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4篇
  免费   19篇
耳鼻咽喉   1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8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78篇
内科学   14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67篇
外科学   18篇
综合类   107篇
预防医学   33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74篇
中国医学   27篇
肿瘤学   9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60篇
  2013年   55篇
  2012年   57篇
  2011年   56篇
  2010年   46篇
  2009年   45篇
  2008年   42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究整合素β1(integrin β1,ITGβ1)、人γ干扰素诱导蛋白16(interferon - inducible protein 16,IFI16)、转甲状腺素蛋白(transthyretin,TTR)血清水平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进展程度关联性及临床表达意义。 方法 选取2018年11月—2020年1月在攀枝花市中心医院住院分娩的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91例为研究组,另随机选取同期正常妊娠孕妇91例为对照组。对比两组血清ITGβ1、IFI16、TTR水平,采用Spearson秩相关分析血清各指标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进展程度的相关性,采用受试者工作(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分析探讨血清各指标对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妊娠结局的预测价值。 结果 研究组血清ITGβ1、IFI16水平高于对照组,血清TTR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进展程度与血清ITGβ1、IFI16水平呈正相关,与血清TTR水平呈负相关(P<0.05);血清ITGβ1>2.38 ng/ml、IFI16>24.39 ng/ml、TTR≤315.08 mg/L联合预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有无不良妊娠结局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arve,AUC)为0.861,大于各指标单一预测的AUC(0.782、0.813、0.790),联合预测的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80.00%、81.82%。 结论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血清ITGβ1、IFI16表达明显升高,血清TTR表达水平降低,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发生及病情进展程度密切相关,且能辅助临床预测患者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颅内段颈内动脉狭窄与眼部动脉血流状态及视网膜血管形态的相关性。

方法:选取2017-01/2018-06因疑似脑缺血来我院就诊的患者251例,根据颈内动脉狭窄程度分为无狭窄组(39例)、轻度狭窄组(80例)、中度狭窄组(83例)、重度狭窄组(49例)。比较四组患者眼部动脉血流动力学指标及视网膜血管管径,分析眼部血流参数与颅内段重度颈内动脉狭窄的相关性及诊断价值。

结果:重度狭窄组患者眼动脉(OA)、视网膜中央动脉(CRA)、睫状后动脉(PCA)的血管血流参数收缩峰流速(PSV)和舒张峰流速(EDV)均低于其他三组,且PSV、EDV与重度狭窄组患者颈内动脉狭窄率呈显著负相关,其中PCA PSV、PCA EDV对颅内段重度颈内动脉狭窄诊断最佳临界值分别为11.26、5.21cm/s。

