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3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9篇
耳鼻咽喉   4篇
儿科学   45篇
妇产科学   37篇
基础医学   11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29篇
内科学   14篇
皮肤病学   2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7篇
外科学   23篇
综合类   30篇
预防医学   14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10篇
中国医学   9篇
肿瘤学   4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4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22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93篇
  1999年   36篇
  1998年   19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5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31.
32.
妊娠期弓形虫感染与垂直传播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492份孕妇妊娠各期外周血及其79份新生儿脐血进行弓形虫IgM抗体检测,对57份有异常妊娠史孕妇及其20份流产物进行弓形虫DNA检测。结果孕妇弓形虫IgM抗体阳性率为10.5%(52/492),其新生儿脐血IgM阳性率为12.6%(10/79),垂直传播北为16.7%(5/30);孕妇外周血DNA阳性率为12.2%(7/57),相应流产物阳性率为5%(1/20),垂直传播率为14.2%(1/7)。本文中观察5例先天感染的婴儿均为孕早期垂直传播所致,孕妇中期感染者无一婴儿感染,故孕早期垂直传播危险性大,早期诊断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33.
目的 探讨小儿巨细胞病毒(CMV) 感染组织病变及与临床的关系。方法 用免疫组化链霉菌抗生物素蛋白过氧化物酶连结法(简称SP法),检测44 例小儿巨细胞包涵体病(CID) 尸检腮腺、肺、肾、肝组织石蜡切片组织中CMV感染情况。结果 CMV不仅存在于包涵体巨细胞,还广泛存在于无包涵体形成的巨细胞及形态正常的细胞。腮腺、肺、肾、肝组织CMV抗原阳性率分别为91 % 、59 % 、37% 、27% 。62% 的全身型CID合并多脏器受累。肺组织炎症反应级别和临床症状的轻重与肺CMV感染的严重程度平行相关。结论 CMV感染细胞广泛,有些感染细胞无形态学变化。全身型CID 易合并多脏器受累。CMV 相关性肺炎以间质性肺炎为主,且CMV 在其中可能起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34.
胎儿脐动脉舒张末期血流缺失及返流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胎儿脐动脉舒张末期血流缺失、返流(AEDV) 的产生因素及与围产儿结局的关系。方法 应用脉冲多普勒超声检测胎儿脐血流,对33 例出现AEDV(AEDV 组) 的母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并与未发生AEDV的424 例( 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 (1)AEDV组9 例(27 .3 %) 胎儿有不同种类的形态异常,其中6 例围产儿死亡。(2)AEDV 组中双胎6 例,3 例为双胎间输血综合征(TTTS)。6 例双胎两胎儿间体重差异最低在24.8% 以上,其中4 例围产儿死亡。(3)AEDV 组妊高征、羊水过少、胎儿宫内发育迟缓、胎儿窘迫及新生儿死亡的发生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 胎儿脐血流检测中,出现AEDV改变,是母体胎盘、胎儿胎盘循环障碍的表现,提示胎儿预后不良,临床上应予以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35.
为探讨内皮素 (endthelin ,ET)和降钙素基因相关肽 (CGRP)在新生儿窒息中的作用 ,我们检测了 2 7例窒息新生儿血浆ET和CGRP的水平 ,以探讨二者在窒息中的关系及临床意义。1 对象与方法1 1 研究对象  1998年 1月— 7月收入我院新生儿病房的足月新生儿 2 7例 ,均符合新生儿窒息诊断标准。其中男 15例 ,女 12例 ,平均胎龄 (39 6±1 4)月 ,平均体重 (3 2 6 8± 195 )g。轻度窒息组 17例 ,重度窒息组 10例。对照组为正常足月新生儿 2 0例。平均胎龄(39 8± 1 2 )月 ,体重 (3 388± 182 ) g。两组胎龄、体重经统计学分…  相似文献   
36.
