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篇
  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5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48篇
综合类   3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6 毫秒
21.
抗生素缓释系统具有局部抗生素浓度高,全身毒副作用小,缓慢释放,持续时间长等优点,已逐渐成为治疗慢性骨髓炎的一种重要方法。载药磷酸钙骨水泥(CPC)具有药物载体和修复骨缺损的双重作用,且能诱导骨的生长并同步降解,是一种理想的安全可靠的抗生素缓释载体材料。在彻底病灶清除的基础上用载药CPC植入骨缺损处为治疗慢性骨髓炎的一种理想的行之有效的方法,具有操作简便、效果佳、住院时间短等优点。本文拟就载药磷酸钙骨水泥的生物特性、实验研究和临床应用等方面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22.
1998年5月-2004年1月,我们采用后路经椎弓根螺钉系统治疗下腰椎骨折19例,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23.
目的总结中青年股骨颈骨折的微创治疗原则和疗效。方法20岁以上新鲜股骨颈骨折患者49例,在充分术前准备情况下,49例新鲜中青年股骨颈骨折采用C臂X线机监控下闭合复位AO空心钛螺钉内固定微创治疗。结果49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42个月,其中44例骨折愈合且无股骨头坏死;型及型5例股骨头坏死和骨不愈合。结论闭合复位AO空心螺钉微创治疗中青年股骨颈骨折,手术创伤小、方法简便,对中青年股骨颈骨折治疗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24.
肱骨髁间骨折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分析手术复位钢针张力带固定和内外侧双钢板固定治疗肱骨髁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自1999年1月-2004年2月,手术治疗肱骨髁间骨折48例,按Riseborough分型:Ⅱ型6例,Ⅲ型13例,Ⅳ型29例。手术入路采用经肱三头肌两侧入路28例,尺骨鹰嘴截骨入路20例;内固定方法包括钢针张力带固定23例,内外侧双钢板固定25例。术后早期行功能锻炼。结果:本组48例均获随访,时间12~48个月,平均31个月,用改良Cassebaum评分系统评定肘关节功能,优21例,良18例,可6例,差3例,优良率为81·3%。术后3例关节间隙轻度狭窄和边缘骨赘形成,异位骨化2例,无伤口感染和骨不连,4例尺神经损伤均完全恢复,无一例发生迟发性尺神经炎。结论:经肱三头肌两侧入路和尺骨鹰嘴截骨入路显露肱骨髁间骨折,显露充分,钢针张力带和内外侧双钢板能提供有效固定,合理地运用手术入路和内固定方式,早期行功能锻炼,可取得满意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25.
骶骨骨折合并骶神经损伤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手术治疗骶骨骨折合并骶神经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2002年3月至2009年2月,对21例骶骨骨折合并骶神经损伤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男15例,女6例;年龄16~60岁,平均36.3岁。致伤原因:车祸伤13例,高处坠落伤5例,挤压伤3例。按Denis分型标准:Ⅰ型5例,Ⅱ型14例,Ⅲ型2例。12例单纯行骶骨骨折经皮重建钢板内固定,9例在内固定后同时行后路骶神经减压术。结果:21例全部获得随访,时间12~48个月,平均19个月。无切口感染、内固定松动及断裂、骨不愈合、明显双下肢不等长发生。9例行骶神经探查减压患者,神经损伤完全恢复4例,部分恢复3例,未恢复2例。12例单纯行骶骨骨折经皮重建钢板内固定患者,神经损伤完全恢复9例,部分恢复2例,未恢复1例。根据Majeed功能评价:优7例,良9例,可4例,差1例。结论:骶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可以恢复骶骨的解剖关系,有利于神经损伤的恢复。对伴有明显骨块压迫者适宜行神经探查松解术。  相似文献   
26.
经皮椎体成形术的临床应用及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经皮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PVP)是一种新的脊柱微创技术,采用经皮穿刺的方法,通过椎弓根或直接向椎体内注入人工骨,以达到增强椎体强度和稳定性,防止塌陷,缓解腰背疼痛,甚至部分恢复椎体高度的目的。近年来PVP逐渐推广用于脊椎血管瘤、骨髓瘤、溶骨性转移瘤,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合并顽固性疼痛的患者,  相似文献   
27.
手术治疗髋臼后壁骨折45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陈红卫  赵钢生 《中国骨伤》2008,21(9):674-675
目的:探讨应用重建钢板内固定治疗髋臼后壁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45例经手术复位重建钢板内固定治疗的髋臼后壁骨折进行回顾性分析,男31例,女14例;年龄19~68岁,平均37.6岁。合并髋关节脱位者41例。全部后侧Kocher-Langenbeck切口。结果:45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为12~48个月,平均26个月。按Matta的X线复位标准和Matta改良的d'Aubigne临床标准评估,解剖复位38例,满意复位7例;临床结果优30例,良10例,一般5例,优良率为88.9%。本组中发生创伤性关节炎4例,股骨头坏死2例,异位骨化2例,下肢深静脉血栓1例,无切口感染和骨不愈合。结论:重建钢板内固定治疗髋臼后壁骨折可获得满意的临床疗效。骨折复位质量、伤后至手术时间、骨折粉碎程度、手术经验是影响髋臼后壁骨折治疗效果的关键。  相似文献   
28.
2000年3月~2005年1月,我科采用手术治疗移位肱骨近端骨折51例,临床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29.
目的探讨在体位复位辅助下椎体成形术治疗严重老年性脊柱压缩性骨折的疗效。方法36例老年性脊柱压缩性骨折患者,通过体位复位后,根据骨折椎体的形态,经双侧或单侧椎弓根穿刺充填自固化磷酸钙人工骨(CPC)。测量术前和术后侧位X线片椎体高度变化,记录分析视觉模拟评分(VAS)及骨折椎体形态变化。结果术后骨折处疼痛获得快速显著缓解,VAS评分改变从(7.8±2.5)分降至(1.8±1.4)分,椎体前缘高度和中间高度恢复明显。随访8—22(15±7)个月,短中期疗效满意,骨折椎体高度无明显丢失。结论经皮椎体成形术结合体位复位治疗严重老年性脊柱压缩性骨折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30.
1998年2月~2003年6月,我们对14例移位明显的肩胛骨体部骨折采取手术复位重建钢板内固定治疗,取得满意疗效。1材料与方法1.1病例资料本组14例,男11例,女3例,年龄25~58岁。左侧6例,右侧8例。新鲜骨折13例,陈旧性骨折1例,均为肩胛骨体部闭合骨折。1.2治疗方法全麻下侧卧位。取后侧弧形入路2例,肩胛骨外侧缘入路12例,充分暴露骨折端,重建钢板塑形后行复位固定。见图1。术中C臂X线机透视复位满意后,放置引流片,关闭切口。术后24~48h后开始钟摆式功能锻炼,6周开始主动活动锻炼,3个月后开始肌肉强度和耐久力的训练。图1肩胛体骨折X线片A.术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