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0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4篇
儿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7篇
口腔科学   177篇
临床医学   15篇
内科学   34篇
外科学   6篇
综合类   42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21篇
中国医学   7篇
肿瘤学   1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31篇
  2004年   26篇
  2003年   34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29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15篇
  1990年   16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14篇
  1987年   13篇
  1986年   18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311.
声波根管预备器械杀菌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声波器械根管内的杀菌作用.方法:将36个根管预备至80^#,根尖孔封闭和2/3牙根包埋的离体前牙,随机分为蒸馏水组和次氯酸钠组.将已知细菌浓度的变形链球菌(Ingbritt)、粘性放线菌(ATCC 19246)和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 25923)菌液分别置于根管内,分组加入蒸馏水和次氯酸钠.用声波器械处理根管1、2、3、4、5和6 min,取样、细菌培养后,计数,行前后细菌存活率比较,通过x2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比较不同成分冲洗液对杀菌作用的影响.结果:蒸馏水组,随声波器械处理时间的增加,细菌存活率逐渐下降.到6 min后,仍可见细菌菌落的生长.次氯酸钠组,细菌的存活率明显降低.至3 min后,琼脂平板已未见细菌菌落的生长.1 min和2min,次氯酸钠组和蒸馏水组的细菌存活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声波器械本身的杀菌作用是有限的,结合低浓度次氯酸钠溶液作为冲洗剂可以获得良好的根管杀菌效果.  相似文献   
312.
3种脱敏剂封闭牙本质小管的扫描电镜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比较3种脱敏剂封闭牙本质小管的效果。方法:新鲜离体正畸牙48颗,随机分为4组(3组为实验组,1组为对照组),分别用Systemp脱敏剂(A组)、Seal&protectTM脱敏剂(B组)、Gluma脱敏剂(C组)对实验组暴露的牙本质表面进行处理。然后劈开离体牙处理面,用扫描电镜分别对牙本质表面和剖面进行观察,在组间进行即刻和3个月后(模拟)效果的比较,并与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3种脱敏剂均在牙本质表面形成封闭,A组和B组还在牙本质小管内形成“树脂突”样结构,且A组较深,而C组没有“树脂突”形成。结论:3种脱敏剂都能取得封闭牙本质小管的效果,Systemp较另两者的封闭性/耐久性可能更佳。  相似文献   
313.
5种冲洗剂组合对前牙直根管清洁效果的比较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的:比较5种冲洗剂组合对前牙直根管的清洁效果。方法:25颗离体直根管前牙,随机分为5组,不锈钢K锉常规法预备根管.应用5种冲洗剂组合进行冲洗。第1组:根管器械预备期间和预备结束后依次用1%NaOCl和3%H2O2冲洗;第2组:根管器械预备期间用1%NaOCl冲洗,预备结束后用17%EDTA冲洗;第3组:根管器械预备期间和预备结束后依次用1%NaOCl和17%EDTA冲洗:第4组:根管器械预备期间依次用17%EDTA和1%NaOCl冲洗,器械预备结束后用17%EDTA冲洗;第5组:根管器械预备期间依次用17%EDTA、1%Triton X-100(表面活性剂)和1%NaOCl冲洗.器械预备结束后用17%EDTA冲洗。每组冲洗剂剂量和冲洗时间均为22ml和7min。将牙纵劈后进行扫描电镜观察。结果:第1组,根管壁上见典型玷污层结构和大量杂质和残屑。第2组在根管冠、中1/3能部分去除玷污层.根尖1/3残留大量玷污层。第3组虽然能有效去除玷污层.但会引起牙本质小管中度腐蚀。第5组在根管冠、中1/3能部分去除玷污层,但根管壁上黏着大量杂质和残屑.此外还存在重度腐蚀现象。第4组根管清洁效果最好,且对牙本质小管无腐蚀性。结论:在严格控制冲洗时间和顺序的情况下,联合应用17%EDTA和1%NaOCl能有效去除玷污层.且不会腐蚀牙本质小管。  相似文献   
314.
幽门螺旋杆菌在口腔扁平苔藓发病中的意义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5  
为了探索口腔扁平苔藓(OLP)与系统疾病的关系,本研究以系统因素中的消化系统为背景,应用PCR技术对90例OLP患者进行了幽门螺旋杆菌(HP)检测,结果显示,在90例OLP患者中,其中60例表现为口腔粘膜损害区HP阳性,与正常组相比具有高度显著性差异(P〈0.01);对其中45例OLP患者作胃镜检查并进行为区胃粘膜的HP检测,发现45例OLP患者均患有不同程度与类型的慢性胃炎,且HP检出率与下沉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