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5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12篇
基础医学   24篇
口腔科学   10篇
临床医学   6篇
内科学   6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15篇
预防医学   4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11篇
中国医学   12篇
肿瘤学   11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51.
目的 研究3种常见的非白色假丝酵母菌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株ECV304细胞增殖及细胞周期的影响。方法 制备热带假丝酵母菌、克鲁斯假丝酵母菌和光滑假丝酵母菌上清液并行倍比稀释,设1、4、16倍3个稀释度以及对照组。体外培养ECV304细胞,分别将3种非白色假丝酵母菌不同稀释度的上清液与ECV304细胞共培养,采用 MTT法测定培养24、48、72 h后的细胞增殖率;倒置显微镜观察培养48 h后细胞密度的变化;流式细胞术测定培养 48h后对ECV304细胞周期的影响。结果 培养24 h后,3种假丝酵母菌1倍稀释的上清液均可促进细胞增殖,4倍稀释的克鲁斯假丝酵母菌也可促进细胞增殖(P<0.05);培养48、72 h后,克鲁斯假丝酵母菌和光滑假丝酵母菌上清液仍可促进ECV304细胞增殖,而热带假丝酵母菌上清液无论稀释度高低均不能促进ECV304细胞增殖。培养48 h后,克鲁斯假丝酵母菌和光滑假丝酵母菌上清液组的细胞密度明显增高,同时其G/G1期细胞所占比例降低,细胞增殖指数(P)升高(P<0.05);而热带假丝酵母菌组的细胞密度和PI均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 克鲁斯假丝酵母菌和光滑假丝酵母菌的代谢产物对ECV304细胞的增殖有诱导作用,临床上应加强非白色假丝酵母菌感染的检测和治疗。  相似文献   
52.
As2O3诱导白血病细胞凋亡过程中Ca2+的变化及其调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魏亚明  白海  欧英贤  欧剑峰  郑荣梁 《肿瘤》2004,24(6):546-549
目的研究Ca2 在As2O3诱导白血病细胞系NB4、K562、HL-60凋亡中的作用,及抗氧化剂NAC、NDMS、CAT和Cae 清除剂Quin 2对As2O3引起的Ca2 变化的调控作用.方法细胞内Ca2 用Fluo-3AM标记,并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0.6 μmol/L As2O3作用72 h能诱导NB4发生44.9%的凋亡,提高其浓度至2.7和8.1 μmol/L,也能诱导K562和HL-60分别发生58.3%和62.3%凋亡.As2O3能不同程度降低NB4和HL-60细胞内Ca2 水平,对K562细胞内Ca2 水平影响不大.抗氧化剂NAC、NDMS、CAT和Ca2 清除剂Quin 2对As2O3引起的NB4细胞Ca2 水平下降显示出抑制作用,对HL-60细胞内Ca2 水平下降无明显抑制作用.结论Ca2 水平下降在As2O3诱导的不同白血病细胞凋亡作用过程起着不同的作用.抗氧化剂NAC、NDMS、CAT和Ca2 清除剂Quin 2可不同程度地抑制As2O3诱导的NB4细胞凋亡时细胞内Ca2 水平下降.  相似文献   
53.
砂生槐种子生物碱诱导SGC-7901细胞凋亡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马兴铭  李红玉  尹少甫  王波 《中成药》2004,26(8):654-657
目的:研究砂生槐生物碱对SGC-7901细胞系的增殖抑制和凋亡诱导作用.方法:MTT比色法检测生物碱对SGC-7901胃癌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荧光显微镜观察细胞的形态学改变;琼脂糖凝胶电泳法检测细胞凋亡过程中DNA碎片的形成;流式细胞仪分析并测定细胞凋亡率.结果:砂生槐生物碱在0.6~4.8mg·mL.的范围内对SGC-7901胃癌细胞的增殖有明显抑制作用,与SGC-7901细胞株共培养24h后,观察到典型的细胞凋亡形态学特征,DNA凝胶电泳呈现梯形条带,流式细胞仪检测形成一个DNA含量<2n的分布区,即"亚G1峰".结论:砂生槐生物碱在体外明显抑制SGC-7901胃癌细胞的增殖,诱导SGC-7901细胞系凋亡的作用,并呈浓度、时间的依赖关系.  相似文献   
54.
寡糖的药理作用和机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郭丽民  张汝学  贾正平 《中成药》2006,28(9):1353-1356
寡糖广泛存在于生命体内,主要以糖蛋白、糖脂和糖肽等糖缀合物的形式参与生命活动。糖及其缀合物可参与细胞多种生命现象的调节,如细胞间信息的感受和传递、细胞转化、分裂等各种生理过程的调节。目前的研究表明糖缀合物在发挥生物学功能过程中起决定作用的是寡糖残基。而且大量药理实验研究表明,寡糖作为多糖降解后的一个小片段,具有多种重要的生理活性,因此对寡糖的研究引起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1寡糖的分类寡糖(oligosaccharides)又称寡聚糖或低聚糖,是指2~10个单糖通过糖苷键连接形成直链或支链的一类糖。构成寡糖的单糖主要是五碳糖和…  相似文献   
55.
