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5篇
内科学   3篇
外科学   34篇
综合类   5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17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7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篇
  200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腰骶部多裂肌与腰椎间盘突出症关系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临床常见疾病,既往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多关注对椎间盘局部的治疗,如手术疗法及其他介入治疗等,但术后并发症及高复发率一直是相关专业领域内的难点问题。随着脊柱生物力学及解剖学的发展,对腰突症的研究也日益增多。研究者们发现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发病和转归与局部肌肉等软组织密不可分。而作为脊旁深层肌肉,多裂肌对腰椎椎体节段间的稳定性起到重要作用,其功能的异常可使腰椎的稳定性降低,而腰椎的慢性疾病也可导致多裂肌的萎缩。  相似文献   
62.
目的:比较柔肝和化痰中药复方对膝骨关节炎患者膝关节功能及关节液软骨寡聚基质蛋白浓度的影响及其安全性.方法:将61例符合要求的膝骨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Ⅰ组32例,Ⅱ组29例.Ⅰ组患者口服柔肝中药复方治疗,Ⅱ组口服化痰中药复方治疗.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4周后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患者膝关节液中软骨寡聚基质蛋白的浓度,并采用自拟的膝关节功能评分量表评定患者的膝关节功能,同时观察记录2组患者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①关节液COMP浓度测定结果.治疗前2组患者膝关节液中软骨寡聚基质蛋白浓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35±1.42) ng·mL-,(4.77±1.74)ng·mL-1,t=1.437,P=0.601];治疗后2组患者膝关节滑液中软骨寡聚基质蛋白浓度均降低[(4.21±1.66)ng·mL-1,(3.51±1.25)rig· mL-1],Ⅱ组降低程度更明显[(0.35±0.12)ng·mL-1,(1.05 ±0.09)ng·mL-1,t=4.024,P=0.038].②膝关节功能评定结果.治疗前2组患者膝关节功能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0.63±4.89)分,(19.94±4.92)分,t=1.458,P=0.546];治疗后2组患者膝关节功能评分均降低[(9.25±3.01)分,(9.13±2.83)分],2组治疗前后降低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0.54±4.15)分,(9.97±4.07)分,t=1.913,P=0.205].③不良反应评定结果.2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未发生与药物相关的不良反应.结论:与柔肝中药复方相比,化痰中药复方能更好地抑制膝骨关节炎患者软骨寡聚基质蛋白分泌,但二者改善膝关节功能的作用及其安全性相当.  相似文献   
63.
目的观察矫正颈椎"筋出槽骨错缝"手法治疗方案对颈性眩晕的远期临床疗效。方法选择30例颈性眩晕患者,运用矫正颈椎"筋出槽骨错缝"手法配合自我功法练功方案治疗,疗程为4周。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以及第8周、第12周、第24周、第36周和第52周观察眩晕残障程度(DHI)、颈椎活动度(CROM)以及颈性眩晕、颈痛(NRS)情况,并评价临床疗效。结果本研究共29例病例完成试验。经1个疗程的治疗,所有患者均获疗效。治疗前后比较,DHI功能、情绪、生理和总积分,以及NRS颈性眩晕、颈痛积分均明显减少(P0.001);治疗后(4周)至52周各观察时点之间上述各项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患者在治疗后颈椎活动度明显改善(P0.001),治疗后与第52周颈椎各方向活动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矫正颈椎"筋出槽骨错缝"手法治疗方案安全性较高,不仅能在短期内明显改善颈性眩晕患者的眩晕症状,并且可以保持长期疗效的稳定。  相似文献   
64.
整理古医籍及现代研究中有关膝骨关节炎的文献,分析其临床特点;认为膝骨关节炎属"本痿标痹,痹痿并存",宜从筋论治,内外兼顾.  相似文献   
65.
目的 利用网络药理学和小鼠C2C12肌细胞体外细胞实验,研究密骨胶囊治疗肌少症的主要活性成分和潜在作用机制。方法 从TCMSP等网络数据库对密骨胶囊的中药成分进行活性成分和主要靶点的收集,并从GeneCards等数据库中对肌少症的疾病基因进行搜索,交集预测密骨胶囊作用于肌少症的靶点和通路。体外实验对小鼠C2C12肌细胞进行培养及诱导分化。用密骨胶囊含药血清预处理细胞,再用TNF-??炎症因子进行刺激,造成肌细胞萎缩。免疫印迹法和聚合酶链式反应法证明其对肌细胞内NF-??B通路和AKT-mTOR通路中相关蛋白表达情况。结果 在密骨胶囊对肌肉的作用中,核心靶点为MTOR、ESR1、EGFR、SIRT1、CTNNB1、VEGFA、ALB、IL6、TP53、TNF、AKT1,可能干预HIF-1、AGE-RAGE、TNF、PI3K-AKT-mTOR等信号通路。密骨胶囊含药血清干预后C2C12肌细胞增粗,降低MuRF1 mRNA表达。免疫印迹实验结果中,密骨胶囊含药血清降低TNF-??刺激的Atrogin-1蛋白量,抑制i??b??磷酸化降解,减少蛋白降解。密骨胶囊含药血清减少TNF-??对p-AKT、p-4EBP1的抑制,增加蛋白合成。结论 通过网络药理学和体外实验验证,密骨胶囊可能对肌少症有防治作用。密骨胶囊抑制NF-??B通路,减缓肌蛋白降解。密骨胶囊激活AKT-mTOR通路,促进肌细胞内蛋白合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