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2篇
皮肤病学   1篇
综合类   2篇
中国医学   2篇
  2010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100例中心型肺癌支气管腔螺旋CT三维成像的形态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 探讨中心型肺癌支气管腔的形态变化。方法 对100例经病理证实的中心型肺癌行螺旋CT扫描,应用SSD方法对支气管三维成像。结果 支气管狭窄43例,呈鼠尾状、偏心状、串珠状和不规则状狭窄;支气管梗阻57例,呈截断性、斜状、不规则状梗阻和先狭窄后梗阻,狭窄和梗阻后支气管显影18例。结论 螺旋CT三维成像能良好地显示支气管腔的形态变化。  相似文献   
2.
风疹158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158例风疹的发病年龄、性别、临床症状及并发症等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3.
降糖1号治疗2型糖尿病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观察降糖1号对2型糖尿病疗效,78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降糖1号组(40例)和D860组(38例),观察治疗前后血糖变化及生活质量改善情况。结果:用降糖1号患者在降低血糖及提高生活质量方面均优于D860对照组。提示降糖1号在控制血糖、改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减轻、减少、延迟并发症的发生与发展方面,均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4.
3cm以下周围型肺癌肿瘤边缘的HRCT表现   总被引:14,自引:3,他引:14  
目的 探讨周围型小肺癌肿瘤边缘的HRCT表现特征。方法 对 40例直径 <3cm的周围型肺癌进行了HRCT扫描 ,重点分析肿瘤边缘CT表现。结果 本组 40例中 ,肿瘤边缘不光滑 3 4例 ,分叶征 3 5例 ,毛刺征 2 2例 ,小棘状突起 3 5例 ,胸膜凹陷征 3 1例 ,血管集束征 2 9例 ,锯齿征 12例 ,胸膜受侵 8例。结论 上述征象集中发生或大部发生对周围型小肺癌具有定性价值。  相似文献   
5.
胃肠道间质肿瘤组织发生的探讨   总被引:28,自引:0,他引:28  
Yang J  Li C  Wan Y 《中华病理学杂志》1997,26(3):144-146
目的探讨胃肠道间质肿瘤(gastrointestinalstromaltumor,GIST)的组织发生。方法对36例GIST进行组织学、组织化学及免疫组织化学观察。结果胃和大肠间质肿瘤呈间叶细胞表型,但光镜下观察到在15例发生于小肠的梭形细胞肿瘤中,瘤细胞之间存在着嗜酸性小体即丝团样纤维(skeinoidfiber,SF),Masson三色染色呈蓝色,PAS呈强阳性;免疫组化染色显示S-100蛋白阳性率为44.44%,desmin阳性率为8.33%,瘤细胞的免疫表达与其分化程度无关。结论胃和大肠的间质肿瘤免疫表型复杂,提示其起源与原始间叶细胞有关,而小肠间质肿瘤大多数为神经源性肿瘤。可能起源于肠壁内在神经丛的神经膜细胞或来自小肠的自律神经。  相似文献   
6.
7.
目的:研究中西医结合早期使用活血化瘀中药治疗急性脑出血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6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予脱水、降颅压等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120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早期加口服或鼻饲活血化瘀中药。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及治疗血肿、水肿、NIHSS评分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1.6%),明显高于对照组(60.0%),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血肿大小、水肿体积及NIHSS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显著改善(P〈0.05);治疗后治疗组在血肿水肿体积、NIHSS评分方面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临床验证中西医结合早期使用活血化瘀中药治疗急性脑出血,疗效确切,明显降低了病死率和致残率,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支撑植骨法在经侧后方入路脊减压术中治疗胸腰段严重骨折伴截瘫中对临床恢复的实用价值。方法:32 例患者经侧后方切口入路取出压迫脊髓的组织物(骨折碎块、椎间盘等)后,采用在病椎体上下椎体的下1/3和上1/3相对应的 椎体切取骨槽4.5cm×1.3cm×2.0cm,骨槽后缘距椎体后缘0.8cm。在髂骨切取长达5.5cm相应大小的植骨块。在直视下矫正畸形 植入骨块,牢固嵌实,防止脱出。结果:32例应用此植骨法治疗术后经X线片及CT片复查未见有后移的骨块及脊柱向后成角 加重,脊髓无压迫征象,其中22例患者神经功能荻完全或部分恢复。结论:支撑植骨法不但能起到植骨作用而且还能将压缩椎 体的高度增加,矫正脊柱后突畸形,由于在病椎体上下相邻椎体开槽植骨防止植骨块脱出,融合后增加了脊柱的稳定性,疗效 可靠。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