目的:建立一种测定阿扎他啶含量的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方法。方法:采用Phenomenex C18柱(4.6mm&#215;250mm,5μm),以水-甲醇-乙腈(55:30:15)混合液加入7mL三乙胺,磷酸调节pH4.5为流动相,流速为1mL&#183;min^-1,紫外检测波长283nm,样品直接用甲醇超声溶解。柱温:室温;进样量:20μL。结果:阿扎他啶的线性范围为25~100g&#183;mL^-1(r=0.9998);定量限为100ng&#183;mL^-;最低检测限为30ng&#183;mL^-1。测得低、中、高3个浓度的回收率为99.1%~101.0%,相对标准偏差小于0.6%。结论:本方法简便、准确,可作为阿扎他啶含量测定方法。  相似文献   
56.
庞春艳  车团结  李宁  闫琨  李琳  王勤  陈卫 《医学争鸣》2008,29(12):1121-1124
目的:构建针对人类软骨糖蛋白-39(HCGP-39,YKL-40)的真核表达载体,观察其对肿瘤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 采用逆转录方法从乳腺癌组织中获得基因YKL-40,双酶切后插入线性化的pcDNA3.1载体真核启动子下游,重组体经限制性内切酶及测序鉴定,将阳性克隆的载体转染胃癌细胞株SGC-7901,采用噻唑蓝(MTT)法检测细胞的增殖活性、细胞计数并观察细胞生长情况、半定量RT-PCR检测基因YKL-40 mRNA的表达、流式细胞术检测SGC-7901细胞的周期变化情况.结果: 限制性内切酶及测序鉴定表明成功地构建了针对基因YKL-40的真核表达载体;将其转染胃癌细胞SGC-7901后,发现细胞增殖加快,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RT-PCR检测基因YKL-40 mRNA的表达增加;流式细胞检测S期细胞增多.结论: 成功地构建了针对基因YKL-40的真核表达载体,该载体可使胃癌细胞株SGC-7901增殖加快.  相似文献   
57.
目的 研究幼年和成年SD大鼠Barrel脑区的发育及变化.方法 应用细胞色素氧化酶组织化学法研究成年SD鼠Barrel脑区的精确定位,及不同年龄段SD大鼠(出生后20d及3月龄成年SD大鼠)Barrel脑区的发育情况.结果 成年SD大鼠的Barrel脑区面积明显小于年轻鼠(P<0.01);发育过程中,Barrel脑区各列之间的间距缩小,尤其是D和E列之间的间距;应用Nissl复染后发现.分隔各个Barrel桶之间的问距缩小,且神经元数目减少;成年SD大鼠的Barrel桶中高活性细胞色素氧化酶细胞比例明显高于年轻鼠(P<0.01).结论 啮齿类动物躯体感觉皮层Barrel脑区神经网络的排布精细,其构筑在发育过程中存在着微妙的变化.  相似文献   
58.
黄芪为名贵中药,临床应用广泛,素有"十药八芪"之称。随着中药"治未病"观念的提出,黄芪作为药食同源的药材,应用越来越多。中药饮片的超微粉碎已引起医药界的广泛关注,黄芪破壁饮片因具有有效成分溶出量增加、服用方便等优点,越来越受到现代社会的青睐。综述黄芪破壁饮片的研究进展,以期为黄芪破壁饮片的研究和开发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9.
甘肃马先蒿属药用植物资源调查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冯虎元  安黎哲  王勋陵 《中草药》2001,32(5):449-451
目的:调查甘肃马先蒿属(PedicularisL.)药用植物资源,为该属植物的资源开发和利用提供依据。方法:结合多年野外实地调查,标本采集,标本鉴定和文献资料,结果:初步研究,甘肃省有24种(含种下等级)药用马先蒿属植物,记述了它们在省内分布、生境和药用价值,并编写了分种检索表。结论:甘肃马先蒿属属药用植物资源较为丰富,可以开发和利用。  相似文献   
60.
目的 探讨PTEN、MDM2和c-erbB-2基因在膀胱移行细胞癌发生发展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RT-PCR技术,检测32例膀胱移行细胞癌癌组织、癌旁组织及正常膀胱组织中PTEN、MDM2、c-erbB-2基因的表达.结果 PTEN、MDM2和c-erbB-2在膀胱癌组织中阳性表达率分别为31.3%、50.0%、78.1%(P<0.05).PTEN在正常组织中呈高表达,随肿瘤分级、分期的增加呈递减趋势(P=0.002).MDM2在正常组织中表达率是3.1%,而在G1级膀胱癌组织中呈高表达,并且随肿瘤分级、分期的增加呈递减趋势(P<0.01).c-erbB-2在正常组织中不表达,而在肿瘤组织中呈高表达,并且随肿瘤分级、分期的增加呈递增趋势(P<0.01).PTEN与MDM2表达、c-erbB-2表达均呈负相关(=-0.572,P=0.015;=-0.653,P=0.025),MDM2与c-erbB-2无相关性(P>0.05).结论 PTEN、MDM2和c-erbB-2基因的表达异常及协同作用在膀胱移行细胞癌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