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3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26篇
耳鼻咽喉   2篇
儿科学   7篇
妇产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14篇
临床医学   70篇
内科学   52篇
皮肤病学   74篇
神经病学   11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41篇
综合类   86篇
预防医学   10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25篇
  1篇
中国医学   58篇
肿瘤学   7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36篇
  2016年   37篇
  2015年   27篇
  2014年   68篇
  2013年   45篇
  2012年   91篇
  2011年   72篇
  2010年   42篇
  2009年   15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61.
 目的: 观察地西他滨(DAC)对人慢性粒细胞白血病耐药细胞株K562/A02阿霉素(ADR)耐药性的影响,探讨其作用的可能机制。方法: 分别或联合应用不同浓度ADR和DAC作用于K562/A02细胞和其亲本细胞株K562,采用CCK-8法检测药物细胞毒性,Sequenom MassARRAY系统结合比色法评价DNA甲基化程度,流式细胞术检测K562/A02细胞细胞周期分布和细胞凋亡率。结果: K562/A02细胞较K562细胞具有显著ADR耐药性,前者ADR作用24 h的IC50约为后者的50倍。而对DAC,在0.5~8 μmol/L作用浓度范围内,K562/A02细胞则较K562细胞更敏感。在相同ADR作用浓度(4.31和17.24 μmol/L)下,联合1 μmol/L DAC处理24 h能显著提高K562/A02细胞对ADR的敏感性,细胞存活率下降(P<0.05)。DAC和ADR均能影响K562/A02细胞的细胞周期进程和细胞凋亡率。1 μmol/L DAC的影响与作用时间相关,在作用24 h时以S期阻滞与细胞早期凋亡率升高为主,48 h时以G2/M期阻滞与细胞晚期凋亡和坏死率升高为主。ADR则主要表现为浓度依赖性G2/M期阻滞并诱导细胞晚期凋亡和坏死。两者联用使ADR对细胞周期分布的作用进一步加强,即表现为G2/M期阻滞更加明显,但对细胞凋亡率的影响并无显著差异。而在基因组甲基化程度上,2种细胞没有显著差异,DAC作用前后也没有显著改变。结论: DAC能增强K562/A02细胞对ADR的敏感性,具有逆转耐药作用,其机制可能与调节K562/A02细胞细胞周期进程、促进细胞凋亡和坏死有关。  相似文献   
62.
目的 通过观测海战伤大鼠伤后12h复温过程及糖耐量的变化规律,探讨海战伤对复温及血糖代谢的影响.方法 成年雄性SD大鼠,30只,随机分为5组,每组6只.麻醉对照组(C组)腹膜切开缝合组(L组)、腹部开放伤45min组(L45组)、腹部开放合并林格氏液浸泡45min组(L+R45组)及腹部,开放合并海水浸泡45min组(L+S45组),在伤后12h内不同时间点进行体温测量,伤后12h行腹腔注射糖耐量实验(IPGTT),随后计算各组IPGTT血糖值曲线下面积(AUC).结果 术前各组大鼠体温、糖耐量无明显差异.术后L+S45组术后即刻体温最低,复温速度最慢,12h时AUC最高.结论 海战伤能够导致严重低体温以及糖代谢紊乱,可能是海战伤预后不良原因之一.早期封闭伤口、脱离低温高渗环境、改善血糖代谢可能提高海战伤救治效果.  相似文献   
63.
目的 建立一种Taqman荧光定量PCR鉴定副溶血弧菌的方法。方法 以副溶血弧菌标准株(ATCC-VPJS421)和其它常见致病菌标准株为研究对象,通过Gene Bank获取toxR基因的序列,采用生物信息学软件设计特异性PCR引物及Taqman探针,在SLAN 96P荧光定量PCR仪进行扩增检测,评价该检测方法的特异度和灵敏度。结果 ①设计的引物能够扩增出特异性条带; ②扩增体系中0.5 μl探针的扩增效果优于1.0 μl探针; ③Taqman-探针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对副溶血弧菌toxR基因的检测灵敏度为10-1 mg/L; ④在检测粪肠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腐生葡萄球菌、霍氏肠杆菌、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溶藻弧菌、创伤弧菌、梅氏弧菌和弗尼斯弧菌等10种常见致病菌时未出现阳性扩增,特异度为100%。结论 成功建立Taqman探针荧光定量PCR鉴定副溶血弧菌的方法,该方法特异度、灵敏度均较好,适用于副溶血弧菌的快速检测,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4.
目的探讨SIRT1对脂多糖(LPS)诱导的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小鼠炎症反应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采用SIRT1基因敲减小鼠SIRT1~(+/-)与野生型小鼠,qRT-PCR,Western Blot检测两种小鼠肺组织中的相关基因表达差异。两种小鼠用LPS腹腔注射法造模,同时设生理盐水对照组,观察肺组织病理形态学变化,测定肺湿干比(W/D比),BCA法测定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总蛋白浓度,ELISA法测定BALF及血浆中炎症因子TNF-α、IL-6的含量,Western Blot检测肺组织p-p38MAPK、p38MAPK、p-ATF2的表达变化。结果与野生型小鼠相比,SIRT1~(+/-)肺组织中SIRT1在mRNA表达和蛋白表达均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LPS致ARDS后,两种小鼠病理形态学观察均表现为肺组织炎症细胞浸润,肺泡结构破坏,间质水肿,肺泡间隔增厚,而SIRT1~(+/-)小鼠肺组织破坏更严重。在SIRT1~(+/-)小鼠中,肺W/D比值,BALF中总蛋白浓度,BALF及血浆中炎症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的含量,均明显高于野生型小鼠(P0.05),肺组织p-p38MAPK/p38MAPK、p-ATF2的表达增加也更显著(P0.05)。结论 SIRT1基因在LPS致伤ARDS小鼠的炎症进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其机制可能与Sirt1诱导的p38 MAPK-p-ATF2信号通路的活化增强有关。  相似文献   
65.
