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2篇
外科学   14篇
中国医学   2篇
  2023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1.
疼痛是需要监测的第五生命体征,术后疼痛不但影响各种生理功能,并且对手术结局亦有不良影响。同时随着人们对生活质量以及医疗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对术中与术后无痛的要求越来越高。但是目前临床上术后镇痛常用的非类固醇类抗炎药(NSAID)产生的副作用较多。COX-2特异性抑制剂(塞来昔布是其代表药物)目前已在欧美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和骨关节炎患者的慢性疼痛以及手术后的镇痛。本研究将通过随机对照临床试验评价COX-2特异性抑制剂联合镇痛泵对术后疼痛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变异髋臼初次全髋人工关节置换术中髋臼假体的正确放置位置及手术疗效。方法:对34例(38髋)接受全髋关节置换的髋臼变异的各类髋关节疾病进行术前设计,其中男20例,女14例,平均年龄56.1岁(2975岁)。股骨头坏死继发骨性关节炎15例(19髋),髋臼发育不良继发骨性关节炎12例,创伤性骨关节炎5例,髋关节融合术后1例,髋关节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后1例。结果:术后患者均获得随访,平均随访11个月(538个月)。根据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评定,优(>90分)12髋,良(8090分)23髋,尚可(7079分)3髋,失败0髋(<70分)。评定结果:术前Harris评分平均47.9分,术后平均90.3分。结论:对于髋臼解剖结构异常的髋关节疾病患者行全髋人工关节置换时,通过术前对髋臼正确位置的设计,使髋关节中心置于正确的位置上,既可简化术中操作的难度,又可以使臼杯假体得到牢固固定及良好的骨覆盖,有利于人工全髋关节的长期疗效。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全膝人工关节置换(TKR)术中股骨假体屈曲的原因及其对疗效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全膝人工关节置换手术123膝(78例),发现17膝股骨假体发生不同程度的屈曲,106膝无屈曲。比较股骨假体屈曲组和非屈曲组手术前后的HSS评分、膝关节活动范围和屈曲挛缩畸形等情况,并测量屈曲角(∠CAB)和屈曲距离(BC)。结果:∠CAB为7°~19°,平均11.3;°BC为2~4 mm,平均2.6 mm。经过平均38个月(15~50个月)的随访,HSS评分和膝关节活动范围,术前屈曲组与非屈曲组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术后屈曲组明显低于非屈曲组(P=0.01或P<0.01);术后均显著高于术前(P=0.02或P<0.01)。术后屈曲挛缩例数和角度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屈曲组明显多于和大于非屈曲组,两组术后与术前相比均有显著差异(屈曲组P<0.05,非屈曲组P<0.01),即各组术后屈曲挛缩均有明显改善。结论:在TKR术中发生股骨假体屈曲的主要原因是非水平安装、股骨后髁截骨量不足、前后髁屈曲位截骨和股骨后髁骨赘清除不彻底等,而股骨假体屈曲对TKR手术疗效的主要影响是增加术后膝关节屈曲挛缩发生率,造成伸膝功能障碍。  相似文献   
14.
股骨上端表面压应力和折弯应力的生物力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实体测试股骨上端生物力学分布情况,了解骨质极限应力状态,为临床工作积累更多经验.方法:选择60例新鲜中国人尸体骨股,去除表面肌肉、韧带等组织,供体年龄36~72岁,平均56.4岁,其中男性41根,女性19根,随机分为两组,分别在力学专业实验室以专业设备进行压应力和折弯应力的力学测试,搜集单位应力下各测点的受力值.结果:股骨上端耐受压应力的能力较耐受折弯应力强,压应力主要受力区域为股骨颈基底部内外侧和小粗隆截面内侧;折弯应力主要受力区域为股骨颈基底后侧以及小粗隆截面后侧.主要受力区域有较强的骨质强度,目前主流的粗隆骨折内固定物和人工股骨柄均以此为生物力学基础设计.结论:本研究结果显示的数据未查到既往文献报道,可以为内固定物和股骨柄改进提供资料.临床上需要针对试验结果选择合适的骨折内固定和人工股骨柄,更完善的数据结果需要远期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中医辨证施治对早期膝骨关节炎的疗效,观察关节软骨MRI在治疗前后的变化及意义。方法:早期膝骨关节炎患者60例,按Doll法分为2组。试验组32例40个关节,男6例,女26例;年龄43~65岁,平均为52.2岁。对照组28例33个关节,男5例,女23例;年龄42~65岁,平均54.4岁。试验组予中医辨证中药口服,对照组予塞来昔布及盐酸氨基葡萄糖口服,疗程为3个月,分别于治疗前及随访时予MR检查及膝骨关节炎严重性指数(ISOA)评分,观察关节承重区软骨的变化及评价治疗效果。结果:60例全部随访13~17个月,平均15.3个月。试验组膝关节MRI显示显效15个关节,有效17个关节,总有效率为80.0%;对照组显效8个关节,有效11个关节,总有效率为57.6%。试验组ISOA评分治疗后平均为(0.35±0.16)分,对照组ISOA评分治疗后平均为(3.68±0.18)分,经统计学分析,t=6.94,P〈0.05,故两组治疗后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中医辨证施治可以显著减缓或抑制早期膝骨关节炎的关节软骨退变,减轻膝骨关节炎的严重程度,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膝骨关节炎行关节镜清理术并发症的发生原因、转归及对策。