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3篇
外科学   19篇
综合类   4篇
中国医学   19篇
  2021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1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31.
目的:观察密骨胶囊、健脾方对大鼠小肠、腓肠肌中维生素D受体(vitamin D receptor,VDR)mRNA表达的影响,探讨补肾、健脾不同功效的中药复方,是否对机体不同组织器官VDR mRNA的表达存在一定选择性。方法:复制切卵大鼠骨质疏松模型,随机分为假切组、模型组、密骨胶囊组和健脾方组,术后12周开始灌胃,灌胃12周后取材。测定骨密度、子宫重量、腓肠肌重/体重,同时对大鼠小肠、腓肠肌中VDR mRNA进行半定量。结果:密骨胶囊能提高切卵大鼠骨密度(P〈0.05),提高腓肠肌重/体重(P〈0.05),上调小肠和腓肠肌中VDR mRNA的表达(P〈0.01);健脾方能维持大鼠骨密度(P〉0.05),上调腓肠肌中VDR mRNA的表达(P〈0.01);密骨胶囊、健脾方均无增加子宫重量作用。结论:密骨胶囊和健脾方能通过上调切卵大鼠小肠和腓肠肌中VDR mRNA的表达,而起到治疗骨质疏松症的作用。  相似文献   
32.
疼痛是所有腰腿痛病例共同的临床症状,但疼痛的病因、病理、部位(范围或区域)、强度、性质、演变情况、影响因素与伴随症状等具有一定的特点与规律。这些差异既是特定疾病临床诊断的首要依据,也是鉴别诊断的重要线索。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诊断的前提是一系列的排他诊断,掌握一些类症鉴别诊断的思路与方法,将有助于该病的诊断与鉴别。  相似文献   
33.
腰椎间盘突出症腰腿痛与腰椎功能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腰腿痛与腰椎功能障碍的相关性,以有助于有效治疗。方法将全部入组病例98例随机分成治疗组(n=53)与对照组(n=45),分别局部单穴电针与常规取穴电针治疗(共8次),采用SF—MPQ和改良ODI量表分别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腰腿痛与腰椎功能进行连续动态测量(共9次)。结果治疗前SF—MPQ与ODI间没有相关性(P〉0.1),但自首次治疗后两者间具有相关性(P〈0.001)。结论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腰腿痛与腰椎功能障碍的相关性与病情有关,疼痛是急性期患者的主要矛盾;局部单穴电针较常规取穴电针对腰椎间盘突出症具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34.
不同取穴电针对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功能的康复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电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有效方法.方法:将全部入组98例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n=53)与对照组(n=45),采用改良Oswestry失能量表(ODI)对两组患者腰椎功能进行连续动态观测,治疗组采用局部单穴电针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取穴电针治疗,各组的电针参数与针刺频度一致.结果:首次治疗后两组ODI每次后续评分均较治疗前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01),且每个时间点两指标组间差异也分别具有显著性意义(P<0.001).结论:局部单穴电针疗法对腰椎间盘突出症较常规取穴电针有更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35.
目的:探寻电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IDH)腰腿痛的有效方法。方法:将全部入组98例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n=53)与对照组(n=45)。采用简化疼痛量表(SF-MPQ)对两组患者腰腿痛进行连续动态观测,治疗组采用局部单穴电针,对照组采用常规取穴电针,各组的电针参数与针刺频度一致。结果:首次治疗后两组SF-MPQ每次后续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显著性差异(P〈0.001),且每个时间点该指标组间也分别具有显著性差异(P〈0.001),各组SF-MPQ评分治疗后各时间点与首次治疗前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与常规取穴电针相比,局部单穴电针对LIDH腰腿痛具有更好的镇痛作用。  相似文献   
36.
目的:评价手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安全性、有效性,分析目前临床治疗现状。方法:检索PubMed、OVID、Cochrane图书馆、CBM、CNKI、VIP等数据库以及手工检索,共收集手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文献265篇,中文文献251篇,英文文献14篇,其中5篇符合纳入研究标准,全部为中文文献;Cochrane系统评价手册进行质量评价,并对5篇文献采用RevMan 4.2进行Meta分析。结果:纳入的5篇文献共736例患者。5篇文献的治愈率汇总合并OR为2.93,95%CI为[2.10,4.08];有效率汇总合并OR为3.99,95%CI为[2.47,6.44];手法对椎动脉型颈椎病的治愈率、有效率均明显优于其他疗法(除手法之外的治疗方法,如牵引、药物等)(P<0.01)。结论:目前所纳入研究结果显示手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安全、有效,手法对椎动脉型颈椎病的治愈率、有效率明显优于其他疗法;但由于纳入文献的数量有限且质量不是很高,结论尚不确定,因此需要多中心的临床随机对照且长时间随访的试验,进一步验证。  相似文献   
37.
腰椎间盘突出症非手术治疗规范化的思考与建议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腰椎间盘突出症为坐骨神经痛的常见病因,多种非手术治疗疗效满意,并在多国被推荐使用。非手术疗法的有效性与优势取决于如何被有效运用。为此,该文提出医患双方的积极态度、正规治疗方案与足够的治疗时间,以及多种疗法的程式化运用是规范该病非手术治疗的基本要求。  相似文献   
38.
基于“骨错缝、筋出槽”诊治椎间盘病症   总被引:7,自引:5,他引:2  
目前,包括颈椎和腰椎在内的椎间盘病症发病率居我国各种慢性难治性疾病的第8位。如何正确诊疗本病症,才能提高和稳定疗效、降低复发率是世界性医学难题。以往认为椎间盘变性、膨出或突出是引起椎间盘病症临床症状的主要原因,在这一理论指导下,现代临床也较多地针对椎间盘进行治疗。但是,这一理论并未获得充分的临床证据支持。根据椎间盘病症的临床特点,结合中医学认识,我们认为其发病的关键病机是“骨错缝、筋出槽、筋骨失和”。本文试从这一认识出发,探讨椎间盘病症诊治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39.
目的:探寻腰椎间盘突出症电针镇痛的有效方法,探讨其促循环作用机制。方法:将98例患者按入组先后随机分成治疗组(n=53)与对照组(n=45),观察电针前后疼痛程度以及外周血TXB2、6-K和T/K比值的变化,治疗组采用局部单穴电针,对照组采用常规取穴电针,各组的电针参数与针刺频度一致。结果:两组治疗后患者疼痛程度均明显减轻,但存在着组间差异;同时两组外周血TXB2和T/K比值均显著降低(P<0.01),而6-K则显著升高(P<0.01),各指标也存在着组间差异。结论:患者外周血TXB2、6-K和T/K比值可能参与LIDH发生、发展过程的调控,可作为疾病预后与临床疗效的观察指标之一;局部单穴电针对腰椎间盘突出症具有较好的镇痛作用,其作用机制与改善受累神经根微循环状况有关。  相似文献   
40.
石印玉教授为首批上海市名中医,在从事中医骨伤科临床、教学与科研工作的40余年里,坚持以传统中医药理论为主导,以现代西医学相关知识为依据,以临床研究为发展方向,充分继承并发扬了“石氏伤科”深厚的家学渊源与临床诊治特色,强调“十三科一理贯之”,在综合运用中医药多种疗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