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1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4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0篇
临床医学   46篇
内科学   73篇
皮肤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8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21篇
预防医学   17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31篇
中国医学   10篇
肿瘤学   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6篇
  2011年   29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27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4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1.
目的探讨乌司他丁对急性肝衰竭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4例急性肝衰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于入选当天开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乌司他丁,所有患者均测定治疗前及治疗后第1、3和7天的血小板计数(PLT)、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及D二聚体(D-D)。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凝血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对照组治疗后第3天和第7天PLT和FIB均明显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治疗组上述指标的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且治疗后第7天又恢复至治疗前水平。与对照组同期比较,治疗组PLT和FIB均有增高,PT、APTT均缩短,D-D下降,其中治疗后第7天上述指标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乌司他丁可改善急性肝衰竭患者的凝血功能,减少DIC和MODS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替诺福韦抗病毒感染最新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替诺福韦是一种核苷酸类逆转录酶抑制剂,对人免疫缺陷病毒(HIV)和乙型肝炎病毒(HBV)均有良好的抑制作用,临床应用广泛。本文综述替诺福韦在HIV抗逆转录病毒治疗、暴露前预防和HBV治疗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旨在为临床诊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杨柏帅  袁敏 《肝脏》2023,(3):279-281
肝细胞癌(HCC)在全球范围内发病率逐年上升,已成为肿瘤相关致死原因第4位。影像引导介入治疗在HCC的治疗中发挥着主要作用。射频消融(RFA)是HCC早期的重要治疗手段,经动脉化疗栓塞(TACE)是中期HCC的标准治疗。其他局部消融技术如:微波消融(WMA)、冷冻消融(CRYO)和不可逆电穿孔(IRE)及经动脉治疗如:经动脉栓塞(TAE)、药物洗脱微球经动脉化疗栓塞(DTACE)、肝动脉灌注化疗(HAIC)和选择性内放射治疗(SIRT)也已得到广泛应用。我们总结了HCC介入治疗的研究成果,探讨患者选择和治疗决策的优化,分析联合全身治疗的方案及预期效果,并展望了未来探索方向,明确介入治疗在HCC治疗中的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14.
林文  欧强 《基层医学论坛》2008,12(4):126-127
目的探讨人工肝血浆置换(PE)治疗对慢性乙型重型肝炎患者凝血及纤溶指标的影响。方法应用日本Plasauto IQ免疫吸附机对25例慢性乙型重型肝炎患者进行32例次PE治疗,观察治疗前后凝血和纤溶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25例患者经PE治疗后,症状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表现为食欲增加、乏力改善、腹胀减轻、意识转清、尿量增多等;PE治疗后凝血酶原时间(PT)、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国际标准化比率(INR)、纤维蛋白原(FIB)较治疗前明显减少,差异有显著性(P<0.05或P<0.01)。结论PE能有效改善慢性重型肝炎患者凝血及纤溶功能。  相似文献   
15.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传染性较强,虽此病以轻症为主,但仍有一定病死率。尽管世界各国都采取相应措施,但COVID-19患者数量仍持续增加,疫情形势依然严峻,截至2月26日全国累计确诊78 191例,死亡2 718例。今后需要手术治疗的患者中难免会有COVID-19患者,外科医护及相关人员在积极救治患者的同时,自身防护也非常重要,应避免发生因手术导致医护交叉感染。为规范脊柱外科患者合并这一新发传染病的诊治,特制定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关于"脊柱外科患者合并COVID-19"的诊疗规范。  相似文献   
16.
HCV NS3蛋白酶及抑制剂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屈莉红  陈良  王介非 《肝脏》2007,12(3):203-205
丙型肝炎呈全球性流行,感染HCV后常呈慢性化,且易使病情进一步发展为肝硬化、肝功能衰竭或肝细胞癌,至今仍缺少理想的治疗药物和方案.HCV NS3蛋白酶在病毒体的成熟和复制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是近年来抗丙型肝炎药物研究的重要靶点.本文从NS3蛋白酶结构、功能及与NS4A的相互作用和抑制剂等几方面,介绍NS3蛋白酶及抑制剂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7.
卢水华  肖和平 《医药导报》2012,31(3):271-274
摘要艾滋病并发结核病已经成为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联合应用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HAART)与抗结核(ATB)治疗能改善艾滋病并发结核病患者的预后。但艾滋病并发结核病的治疗复杂,在药物种类、剂量和治疗时机选择及疗程制定等方面均面临诸多问题。针对性的评估疾病进程和风险、药物的相互作用和免疫重建炎症综合征的影响等,权衡利弊,并在积累临床资料的基础上提炼和总结经验,有助于做出恰当的决策。  相似文献   
18.
目的 使用分子线性探针杂交技术结合仪器法液体快速培养分析耐多药( multidrug resistant,MDR)及广泛耐药(extensively drug resistant,XDR)结核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MTB)的耐药基因和表型特征.方法 运用GenoType MTBDR试剂盒检测M/XDR-TB菌株中各耐药基因的突变位点及类型,平行用BD MGIT960系统检测所选菌株对一线及二线抗结核药物的敏感性.结果 (1)94株MDR-TB经MGIT960检测,乙胺丁醇(ethambutol,EMB)、阿米卡星(amikacin,AMK)、氧氟沙星(ofloxacin,OFX)及莫西沙星(moxifloxacin,MFX)的耐药率分别为36.2%、17.0%、54.3%和55.3%.XDR-TB检出率为13.8%.(2)以MGIT960药敏结果作为参考标准,94株MDR-TB中,GenoType MTBDRplus检测MTB对异烟肼(isoniazid,INH)、利福平(rifampin,RFP)耐药的符合率分别为86.2%和95.7%;GenoType MTBDRsl检测MTB对EMB、AMK、OFX及MFX耐药的敏感性分别为47.1%、81.3%、94.1%、94.2%;特异性分别为75.0%、98.7%、90.7%、92.9%.(3)rpoB基因突变中以S531L最多;INH耐药主要由katG基因发生突变导致,以S315T1类型居多;gyrA突变位点主要集中在第94位密码子.所测菌株中有23例为复合耐药,7例为未知突变.结论 M/XDR-TB中,INH、RFP、AMK、OFX及MFX耐药株大多分别是由katG、rpoB、rrs及gyrA突变导致,乙胺丁醇与embB之间的耐药关联性相对较低.GenoType MTBDR试剂盒检测M/XDR-TB敏感性和特异性较好,可以在未获得传统细菌表型药敏结果前指导临床用药治疗.  相似文献   
19.
丙型肝炎病毒(HCV)是引起慢性肝炎的主要原因,已成为主要的公共卫生问题,估计全球现有感染者达1.8亿。数据显示,HCV感染相关死亡率在未来20年会继续上升。  相似文献   
20.
为了解上海部分地区未经高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HAABT)的HIV感染者HIV-1耐药突变的分子流行病学,笔者对14例在本中心就诊的HIV-1感染患者进行了基因型耐药检测和分析,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