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6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4篇
临床医学   5篇
外国民族医学   2篇
综合类   137篇
预防医学   3篇
中国医学   186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9篇
  2004年   32篇
  2003年   44篇
  2002年   24篇
  2001年   24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28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19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11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91.
张子和是我国金元四大医家之一 ,攻邪派宗师 ,是一个伟大的中医理论家、临床家和教育家。对中药方剂学的发展作出了较大的贡献。略述其学术观点 ,以期有益于今日方药学发展 ,以期对临床方药的应用有新的启迪。1 在继承中求创新张子和的代表著作《儒门事亲》共录方 44 1首 (不含《三消论》中 8方 ) ,开宗明义第一篇 ,即是“七方十剂绳墨订” ,是张子和论述方剂理论的重要文稿。明·李时珍《本草纲目》中 ,将子和所论作为七方十剂的主要文献收录 ,对后世方剂理论的发展影响颇大。张子和“七方”方剂分类法 ,远绍难内 ,近承无已 ,又受河间之影…  相似文献   
92.
章成之先生( 1 90 3~1 95 9年) ,字次公。江苏镇江人。早年攻读于上海中医专门学校,亲炙于丁甘仁、曹颖甫诸先生。在沪从事诊务,先后在上海中医专门学校、中国医学院、新中国医学院、苏州国医学校等处任教,对培养中医药人才作出贡献。建国后,曾在上海市卫生局直属中医门诊所应诊,其后应聘出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医顾问、中国医学科学院院务委员、北京医院中医科主任,并当选为第三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亚洲团结委员会委员。先生曾编著《药物学》四卷、《诊余抄》一集及医学论著数十篇,发表于多种医学杂志。《章次公医案》一书,由其学生…  相似文献   
93.
王咪咪 《中药材》2003,26(Z1):60-62
中国古老中医学的发展,首先就源于药物,在一般人们还不能懂得中医阴阳五行的基本的辨病辨证的时候,首先听说的便是"神农尝百草"的神话.由认识草药而认识了中医.从二千年前的<神农本草经>始,本草学逐渐演变成了一独立的学科,有了自己系统的分类,及从种植、采收、炮制、鉴别、配伍等完整的内容.自有文字记载的医书问世后,专门的本草学著作也有数百部之多了.丰富的本草学内容还不能完全从这些本草著作中反映出来,在地方志、佛道经、农林、民俗等多科著作中,都还包含相当的本草内容,尤其是各类非本草类医书中的本草内容,一构成了一独特的风景线,使之不断补充和完善着本草学的内容,紧跟并促进着本草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94.
“××五凤三年(西汉宣帝年号,即公元前5 5年)十二月庚戍病胸“(匈)”满、头痛(“”) ,××……”( 1 0 2 6)“……致医药所欲,闻命,幸甚、幸甚,……”( 1 1 38)“××病”( 1 1 49)5 .3 法医或兽医检验汉简这两类汉简数量也不多,但有两枚汉简所举案例都较为典型,其中属于法医检验的一枚原文即:“助茂秉刃伤大君头一所,男庶人吉助茂缚秉元夫与吉共杀,秉并使从兄梁杀秉子小男毋,砍杀秉妻。”( 2 2 2 )属于兽医检验的一枚汉简原文即:“神爵二年(汉宣帝年号,相当公元前60年)癸卯朔乙丑,悬泉厩佐广德敢言之。爰书:厩御千乘里畸利谨告曰:所保(…  相似文献   
95.
陈立夫先生关于复兴中医药学的谈话朱建平编者按陈立夫先生一贯关心、支持中医药的发展,自1972年任台湾中国医药学院董事长以来,台湾中医药事业有明显的发展。他从嗜爱中医药,进而研究中医药,且有独到见解。他认为易经是中医之理论渊源,主张“中医现代化”和“中...  相似文献   
96.
<正> 刘企向是清代康熙年间的小儿痘疹专家,陕西咸阳人。以往有关他的介绍很少,今简介其生平、著作,并重点谈谈他的《痘科药性诗余》一书。一、作者生平及著述:根据现存的刘氏著述,可以大致了解刘企向的简历。刘企向,字若政,又字梧村,号梧村闲叟,咸阳人。据其  相似文献   
97.
苏州国医医院是民国时期的官立中医院,率先采用统计列表方法,核实经方疗效,并制成多种表格。还实行了其他的创新举措,如大胆采用西医诊断、自编教材培训护士、建立规范的病历和医案、出版院刊等等。这些有益的探索,受到当时中医界和西医界部分著名人士的较高赞誉,也得到日本著名汉医学家的普遍肯定。民国时期,中医生存艰难。面对有种种优势的西医,苏州国医医院辟除门户之见,积极向西医学习,以期找到中医改革的理想之路。这种探索精神,值得肯定。  相似文献   
98.
几种道教丹药在唐代中医临床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外丹术是道教炼养方术之一,道教外丹术对唐代中医临床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外丹术所带来的砷、汞、铅以及合金化学所获得的实际产物在临床中的广泛运用,砷化合物如砒霜和雄黄,汞化合物如汞的氯化物和硫化物,铅化合物如铅丹、密陀僧、铅粉,合金化学产物如银汞合金等,均在唐代中医临床用药中发挥了较大的医疗效用,并且影响后世直至现代。  相似文献   
99.
卑惵考略     
国外医学界认为抑郁症有“Inappropriate Guilt”症状。国内中、西医学者在论述抑郁症时一般依据英文直接翻译为“自责自罪观念”或“过度的内疚感”等。国外学者普遍认为中医学中没有关于本病“过度的内疚感”这一症状或其他相关的论述和治疗。论述卑谍的源流、病因病机、治则、方药及类证鉴别等内容,表明中医学中已有较为完整的关于抑郁症“Inappropriate Guilt”症状的相关记载和治疗等内容。将这些内容整理成篇,供临床诊治抑郁症参考。  相似文献   
100.
宋·吴洪撰《脉赋解义》 ,该书久佚 ,今发现存于《诊脉须知》中。《诊脉须知》共 5卷 ,此乃书商辑成 ,内含多种宋代脉书。因吴仲广的脉书置于首卷 ,故其署名被误以为是《诊脉须知》全书的作者 ,且被误作明代人。与《诊脉须知》合刊的《诊脉要诀》3卷 ,经考为《察病指南》的更名书。明代还有两个与吴洪同名的医家 ,籍贯不同 ,且均未著脉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