的百分比、平均最大斑块厚度和平均最大斑块与中膜比值,均较动脉粥样硬化对照组(CAS组)低(P<0.01)。CAS组原癌基因V-sis、C-fos、H-ras表达量分别是L组的2.4倍(P<0.01)、1.4倍、1.4倍(P<0.05)。提示洛伐他汀具有抗AS作用,其机制可能与降低血脂,抑制癌基因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研究GLI1蛋白在小鼠胚胎颌面发育阶段的表达,探讨GLI1蛋白在颌面部发育中的功能。方法利用免疫组化技术研究GLI1蛋白在小鼠胚胎11-14.5dpc(days postcoitum)阶段颌面部的表达情况。结果发现GLI1蛋白在颌面形成阶段11-14.5 dpc时在颌面部不同来源组织中表达不同,且主要在间质表达,在Meckel's软骨中特异性表达。结论 GLI1在颌面不同来源组织中功能不同,主要参与间质来源组织功能调控。  相似文献   
18.
采用不同免疫方案免疫家免及小鼠制备抗人IL-2多克隆及单克隆抗体.其中以沙门氏菌体吸附方法效果最佳,其免疫效价比福氏佐剂方法高数倍、而抗原用量却仅为前者的1/4。选用强化加强免疫及细胞富集措施,并采用大鼠胸腺混合培养上清替代滋养细胞,一次融合获得106个阳性株。经过自然淘汰试检,筛选出18株稳定分泌抗人IL-2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其中未亚克隆化的原始孔细胞在体外连续传代2个月以上,仅三株出现抗体转阴现象。  相似文献   
19.
目的:为探讨E-选择素结构与功能的关系。方法;采用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经分离培养及激活后,提取总RNA,用M-MLV逆转录酶将其转录成cDNA第一链、设计引物行PCR扩增。结果;其产物经电泳测定为1.9kb的片段,即E-选择素cDNA的全长编码区。先将cDNA连接至PUC-18载体并转化至JM-109中,提取质粒DNA。  相似文献   
20.
白炎 《免疫学杂志》1989,5(3):141-149
1989年2月22-25日在维也纳举行的第四届国际人白细胞分化抗原研讨会。对1097个提交本届大会的抗体进行了鉴定比较,划分出33个新抗体类别(表1)。 经历届研讨会确认抗体已达78类。其中一些抗体组又进一步划分为亚组。根据各类抗体所识别主要靶细胞,78类抗体可分成识别T细胞、B细胞、粒系细胞、激活细胞、NK及非谱系(non-Lineage)细胞,血小板等六大类(表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