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篇
  免费   0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2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2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4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4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21.
目的 观察高密度火针点刺法治疗带状疱疹的疗效.方法 将符合纳入标准的88例带状疱疹患者随机分法分为治疗组44例和对照组44例.治疗组采用高密度火针点刺法,对照组采用静点阿昔洛韦注射液、涂擦阿昔洛韦软膏.统计临床疗效、镇痛时效、改善睡眠有效率.结果 治疗组显效率95.6%,对照组显效率79.5%,两组疗效结果分析比较,P<0.05,提示有统计学意义,可认为治疗组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第一次治疗后镇痛时效进行t检验,P<0.05,提示有统计学意义,可认为治疗组的镇痛效果优于对照组.结论 高密度火针点刺法治疗带状疱疹临床疗效及镇痛时效均优于西药对照组,且经济、简单,疗程短,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2.
王莉莉  尹改珍 《中国针灸》2005,25(12):834-836
目的:观察针刺对维吾尔族单纯性肥胖症患者体质指数(BMI)、腰臀比(WHR)、血清瘦素水平、神经肽Y等指标的影响,研究针刺治疗单纯性肥胖症的机理.方法:30例维吾尔族单纯性肥胖患者采用体针结合电针方法治疗,两个疗程后观察疗效及治疗前后各指标的变化.结果:临床总有效率80.0%,BMI、WHR减少,血清瘦素水平下降(P<0.001).结论:维吾尔族单纯性肥胖患者体内可能存在瘦素抵抗,针刺能够降低肥胖机体外周瘦素含量.  相似文献   
23.
目的 客观评价腹针结合传统针灸治疗心脾两虚型失眠的临床疗效,从而分析其临床作用机制。方法 研究采用随机数字表抽样对照的临床研究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90例患者分为采用腹针联合传统针灸的治疗组(45例)和采用传统针灸的对照组(45例)。组间数据资料采用成组独立t检验,组内资料采用配对的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方差检验。结果 腹针治疗组治疗“失眠”症状治疗前后组内有显著差别(P <0.05),相比于传统针灸对照组也有明显差异(P <0.05)。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治疗方法对该病都有一定疗效,但是治疗组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 腹针联合传统针灸治疗失眠能够明确加速改善患者的症状,并且效果优于传统针灸的治疗作用,值得进一步研究和应用。  相似文献   
24.
张娟  邱玉萍  罗晶  伊凡 《中国医药》2023,(5):736-740
目的 基于西北燥证理论探讨鸡胵养胃散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CAG)的效果与作用机制。方法 选取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中医医院2020年6月至2021年12月收治的100例CAG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联合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治疗,联合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鸡胵养胃散治疗,均治疗3个疗程(4周为1个疗程)。比较2组治疗前后的病理积分、中医症状评分与血清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IL-8]、胃泌素、胃动素以及血浆胃蛋白酶Ⅰ和Ⅱ水平,并比较2组临床疗效、幽门螺杆菌(Hp)根除率以及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后,2组患者的腺体萎缩、异体增生、肠上皮化生病理积分和中医症状评分以及血清IL-6、TNF-α、IL-8、胃泌素、胃动素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联合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2组血浆胃蛋白酶Ⅰ及Ⅱ水平均高于治疗前、且联合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联合组总有效率、Hp根除率高于对照组[92.0%(46/50)比72.0%(36/50)、95.6%(43/45)比76.7%(33/...  相似文献   
25.
《河北中医》2021,43(6)
目的观察针药联合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CSF)失眠心脾两虚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4例CFS失眠心脾两虚证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57例采用中药归脾汤治疗,治疗组57例在对照组基础上依据周德安教授"针灸治神"理论加用针刺治疗。2组均治疗12周,比较2组治疗前及治疗4、12周总睡眠时间、睡眠潜伏期、醒后-起床时长及睡眠效率变化情况,比较2组治疗前及治疗4、12周疲劳量表-14(FS-14)评分变化情况,比较2组4、12周睡眠效率和疲劳症状症状效应-时间曲线下面积(AUC)变化情况。结果与本组治疗前比较,治疗组治疗4、12周总睡眠时间延长(P 0.05),睡眠潜伏期及醒后-起床时长缩短(P 0.05),睡眠效率提高(P 0.05),而对照组除了治疗4周醒后-起床时长外其余各指标与本组治疗前比较也均有明显改善(P 0.05),且治疗组治疗4、12周睡眠潜伏期、醒后-起床时长及睡眠效率改善均优于对照组同期(P 0.05)。2组治疗4、12周FS-14身体疲劳、精神疲劳评分及总分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均降低(P 0.05),且治疗组治疗4周FS-14总分改善优于对照组同期(P 0.05)。治疗组睡眠效率AUC0-28及AUC0-84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针药联合治疗CFS失眠心脾两虚证疗效确切,可明显提高患者睡眠质量,改善疲劳症状,尤其在提高睡眠质量方面效果更突出。  相似文献   
26.
