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0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4篇
儿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7篇
口腔科学   177篇
临床医学   15篇
内科学   34篇
外科学   6篇
综合类   42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21篇
中国医学   7篇
肿瘤学   1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31篇
  2004年   26篇
  2003年   34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29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15篇
  1990年   16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14篇
  1987年   13篇
  1986年   18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01.
目的:观测分析釉基质蛋白治疗牙周骨下袋缺损前后拍摄的数字化标准系列X线片,以评估釉基质蛋白促进形成牙周硬组织的能力。方法:选择2000-01/2002-01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口腔内科收治的无全身系统性疾病的慢性牙周炎患者24例,共40个牙位。按照牙位随机分为3组,釉基质蛋白组17个牙位,空白对照组13个牙位,甲壳素膜组10个牙位。各组患者在患牙区行改良Widman翻瓣术,釉基质蛋白组骨缺损区根面放置含釉基质蛋白的甲壳素膜,甲壳素膜组放置甲壳素膜,空白对照组不放任何材料仅做术区清创。各组分别于术前和术后6个月测定数字化X影像指标:釉牙骨质界到牙槽嵴顶的距离、釉牙骨质界到骨缺损底部的距离、牙槽嵴顶到骨缺损底部的距离。所有测量值的单位均由Cygnus系统的默认值换算为mm。结果:实验纳入40个牙位,全部进入结果分析。各组各项指标治疗前与治疗后6个月差值的比较:与釉基质蛋白组比较,甲壳素膜组和空白对照组治疗前后釉牙骨质界到牙槽嵴顶的距离差值均有所升高[(0.13±0.28),(0.20±0.41),(0.20±0.35)mm],釉牙骨质界到骨缺损底部的距离、牙槽嵴顶到骨缺损底部的距离差值均明显下降[(1.40±1.16),(0.35±0.56),(0.61±0.72)mm,P<0.05;(1.53±1.17),(0.55±0.79),(0.81±0.76)mm;P<0.01]。结论:釉基质蛋白治疗能够使骨缺损区的骨质修复量及骨缺损深度明显减少,可显著促进牙周骨组织的再生,充分显示了釉基质蛋白治疗牙周骨下袋缺损的优势。  相似文献   
102.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ngiotensin-converting enzyme inhibitor,简称ACEI)是一类具有多种药理作用的药物。1977年,Ondetti和Cushmon发现了卡托普利,80年又相继发现了其衍生物依那普利,使ACEI的应用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在心血管疾病中,  相似文献   
103.
再生障碍性贫血(简称再障)中的少数病例可转为急性白血病,兹将我院1例再障于2年后转化为急性粒细胞白血病报道如下。陈××,女,34岁,住院号289640。因头晕、乏力、脸色苍黄1年于1988年5月30日入院。否认药物过敏史及有机化学如苯类接触史。体检:体温  相似文献   
104.
根尖囊肿是颌骨中最常见的囊性病变,据文献记载占颌骨囊肿的58%,多发生于成年人,10岁以内罕见。囊肿发生于上颌骨多于下颌骨。治疗方法常用手术摘除,而药物保守治疗,文献报道不多。我科于1986年起应用碘酚作药物保守治疗,取得较为满意的效果,现作一初步报告:  相似文献   
105.
肝硬化终末期常并发肾功能的异常,例如肝肾综合征和水盐代谢紊乱。肝病时常可有肾小球形态与功能的变化。既往较注重肝硬化时肾小管的病变,而忽视了肾小球的变化。自1965年广泛开展肾活检以来经光镜、电镜与免疫荧光染色检测,对肝病时肾小球变化有了进一步的认识。病毒性肝炎、感染性疾病、血管炎,红斑狼疮和冷球蛋白血症均可伴有肝和肾小球的病变。在肝硬化伴有肾小球损害的病例中,大多显示系膜IgA沉积,少数为其它免疫球蛋白和C_3的沉积。这些病理改变称为肝硬化肾小球肾炎(Cirrhotic gomerulonephritis,简称CGN)。一、命名自1946年Baxter首先描述肝硬化患者肾小球形态学改变后,早期研究是以尸检为基础的。Horn、  相似文献   
106.
他汀类药物非降脂作用的再认识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他汀类药物作为可以改善心血管病患者预后的降脂药物,因其能够在心肌梗死及急性冠脉综合征中发挥稳定斑块的作用,在临床上正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新近认为,动脉粥样硬化是一种慢性炎症反应,其发生与发展同内皮功能紊乱、炎症与粘附因子的释放、血小板及凝血功能紊乱等病理过程相关。随着循证医学的发展,他汀类药物的非降脂作用正日益受到重视。  相似文献   
107.
他汀类药物非降脂作用的再认识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他汀类药物作为可以改善心血管病患者预后的降脂药物,因其能够在心肌梗死及急性冠脉综合征中发挥稳定斑块的作用,在临床上正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相似文献   
108.
目的:获得抗黏性放线菌Ⅰ型菌毛单抗特异性单链抗体.方法:从抗黏性放线菌Ⅰ型菌毛蛋白杂交瘤细胞系(mAB CM)中分离总RNA,经RT-PCR体外扩增重、轻链可变区基因,通过一连接肽拼接形成ScFv基因,经菌毛蛋白抗原亲和筛选出特异性阳性克隆进行核苷酸序列测定及氨基酸序列推导.结果:所构建的单链抗体基因为拼接正确的VH-Linker-VL结构,无错义及移码读框,且含有编码(Gly4Ser)3的连接肽基因及维持抗体结构所必需的半胱氨酸残基.结论: 所构建的单链抗体为VH-Linker-VL结构,含有连接肽基因和半胱氨酸残基,具有单链抗体特征.  相似文献   
109.
牙周甲硝唑药膜的临床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可吸收聚乙烯醇(PVA)为载体,以甲唑为主药制成甲硝唑药膜,直接置于牙周袋或冠周的龈袋中,治疗牙周脓肿、牙周炎、冠周炎共116例,结果显效54.31%、有效34.48%。甲硝唑药膜通过药物缓释来控制龈下细菌、消除炎症,使用方便,无副作用,这是一种简单、有效、安全、可靠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10.
口腔白念珠菌基因型分析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 研究不同口腔黏膜病白念珠菌分离株的基因型特点。方法 采用计算机系统辅助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PD)分析,对健康人和黏膜病患者口腔的38株念珠菌菌株进行基因分型。结果 38株菌株中36株被鉴定为白念菌,其余2株为热带念珠菌。白念菌RAPD分析共出现21种RAPD带型。扁平苔藓组与口腔念珠菌病组间白念致病菌RAPD指纹图无明显相似性。结论 不同基因型白念菌的定植可能与口腔黏膜病的种类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