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0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3篇
儿科学   3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10篇
内科学   3篇
特种医学   17篇
外科学   169篇
综合类   90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12篇
中国医学   14篇
肿瘤学   9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49篇
  2004年   43篇
  2003年   29篇
  2002年   29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40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81.
全髋关节置换术远期随访190例报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作者报告了190例(196髋)骨水泥固定全髋关节置换术的远期随访结果。本组病例平均随访8.7年。本次随访资料与同组随访期4年的资料比较,手术近中期疗效满意。根据Harris髋关节评定标准,平均得分从85分降至78.4分,手术翻修率从6.84%上升到14.73%。假体失败手术翻修的主要原因是:松动与假体柄断裂。本次随访显示手术近期失败原因主要与骨水泥固定技术有关,而在中期失败的原因主要与骨水泥副作用有关。本次随访资料进一步证实对年龄较大病例采用骨水泥固定确是一个良好的方法。  相似文献   
82.
目的运用形态计量学的方法,观察在动物体内雄激素(十一酸睾酮)对老年大鼠骨的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理。方法23月龄Wistar雄性大鼠20只,随机分为治疗组、空白对照组,每组10只;3月龄Wistar雄性大鼠10只为青年对照组;治疗组用药1个月后取材,并在取材前第13天、第3天行四环素标记,取左侧胫骨近段、第四腰椎在VIDAS图像分析系统下作骨组织形态计量学参数测定。结果与青年组比较,空白组大鼠骨小梁骨量减少,骨形成及骨吸收参数均降低,骨矿化降低,提示低转换型骨质疏松代谢模式的发生;与空白组比较,治疗组大鼠骨形成指标、骨吸收指标及骨矿化指标均有增加,其中骨形成大于骨吸收。结论雄激素能够促进骨形成及骨转换、增加骨量、改善骨结构、增加骨强度。  相似文献   
83.
当今对髋关节关节炎的处理虽有很大的进展,但其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发病率并不太高,比下肢其它关节的发病率要低。在髋关节成形术中,类风湿性关节炎只占6%~15%,这并不说明髋关节的类风湿性关节炎较次要。痛性类风湿性髋关节炎往往是一个很严重的关节病,髋关节疼痛...  相似文献   
84.
30只家兔随机分为5组。两侧髂骨各钻一个直径为6mm、深为2mm的孔。左侧孔内植入二枚氧化铝材料作为实验侧,右侧孔内不放置任何材料作为自身对照侧。术后10、20、40、60和90天处死家兔。用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测定两侧髂骨的铝、钙和磷元素含量。结果表明,所有实验侧髂骨的铝元素含量均高于相应的自身对照侧,其中10、40、60天的实验侧显著地高于相应的自身对照侧(P<0.05),提示假体中的铝元素释放至骨组织中。10和20天实验侧髂骨的钙和磷元素含量分别显著地低于相应的自身对照侧(P<0.05~0.001)。说明假体释放的铝在植入早期会干扰局部骨的钙、磷代谢并延迟骨的矿化  相似文献   
85.
非透视下椎弓根螺钉置入方法的评论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本刊上期发表了《高龄转子间人工股骨头置换相关问题》一文 ,现刊出杨庆铭教授的评论。另外 ,本期的综述《人工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及《AO动力髋螺钉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不同固定方法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Gamma钉内固定治疗老年人股骨转子间骨折》、《塑形钢板和T形石膏在股骨转子部骨折治疗中的应用》等论文对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治疗方法提出了看法 ,希望广大读者能科学地对这一问题进一步展开讨论。  相似文献   
86.
重组人骨保护素对体外培养兔破骨细胞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观察重组人骨保护素(recombinanthumanosteoprotegerin,rhOPG)对体外培养兔破骨细胞(osteoclast,OC)生存和功能的影响。方法将rhOPG用于干预从新生兔分离出的OC,于干预后1、3、7d取细胞玻片、皮质骨片进行HE、Giemsa、甲苯胺蓝染色,并观察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RAP)染色阳性细胞和骨片吸收陷窝,扫描电镜进一步观察吸收陷窝形态。结果分离培养的兔OC多核形态明显;rhOPG对TRAP阳性OC生存的影响,1、3d结果差别不明显,7d的结果差异有显著性(P<0.05);rhOPG能够明显地抑制OC在骨片上形成吸收陷窝,三个时点计数结果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结论rhOPG可明显地抑制体外培养兔OC的骨吸收功能。  相似文献   
87.
CT引导下经皮关节周围骨样骨瘤旋切术11例临床报告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Xu JQ  Zhang WB  Shen CW  Ding XY  Lu Y 《中华外科杂志》2005,43(16):1063-1065
目的探讨在CT引导下经皮旋切关节周围骨样骨瘤的治疗方法。方法2003年2月至12月,共收治11例关节周围小病灶(直径6~11mm,平均8.7mm);其中男性7例,女性4例;年龄14~32岁,平均19.3岁。其中股骨近端6例、髋臼区4例,肱骨头内1例。首先对整个瘤巢采用2mm薄层扫描,选择穿过瘤巢中心的层面,以克氏针钻入,定位瘤巢中心,在套筒保护下用环钻沿导引针将整个瘤巢切除。CT扫描复查确定是否已将整个瘤巢切除,并将所取出组织送病理检查。结果其中9例取出的病变组织经病理证实为骨样骨瘤,1例为纤维组织,1例为结核。被病理证实的9例骨样骨瘤患者手术后次日症状缓解,无明显手术并发症发生。随访8-18个月(平均15.2个月),患者症状完全缓解,无1例复发。结论CT引导下,经皮旋切关节周围骨样骨瘤的治疗方法,简便、安全、恢复快。  相似文献   
88.
非骨水泥型人工双极股骨头置换术后中期随访结果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观察新一代的非骨水泥型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的中期疗效。方法 用长入式非骨水泥型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股骨颈骨折46例和股骨头无菌性坏死3例,随访时间平均4年(1年~6年1个月)。临床随访根据改良式Harris评分方法来比较效果的好坏。结果 术后获随访的33例患者Harris评分平均为97分,优良率97%。94%的患者无需止痛治疗,70%的患者患骸功能良好。40%的患者术后患侧下肢有明显肿胀,并伴发热。无一例髋关节脱位和假体周围再骨折。结论 非骨水泥型双极股骨头置换术术后早中期效果良好,固定牢靠。双极股骨头置换术手术简便,组织损伤少,可能是术后髋痛发生率很低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89.
胫骨平台骨折的治疗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本文综述了胫骨平台骨折的Schatzker分类、现代治疗概念及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90.
作者取5具小儿新鲜尸体,10个肘关节进行实验,并试以生物力学观点求证骨折端旋转和肘内翻的关系.指出在肱骨髁上骨折复位时旋转未予以纠正,则在一定条件下可引起骨折远端的内侧倾例,而造成肘内翻畸形;但在另一些条件下可引起相反的结果.作者认为只有复位正确,加上前臂置于一定的位置,足以有效地防止肘内翻或肘外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