结论:颅内段颈内动脉狭窄与眼部动脉PSV、EDV呈显著负相关,其中PCA PSV、PCA EDV对于颅内段颈内动脉狭窄最敏感。  相似文献   

3.
易万美 《西南国防医药》2013,(12):1362-1364
目的 研究危机管理在消毒供应中心优质服务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本院消毒供应中心共有26名工作人员,年龄18~50岁.2011年12月份共回收处理器械1218件(实施危机管理前),2012 年6月份共回收处理器械1224件(实施危机管理后),对两个时间段发生的风险事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采取危机管理措施后,与实施危机管理前相比较,风险事件从39起下降至14起(P<0.01),科室满意度从87%提高至97%(P<0.01),工作人员职业满意度评分从88.09±1.69提高至97.21±2.46(P<0.01).结论 消毒供应中心在提供优质服务中采用危机管理措施,可以明显提高工作效率,降低风险事件的发生,同时还可以提高工作人员的职业满意度,并提高医院其他科室工作人员对中心的满意度,有利于为中心营造出一个安全和谐的工作环境.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并评价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基因及rs1205基因多态性与脑梗死的相关性。方法将我院神经内科急诊室2012年1月~2013年8月收治的113例中老年脑梗死患者作为观察组,以同期113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通过免疫透射比浊法测定血清hs-CRP含量;以聚合酶链式反应(PCR)及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RFLP)方法测定rs1205基因的多态性;采用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量表评定神经功能。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的基因型频率与等位基因的分布趋势一致,差异不显著(P>0.05);重度患者的hs-CRP含量显著高于轻、中度两组(P<0.05);rs1205基因型与脑梗死病情程度未见相关性(P>0.05)。结论 hs-CRP含量与脑梗死患者病情密切相关,rs1205基因多态性与脑梗死发病之间未见相关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 β受体阻滞剂对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动周期信号混沌特征的影响。  方法 将用 β受体阻滞剂治疗的 2 3例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心动周期信号混沌特征参数与常规治疗组的心动周期信号混沌特征参数进行比较分析。 结果 β受体阻滞剂治疗组的心动周期信号混沌度参数 (Hrd、Hle、Hfd、Hcc)和总功率Tfp与常规治疗组相比显著增加 (P <0 0 5或P <0 0 1 ) ,功率谱参数Pvv、Pvr和Rvh较常规治疗组显著降低(P <0 0 5或P <0 0 1 ) ,但两组Phv和Phr相比差异无显著性 (P>0 0 5 )。 结论 β受体阻滞剂能显著提高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动周期信号的混沌度 ,降低交感神经活性 ,改善交感神经和迷走神经的平衡和心功能状态。  相似文献   
6.
摘要:β-受体阻断药作为经典的临床药物,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上世纪60年代,人们就已经致力于研究β-受体阻断药的应用。本文对近年来β-受体阻断药在心血管方面的一些疾病进行了详细的综述,并且添加了临床应用要点,进行了全面的梳理。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测定我院使用的14种市售抗菌药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标准菌株的体外抑菌浓度与美国临床和实验室标准协会(CLSI)标准比较,了解市售抗菌药抑菌作用的达标情况。方法:采用试管倍比稀释法测定药物的最低抑菌浓度。结果:有12种达标,2种超范围,其中克林霉素测定值为3.13μg/mL ,与 CLSI允许抑菌浓度范围(0.06~0.25μg/mL)比较存在较大差距;磺苄西林测定值为12.5μg/mL ,远高于同类抗菌药测定值。结论:此法可以作为市售抗菌药抑菌作用是否达标的监测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究米氮平治疗失眠症的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3年1月治疗失眠症状患者6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33例.对照组口服阿普唑仑.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米氮平,疗程均为4周.疗效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及夜间睡眠与日间睡眠时间比值进行评定并采用副反应量表(TESS)判定不良反应.结果 研究组总有效率为72.72%高于对照组45.4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两组患者PSQI评分,研究组评分治疗后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周后研究组TESS量表得分(4.04±0.88)分,对照组得分(3.89±1.07)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阿普唑仑与米氮平联合使用,有效快速控制失眠症状,同时不良反应亦不明显大于单药使用,适合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
为观察中药祛毒内服方口服、祛毒外用方熏洗坐浴,结合西药伐昔洛韦口服、重组人干扰素a-2b乳膏外用治疗肛周复发性生殖器疱疹的疗效,将90例肛周复发性生殖器疱疹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54例采用中药祛毒内服方口服、中药祛毒外用方熏洗坐浴,结合西药伐昔洛韦口服、重组人干扰素a-2b乳膏外用;对照组36例采用口服伐昔洛韦,外用重组人干扰素a-2b乳膏。结果显示,治疗组治愈38例,显效4例,有效4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85.2%;对照组治愈18例,显效6例,有效2例,无效10例,总有效率72.2%。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果表明,中西药综合治疗肛周复发性生殖器疱疹的疗效明显优于单纯西药治疗。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氨基末端B型利钠肽前体(N-terminal-pro-B-type natriuretic peptide,NT-proBNP)在诊断心源性胸腔积液中的临床价值。方法检索Pubmed、Embase、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收集利用NT-proBNP诊断心源性胸腔积液文献并提取数据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有15篇文献1892例研究对象纳入本次meta分析,分析结果显示NT-proBNP对心源性胸腔积液的综合诊断价值分别为:敏感度为0.91(95%CI:0.89,0.93),特异度为0.89(95%CI:0.87,0.90),阳性似然比为10.05(95%CI:6.34,15.94),阴性似然比为0.11(95%CI:0.08,0.17),诊断比值比为106.00(95%CI:50.89,220.79)。综合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为0.97。结论 NT-proBNP对心源性胸腔积液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