妊高征患者白细胞介素6与免疫球蛋白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妊高征患者白细胞介素 6 (IL- 6 )与免疫球蛋白 (Ig)的相关性。 方法 用放射免疫法检测妊高征患者 5 0例 (妊高征组 ,其中中度 2 4例 ,重度 2 6例 )及正常足月妊娠 30例 (正常足月妊娠组 )的母血、脐血中的 IL- 6含量 ,采用速率散射比浊法检测同样标本中的 Ig G、Ig M、Ig A的含量。 结果 重度妊高征患者母血中 IL- 6的含量为 (16 7.2 0± 72 .5 2 ) ng/ L,脐血中 IL- 6含量为 (133.2 0±85 .5 5 ) ng/ L,均较正常孕妇显著增高 ,差异显著 (P<0 .0 1,P<0 .0 1) ,中度妊高征患者母血中 IL- 6的含量为 (12 4.40± 86 .37) ng/ L,脐血中 IL- 6含量为 (97.33± 74.16 ) ng/ L,均较正常孕妇显著增高 ,差异显著 (P<0 .0 5 ,P<0 .0 5 )。中度妊高征母血 Ig G含量为 (7.0 1± 2 .0 9) g/ L,而重度妊高征母血 Ig G含量为 (7.43± 1.6 6 ) g/ L,均显著低于正常妊娠组 (P<0 .0 1,P<0 .0 1) ,与母血 IL- 6含量呈显著负相关关系 (r=- 0 .779,P<0 .0 1;r=- 0 .80 6 ,P<0 .0 1)。 结论  IL- 6与 Ig G协同作用 ,共同参与了妊高征的免疫损伤过程 ,提示 :如能使母血中 IL- 6降低 ,Ig G升高 ,有可能防治妊高征。  相似文献   
37.
姚天一教授 80年代初期Manning等首先用B超和胎心监护对胎儿生物物理相评分(BPS)来判断胎儿有无急慢性缺氧,BPS包括NST、胎儿呼吸运动(FBM)、胎动(FM)、胎儿肌张力(FT)及羊水量(AFV)等5项,每项2分共10分,被誉为胎儿Apgar评分法,前4项受中枢神经系统调控,反映胎儿即刻情况.FT在胎儿生命中最早出现(孕7+4~8+4周),缺氧时该活动最后消失;FM约孕9周开始;FBM在孕13~14周出现,有规则的FBM在孕20~21周成熟;NST约孕26~27周发育成熟,对缺氧最敏感.当缺氧逐渐进展时,调控中枢则依次出现异常反应为NST-FBM-FM-FT,即当胎儿缺氧的早期为NST无反应型,FBM缺如为缺氧加重,FM和FT相继消失,尤其FT消失胎儿已至失代偿期,即使立即行剖宫产术,围生儿亦难免一死,这种现象称"逐渐缺氧概念",它有助于正确判断胎儿急性缺氧.据报道,FM存在围生儿病死率为0;FM减少或消失,围生儿病死率达70%~75%;FT消失,围生儿病死率100%.  相似文献   
38.
陈自励教授 了解新生儿窒息的病理生理变化对指导复苏有重要意义. 新生儿窒息后很快出现第一次短促的喘气相,系延髓呼吸中枢对pH降低和高碳酸血症的反应,随着缺氧加重,呼吸中枢受抑,出现始发性呼吸停止,持续1~2分钟,由于颈动脉体和肺动脉球的化学感受器在严重缺氧时仍能向呼吸中枢发放强有力的冲动,出现第二次喘气相,持续数分钟,最终呼吸中枢因缺氧过重陷于麻痹,出现终末性呼吸停止.在始发性呼吸停止阶段,有自发恢复呼吸的可能性,触觉刺激和给氧可加速出现自主呼吸;而在终末性呼吸停止阶段,只有人工正压通气才能引出自主呼吸,且须分秒必争,因为在最后一次喘气后每耽搁1分钟,从复苏到恢复第一次呼吸的时间将是其2倍,而恢复节律呼吸的时间将是其4倍.  相似文献   
39.
周丛乐教授 对出生前后有严重缺氧史的新生儿,要有严密的监护及积极的治疗措施,从多年的临床实践中,我们体会应注意以下问题. (1)注重缺氧程度的估价:严重缺氧是脏器损害的基础,故对缺氧程度的估价十分重要.除产科提供的分娩前各种监测结果外,还应从多方面注意新生儿娩出后的情况,以了解新生儿实际受到缺氧损害的程度,并弥补基层医院难以提供详尽病史的不足.如生后5~10分钟后才有哭声,或哭声低弱,甚至不哭,10分钟以上Apgar评分仍处于低分,说明新生儿缺氧严重,特别是长时间全身皮肤苍白,肢端发凉,提示缺氧后循环障碍,有可能进一步加重脏器损害.  相似文献   
40.
婴幼儿血管瘤组织中bFGF mRNA表达水平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bFGF mRNA表达水平与婴幼儿血管瘤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 应用RT-PCR技术对34例婴幼儿血管瘤进行了bFGF mRNA表达的分析。结果 发现bFGF mRNA在所测组织中均有不同水平的表达升高。结论 提示bFGF mRNA与婴幼儿血管瘤的发生、发展有一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