目的:观察针灸埋线结合穴位注射对骨质疏松腰腿痛的影响。方法:收集126例骨质疏松腰腿痛患者临床资料,平均分成两组各63例,对照组常规抗骨质疏松处理,研究组针灸埋线结合穴位注射治疗,观察不同方法处理后在疗效、临床表现和生活质量等方面差异性。结果:生活质量上,两组治疗后躯体、角色、认知、情绪、社会功能和疲劳、失眠、食欲丧失症状积分较治疗前均显著下降(P0.05),治疗后观察组在以上指标下降水平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症状上,两组治疗后腰腿痛、下肢抽筋、下肢无力、麻木积分较治疗前均显著下降(P0.05),治疗后观察组以上指标下降水平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疗效上,对照组显效率41.27%、总有效率74.6%,研究组显效率63.49%、总有效率90.48%,研究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灸埋线结合穴位注射能改善骨质疏松腰腿痛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促进骨吸收。  相似文献   
27.
目的:观察针刀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完全随机抽样法将观察病例分为针刀组(治疗组)48例,针灸组(对照组)30例,对两组临床疗效进行评定。结果:针刀组治愈35例,好转11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5.84%。针灸组治愈15例,好转9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80%,两组治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针刀组临床总疗效优于针灸组(P<0.05)。结论:针刀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显著,临床治愈率及总疗效优于针灸组,且方法简单,成本低廉。  相似文献   
28.
目的 探究火针膝周密刺法结合针刺治疗早中期膝骨关节炎患者的疗效及对美国特种外科医院 (HSS)膝关节评分和血清白细胞介素-1β(IL-1β)、基质金属蛋白酶-3(MMP-3)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7年 1月—2019年1月在乌鲁木齐市中医医院诊治的早中期膝骨关节炎患者10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和对 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行针刺治疗,实验组行火针膝周密刺法结合针刺治疗,两组均连续治疗2周。比较两 组HSS评分、临床疗效、安全性及血清IL-1β、MMP-3水平。结果 两组患者的功能、疼痛、肌力、活动度、 屈膝畸形、稳定性评分及HSS总分在不同时间、不同组间及变化趋势上有差异(P <0.05)。实验组治疗总有效 率高于对照组(P <0.05)。实验组治疗后血清IL-1β、MMP-3水平低于对照组(P <0.05);实验组治疗前后血 清IL-1β、MMP-3的差值高于对照组(P <0.05)。所有患者治疗期间均未发生不良反应。结论 火针膝周密刺 法结合针刺治疗早中期膝骨关节炎患者安全可靠,能够缓解症状,改善膝关节功能,提高临床疗效,其机制可 能与调节IL-1β、MMP-3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29.
马文  苟斌虎  谢川  陈英  曹磊 《世界中医药》2020,15(3):473-476
目的:研究艾灸联合雷公藤总甙对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IgA-RF、IgM-RF及MMPs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0月至2018年8月乌鲁木齐市中医医院收治的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法随机分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雷公藤总甙治疗,观察组患者应用艾灸联合雷公藤总甙进行治疗。比较2组患者治疗效果及治疗前、后关节功能、IgA-RF、IgM-RF、MMP-3指标变化。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90.0%(36/40)高于对照组的72.5%(29/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较于治疗前,治疗后2组患者的IgA-RF、IgM-RF表达及MMP-3阳性率降低,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的IgA-RF、IgM-RF表达及MMP-3阳性率降低,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艾灸联合雷公藤总甙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效果显著,能有效减轻临床症状及体征,可能具有调节IgA-RF、IgM-RF及MMPs表达,进而减轻机体炎性反应,改善患者免疫功能及关节功能的作用,值得进一步研究及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