方法自2008-02—2013-08对698例膝骨关节炎行关节镜清理术,分析其并发症发生的原因。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8~67个月,平均51.2个月。共42例发生并发症,发生率6.01%。其中关节积液肿胀9例,关节血肿5例,关节软骨损伤3例,器械断裂1例,隐神经髌下支损伤2例,滑膜疝2例,关节感染2例,术后疼痛加重行人工全膝关节置换6例,关节周围肌腱慢性炎症7例,关节活动受限3例,切口不愈合2例。42例均给予积极相应治疗,40例疗效满意。结论严格把握膝骨关节炎手术适应证,术前术中的正确诊断、熟练的手术操作和对并发症的及时正确处理是减少膝关节镜清理术并发症发生以及使其转归良好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与评价关节内注射玻璃酸钠、髋关节镜及全髋关节置换治疗不同严重程度髋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效果。方法:2004年6月至2008年8月收治髋关节骨性关节炎89例(105髋),男33例,女56例;年龄为30~72岁,平均51.8岁;病程3~360个月,平均58.7个月。所有患者均有髋痛及髋关节活动受限症状。依据髋关节骨性关节炎严重性指数评分(ISOA)及Kellgren-Lawrance(K-L)放射线分级标准进行分组治疗,对治疗前后的Harris评分进行分析。结果:随访时间3~58个月,依据Harris标准进行功能评分:轻度髋关节骨性关节炎放射线Ⅰ级患者术前平均(70.50±4.62)分,术后平均(91.75±4.01)分;Ⅱ级患者术前平均(70.15±3.79)分,术后平均(82.18±3.92)分。中度髋关节骨性关节炎放射线Ⅲ级患者术前平均(57.12±2.19)分,术后平均(89.94±1.13)分。重度髋关节骨性关节炎放射线分级Ⅳ级患者术前平均(48.63±2.21)分,术后平均(90.76±1.14)分;髋关节骨性关节炎非常严重放射线分级Ⅳ级患者术前平均(42.67±3.17)分,术后平均(91.97±2.24)分;极其严重放射线分级Ⅳ级患者术前平均(36.46±2.96)分,术后平均(82.69±1.19)分。各组治疗前后结果均有差异,治疗后评分升高。结论:通过髋关节骨性关节炎严重程度的分级,采用相对应的治疗方法,对轻、中、重度的髋关节骨性关节炎均可获得良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补肾除湿联合富血小板血浆(platelet-rich plasma,PRP)治疗早中期膝骨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KOA)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血清中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和Smad-1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5月至2022年4月收治的45例早中期KOA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30例,男12例,女18例;年龄43~69(57.3±6.5)岁;Kellgren-Lawrence (K-L)分级Ⅰ级8例,Ⅱ级13例,Ⅲ级9例;病程1.5~5.0(3.8±1.7)年;分别于1、3周时向患膝关节腔注射5 ml的PRP 1次,共2次。观察组15例,男7例,女8例;年龄45~70(56.7±6.2)岁;K-L分级Ⅰ级4例,Ⅱ级9例,Ⅲ级2例;病程1.8~5.7(4.0±1.8)年;注射PRP 5 ml,时间、次数与对照组相同,同时口服补肾除湿方水煎剂,每日1剂,共28剂。两组疗程均为4周。分别于治疗前后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和Lequesne MG评分评估患膝疼痛及关节功能改善情况。分别于治疗前、治疗结束后1 d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TGF-β1、Smad-1的含量,并观察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45例患者获得随访,时间26~30(28.0±0.6) d。治疗前两组VAS和膝关节Lequesne MG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结束后1 d,两组VAS和膝关节Lequesne MG评分均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结束后1 d,观察组VAS和膝关节Lequesne MG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结束后1 d,TGF-β1含量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治疗结束后1 d,观察组TGF-β1含量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结束后1 d的Smad-1含量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结束后1 d,观察组Smad-1含量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并发症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肾除湿联合关节腔注射PRP治疗早中期KOA疗效确切,优于单纯关节腔内注射PRP,并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患者血清TGF-β1水平,升高Smad-1水平,抑制炎症反应,促进软骨修复,这可能是补肾除湿联合PRP治疗KOA的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