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0篇
临床医学   4篇
外科学   24篇
综合类   3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23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41.
目的探讨动态三维个体化足垫治疗跖痛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26例跖痛症患者均采用Footscan足底压力步态分析仪进行测试,制作动态三维个体化足垫并连续使用,应用步态分析仪及VAS疼痛评分进行疗效评价。结果治疗后患者VAS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Footscan步态周期中前足疼痛部位的最大压力、最大压强、冲量减小(均P〈0.05),中足最大压力及冲量均增大(P〈0.05)。结论动态三维个体化足垫治疗跖痛症,通过将前足部分负荷转移至中足,调整足底负荷,可缓解跖骨头下疼痛。  相似文献   
42.
目的:探讨通脉除湿中药治疗拇外翻温氏截骨术后前足肿胀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13年1月至2013年12月,笔者应用通脉除湿中药治疗拇外翻温氏截骨术后前足肿胀41例(63足),观察术后患者前足疼痛及肿胀变化。结果:治疗组术后前足肿胀较对照组明显减轻,经检验后,P=0.0170.05,2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术后前足疼痛较对照组明显减轻,经检验后,P=0.0220.05,2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通脉除湿中药治疗拇外翻温氏截骨术后前足肿胀具有很好的疗效,且无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3.
目的关节镜手术结合术后手法治疗膝关节滑膜皱襞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18例病人(18膝),关节镜下行滑膜皱襞切除术,术后配合膝关节手法治疗及康复训练,比较治疗前后临床疗效。结果18例病人中,关节功能恢复正常者14例,占77.8%;关节肿痛消失,功能略受限者4例,占22.2%;症状无缓解者0例。治疗前后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数据统计P值0.01。结论关节镜结合手法治疗膝关节滑膜皱襞综合征,是治疗此病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44.
益气活血中药预防骨科大手术后深静脉血栓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使用中药预防骨科大手术后深静脉血栓的可行性。方法将70例在我科进行人工膝、髋关节置换及髋部骨折内固定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中药组35例、对照组35例。中药组术后使用中药预防血栓,对照组术后使用低分子肝素钙抗凝。术后第2天和第8天进行凝血4项、D-二聚体(D-dimer)和下肢彩超等检查,选取其中的纤维蛋白原(FIB)、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和D-dimer进行用药前后比较。并通过临床检查和下肢彩超判断有无血栓形成。结果对照组术后1例患者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2组PT均较本组用药前下降(P<0.05);中药组D-dimer较本组用药前下降(P<0.05)。结论单纯应用中药预防骨科大手术后的深静脉血栓有一定可行性。  相似文献   
45.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研究八珍汤治疗术后贫血的作用机制,为其临床应用提供参考。方法:通过检索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获得八珍汤中人参、白术、茯苓、甘草、熟地黄、当归、白芍、川芎的主要化学成分及靶点;通过检索GeneCards、OMIM、TTD数据库获取术后贫血相关靶点;运用Perl语言和Venny软件得到共有靶点;采用Cytoscape 3.7.0软件构建疾病-靶点-成分网络图;运用STRING 11.0在线网站分析共有靶点,得到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PPI)网络;运用R语言对共有靶点进行基因本体(GO)功能富集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富集。结果:八珍汤治疗术后贫血的主要有效成分为槲皮素、山柰酚、柚皮素、甘草查耳酮a,核心靶点为蛋白激酶B1 (Akt1)、白细胞介素-6 (IL-6)、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3 (MAPK3)、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 (VEGFA)、胱天蛋白酶3 (CASP3)等。八珍汤治疗术后贫血是通过调节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及其受体(AGE-RAGE)、磷脂腺肌醇3-激酶(PI3K)-Akt、MAPK等信号通路,调节细胞因子活性,促进细胞增殖来改善贫血症状。结论:八珍汤通过多靶点、多途径方式改善术后贫血,为临床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6.
目的 基于MRI探讨膝骨关节炎病人软骨损伤、半月板损伤、骨髓水肿及滑膜炎等常见损伤与疼痛程度的相关性。方法 纳入2018年9月至2021年1月于望京医院骨关节二科就诊的膝骨关节炎病人150例,近期均无外伤、疼痛明显加重,均行MRI检查。采用西安大略和麦克马斯特大学(Western Ontario and McMaster Universities,WOMAC)骨关节炎指数中的疼痛评分表示病人膝关节疼痛程度,与MRI检查中的各项关节损伤评分进行相关性分析,从而探讨膝骨关节炎病人疼痛的相关因素。结果 150例(100%)膝骨关节炎病人均有软骨损伤MRI表现,136例(90.67%)有骨髓水肿影像学表现及明显阳性体征,65例(43.33%)MRI示有半月板损伤但仅有14例病人有相应临床表现,50例病人(33.33%)有滑膜炎影像学表现及临床症状。研究表明软骨损伤、骨髓水肿与关节疼痛呈中度相关(ρ=0.592、ρ=0.695),半月板损伤、滑膜炎与关节疼痛呈低度相关(ρ=0.388、ρ=0.452)。结论 膝骨关节炎病人的疼痛主要由软骨损伤、骨髓水肿导致,半月板损伤、滑膜炎亦与关节疼痛具有一定联系,临床工作者应合理使用MRI检查,明确膝关节疼痛病因,制定科学合理的治疗计划。  相似文献   
47.