所有恶性肿瘤放疗患者均应进行营养不良三级诊断,包括营养筛查、营养评估和综合测定。营养风险筛查推荐 采用NRS 2002 量表,营养评估推荐采用PG-SGA 量表。不推荐对恶性肿瘤放疗患者常规进行营养治疗。临床医师应该综 合评估患者的营养状况(PG-SGA评分)及放疗过程中急性放射损伤(RTOG 分级),筛选出具备营养治疗适应证的患者, 选择合理的营养治疗路径,及时给予营养治疗。恶性肿瘤放疗患者的营养治疗采用五阶梯治疗原则,肠内营养途径的选择 采用四阶梯原则。不推荐放疗前预防性置入营养管,除非患者存在以下一种或多种情况:明显体重丢失(1 个月内大于5% 或者6 个月内大于10%)、BMI 小于18.5、严重吞咽梗阻或疼痛、严重厌食、脱水、预期将发生严重放射性口腔或食道黏 膜炎。恶性肿瘤放疗患者能量摄入推荐量为25~30kcal/(kg·d),但应在放疗过程中根据肿瘤负荷、应激状态和急性放射损伤 动态调整。恶性肿瘤放疗患者应该减少碳水化合物在总能量中的供能比例,提高蛋白质、脂肪的供能比例。谷氨酰胺对 降低放射性皮肤毒性、放射性黏膜炎的发生率和严重程度有益处,ω-3 PUFA 有利于提高放疗患者免疫功能,调节机体炎性 反应,建议在肠内营养配方中加入。在恶性肿瘤放疗患者肠内营养过程中,医师应该根据不同观察指标的反应快慢对肠内 营养的疗效和不良反应进行定期评价。患者出院后,如果仍存在经口摄入营养不足或营养管依赖的情况,应该给予家庭肠 内营养治疗和管理。  相似文献   
66.
目的:了解海军总医院检验科血培养标本中真菌感染状况及药敏结果,为临床诊断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本院2006年1月~2013年12月血培养真菌阳性标本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从临床送检的血培养标本检出真菌114株,菌株主要为白色念珠菌(37.7%),热带念珠菌(28.9%),光滑念珠菌(21.0%);连续8年真菌感染血培养阳性呈逐年增长趋势,2013年检出最高(22株);体外抗真菌药敏试验的敏感率从高到低依次为:两性霉素B、5-氟胞嘧啶、伏立康唑、伊曲康唑、氟康唑,其中两性霉素B抗菌活性最好,100%敏感。30株真菌感染血培养标本检测了血清(1,3)-β-D葡聚糖,阳性率为53.3%(16/30)。结论引起真菌血症的病原体主要是念珠菌,联合血清学检测有助于辅助诊断真菌血症,真菌药敏试验结果给临床治疗提供了有参考价值的信息。  相似文献   
67.
脉诊理论是中医诊断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进行临床辨证和用药的基础,其准确与否直接影响到临床疗效。《素问脉要精微论篇》提出的"诊法常以平旦,阴气未动,阳气未散,饮食未进,经脉未盛,络脉调匀,气血未乱,故乃可诊有过之脉"是诊脉的基本原则。其要点在于避免各种心理和行为等内外因素对脉象的扰动。然而,临证中脉象极易受到影响,导致医者对脉象的错误判断。  相似文献   
68.
海上单兵生命状态监测系统(NSPMS)是一种将传感器和信息处理系统、全球定位系统及低功率无线通讯技术组合在一起的小型装收稿置,具有装备平台多样化,系统、功能齐全,设备本身轻便、抗电磁辐射干扰、防震动、耐高盐、高湿、低温,数据信息采集、传输与接收自动化、无线化、智能化、通用性及安全性高等特点。NSPMS对于战场上及时发现伤病员,进而挽救生命,降低死亡率、伤残率和对于作战指挥员及时了解士兵的生命状况,进而把握部队整体的战斗力,指挥部队作战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着重介绍NSPMS的设计和构建。  相似文献   
69.
自然灾害是指发生在大气圈、水圈、岩石圈、生物圈等地球表层系统中,能造成人们生命和财产损失的自然事件.自然灾害是人类可持续发展的最大障碍之一,减轻自然灾害带来的损失和消除其影响是世界各国都在努力的目标[1].水源性疾病暴发(WBDOs)指有二人以上因摄入相同饮用水或因暴露于相同水体中继而发生同种疾病的事故[2].  相似文献   
70.
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发展,温室效应的扩大,环境恶化加剧,导致各种自然灾害逐年增加。地震、海啸、洪灾、旱灾、雪灾等等自然灾害接连不断。地球3/4被海洋包绕,纵观近百年的自然灾害史,水系相关性灾害对人类社会的毁损性破坏占据很大一部分。人类目前所掌握的技术、装备尚无法抗拒自然灾害的发生,但对于灾后疾病的防治、研究和制定相关策略,以期将损失降低到最小,是应对水系灾害医疗救援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