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8篇
  免费   2篇
妇产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16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14篇
预防医学   3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6篇
中国医学   84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71.
笔者自1998年1月至2002年12月,运用自拟止眩汤口服配合枕颌带牵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62例,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2.
MTX、SASP配合中药熏蒸治疗AS15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8~2000年,笔者采用甲氨喋呤(MTX)、柳氮磺胺吡啶(SASP)配合中药熏蒸治疗强直性脊柱炎(AS)15例,并设对照组进行观察,疗效较好,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3.
孙浩为南京中医药大学特聘博士生导师,全国第4批、第5批名老中医学术继承人指导老师,从医60余年,致力于中医内科、儿科疾病的诊治和研究,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和精深的理论造诣。现将其运用胃咽同治法治疗慢性胃炎经验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74.
儿童扁桃体炎是儿科常见疾病。为有效治疗该病,笔者回顾性分析2008—2009年312例该病的资料,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5.
76.
77.
孙浩教授认为如果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病程延长,反复出血不止,致使营卫大虚,脏腑伤损,则会出现诸多见症。根据多年临床所见,本病属脾气虚弱者十居八九,属肝肾阴虚、脾肾阳虚者十居一二。属脾气虚弱者以治脾为主,常以归脾汤为主;属肝肾阴虚选用知柏地黄丸合大补元煎加减;脾肾阳虚者方取参苓白术散、肾气丸二方加减。常用药物有黑桑椹、五味子、旱莲草、白芍、生地、白茅根、仙鹤草、藕节、牡丹皮、水牛角、当归、生地炭、党参、黄芪。  相似文献   
78.
魏乃宏 《四川中医》2003,21(1):44-45
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肾炎 4 0例 ,并与单纯西药治疗的 4 0例进行疗效比较。结果 :治疗组痊愈 2 9例 ,好转 9例 ,无效 2例 ;对照组痊愈 19例 ,好转 12例 ,无效 9例。两组疗效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说明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肾炎有明显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79.
王广林 《药学进展》2004,28(5):234-236
目的 :考察养血清脑颗粒治疗紧张型头痛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14 0例紧张型头痛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 70例。治疗组服用养血清脑颗粒 4 0g ,tid ,疗程 30天 ;对照组服用去痛片 1片 ,prn ,疗程 30天。结果 :①治疗的第 10~ 2 0天 ,治疗组和对照组头痛发作次数分别为 (1 5± 1 8)和 (2 5± 2 8)次 (P <0 0 5 ) ,持续时间分别为 (10 3± 2 1 1)和 (2 2 3± 32 5 )小时 (P <0 0 0 1) ;治疗的第 2 1~ 30天 ,两组头痛发作次数分别为 (0 8± 1 5 )和(2 2± 2 9)次 (P <0 0 5 ) ,持续时间分别为 (5 2± 16 7)和 (19 7± 4 1 9)小时 (P <0 0 0 1)。②治疗组病人头痛持续时间逐次明显缩短 ,对照组则不明显。③治疗组头痛程度疗效的总有效率为 95 7% ,而对照组为 4 0 0 % (P <0 0 1)。④治疗组和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 3 6 4 %和 1 4 2 %。结论 :养血清脑颗粒对紧张型头痛的疗效明显 ,可减少头痛的发生次数和持续时间 ,是一种治疗紧张型头痛的安全有效药物。  相似文献   
80.
目的:观察益气化瘀汤对慢性萎缩性胃炎(CAG)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肠上皮化生的确诊病例44例,予以益气化瘀汤治疗。结果:服用益气化瘀汤治疗CAG,疗程结束后评价,显效率18.2%,有效率72.7%,总有效率90.97%。结论:益气化瘀汤对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肠上皮化生的控制、改善、逆转有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