肖龙文  桑志成 《中国骨伤》2023,36(6):525-531
目的:探讨骨髓水肿与重度膝骨关节炎病理改变及症状体征的关系。方法:自2020年1月至2021年3月于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骨关节科就诊已行膝关节MRI检查的重度膝骨关节炎患者160例。合并骨髓水肿患者80例为病例组,男12例,女68例,年龄51~80(66.58±8.10)岁,病程5~40(15.61±9.25)个月,身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21.81~34.70(27.79±3.00) kg·m-2;不合并骨髓水肿的患者80例为对照组,男15例,女65例,年龄50~80(67.82±8.05)岁,病程6~37(15.75±8.18)个月,BMI 21.39~34.46(28.26±3.13) kg·m-2。采用膝关节整体磁共振成像评分(whole oragan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score,WORMS)评价骨髓水肿程度,采用Kellgren-Lawrence (K-L)等级、Western Outario and McMaster大学骨关节炎指数评分(Western Ontario and McMaster University osteoarthritis index,WOMAC)评价膝骨关节炎病变程度,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WOMAC疼痛评分评价关节疼痛程度,采用压痛、叩击痛、关节肿胀度、关节活动度评分评价关节体征。比较两组患者K-L等级分布的差异探讨骨髓水肿与膝骨关节炎病变程度的关系;并进一步通过Spearman相关性分析病例组患者骨髓水肿WORMS评分与WOMAC指数、疼痛相关评分、体征相关评分的相关系数,以进一步探讨骨髓水肿与膝骨关节炎指数、关节疼痛症状、体征的关系。结果:病例组患者K-L等级Ⅳ级者占68.75%(55/80),对照组患者等级Ⅳ级者占52.50%(42/80),病例组中Ⅳ级患者所占比例高于对照组(χ2=4.425,P<0.05)。病例组患者骨髓水肿WORMS与膝骨关节炎WOMAC指数相关系数为强正相关(r=0.873>0.8,P<0.001),骨髓水肿WORMS与VAS相关系数r=0.752>0.5,与WOMAC量表疼痛评分相关系数r=0.650>0.5,为中度相关(P<0.001);骨髓水肿WORMS与叩击痛评分相关系数r=0.784>0.5,(P<0.001),为中度相关(P<0.05);骨髓水肿WORMS评分与压痛评分相关系数r=0.194<0.3、关节肿胀度评分相关系数r=0.259<0.3、关节活动度评分相关系数r=0.296<0.3,相关性极弱(P<0.05)。结论:膝骨关节炎病变越严重越容易引起骨髓水肿,同时骨髓水肿亦可加重膝骨关节炎病情;骨髓水肿可导致膝骨关节炎关节疼痛,叩击痛阳性体征,而压痛、关节肿胀、活动受限与骨髓水肿无明显相关。  相似文献   
48.
肖龙文  桑志成 《中国骨伤》2023,36(4):371-375
目的:探讨重度膝骨关节炎患者骨髓水肿与骨质疏松的关系。方法:采用非匹配型病例对照研究,自2020年1月至2021年3月收治已行膝关节MRI及双能X线吸收测定法(dualenergy X-ray absorptiometry,DXA)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检查的160例重度膝骨关节炎患者,其中合并骨髓水肿的患者80例为骨髓水肿组,不合并骨髓水肿的患者80例为无骨髓水肿组。骨髓水肿组男12例,女68例;年龄51~80(66.58±8.10)岁;病程5~40(15.61±9.25)个月;身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21.81~34.70(27.79±3.00) kg·m-2;Kellgren-Lawrence(K-L)分级,Ⅲ级25例,Ⅳ级55例。无骨髓水肿组男15例,女65例;年龄50~80 (67.82±8.05)岁;病程6~37(15.75±8.18)个月;BMI 21.39~34.46(28.26±3.13) kg·m-2;K-LⅢ级38例,Ⅳ级42例。采用膝关节整体磁共振成像评...  相似文献   
49.
在我国,中老年人膝骨关节炎的发病有向老龄化发展的趋势,而膝重度骨关节炎患者中,老年人居多,因条件限制及各种因素影响,部分患者不能进行膝关节置换手术,保守疗法也能取得一定的疗效。胡荫奇教授辨治风湿病主张辨证施治与辨病用药相结合,而风湿病与骨病在病因病机、疾病的发展过程及治疗上都存在一定的共同点,通过学习借鉴胡荫奇教授病证结合思路,临床应用于治疗膝重度骨关节炎取得了一定的疗效。从辨证求因、分证论治,重视药对使用及现代药理研究,病证结合、综合治疗及案例举隅4个方面加以总结分析。  相似文献   
50.
[目的] 建立(足母)外翻术后转移性跖骨痛足的有限元模型,探索足第1跖楔关节在矢状位的角度变化对前足跖骨头下的应力影响.[方法] 对(足母)外翻术后转移性跖骨痛患足进行CT扫描,利用VTK、Geomagic Studio 8.0、AN-SYS 13.0软件在计算机内构建右足三维有限元模型,静态直立加载人体重力,矢状位模拟第1跖楔关节角度分别在9°、12°、15°时,综合观察前足第1~5跖骨头下应力数值变化特点.[结果] 通过有限元方法对应力分析,第2、3、5跖骨头下Von Mises应力呈增大趋势,内侧籽骨应力逐渐减小,外侧籽骨应力先减小后增大,第4跖骨头下应力先增大后减小.[结论] 利用有限元分析方法研究第1跖楔关节对前足的应力影响,随着第1跖楔关节角度增加,前足外侧应力负荷有增大趋势.第1跖楔关节失稳可能是引起转移性跖骨痛发生的一个相关因素.临床医生对第1跖楔关节失稳应予以充分的重视,对于术前检查存在第1跖楔关节失稳,X线片有阳性表现的患者应向其交待术后出现转移性跖痛症的风险,并建议患者行跖楔关节融合术,以减少术后出现跖痛症的发生概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