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20篇
综合类   1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30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5 毫秒
1.
目的:建立叠鞘石斛与药典收载品种金钗石斛,鼓槌石斛中石斛酚的高效液相色谱含量测定方法。方法:DiamonsilCl8(150mm×4.6mm,5μm)色谱柱,乙腈-0.5%冰醋酸(35:65)为流动相,检测波长280nm,流速1mg.mL-1,柱温30℃。结果:石斛酚在0.01228~0.2456mg.mL-1(r=0.9999)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为100.39%,RSD为2.17%。结论:本方法操作简单、快捷、重现性好、准确率高,可用于上述三种石斛中石斛酚的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2.
目的:揭示铁皮石斛优良种源杂交F_1代苗期多糖与生物碱含量变异规律,早期选择F_1代优良家系。方法:利用4个种源26个优良亲本设计得到26个交配组合,用苯酚-硫酸法与酸性染料比色法分别测定F_1代苗期总多糖与总生物碱含量,结合前期农艺性状研究结果,运用相关性分析和聚类分析方法筛选优良家系。结果:不同交配组合间多糖与生物碱含量差异极显著(P0.01),半同胞家系间多糖含量差异显著(P0.05),生物碱含量差异不显著,全同胞家系内多糖与生物碱变异显著小于半同胞家系;铁皮石斛苗期叶片数量与多糖含量,叶长宽比、根冠比与生物碱含量呈显著正相关关系;26个交配组合划分为5个类群,其中类群Ⅱ植株综合性状表现较好。结论:铁皮石斛F_1代优良家系选择时,应同时重视父母本的选择,在全同胞家系间选择比半同胞家系能获得更好的遗传增益与家系内稳定性;结合前期农艺性状成果,筛选出6个苗期优良家系(66×9,68×2,91×69,66×65,69×91,66×17),表现出苗高,茎粗且分枝少,叶片大而狭长,根系较发达,多糖含量高等特点,为后期选择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3.
铁皮石斛良种选育进展与对策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品种是中药材规范化栽培的源头,“十五”以来,随着铁皮石斛产业的快速发展,良种需求的增加,铁皮石斛品种选育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并取得了显著成效.文章系统地阐述了铁皮石斛种质资源收集与差异性评价、良种选育理论与实践、种苗组织培养与低碳高效生产、DNA分子标记与辅助育种等进展,分析了当前良种选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进一步开展良种选育的重点与关键.  相似文献   
4.
铁皮石斛人工栽培模式   总被引:25,自引:10,他引:15  
进入新世纪以来,铁皮石斛人工栽培产业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文章系统阐释了铁皮石斛设施仿生栽培、活树附生原生态栽培、林下原生态栽培、盆栽等系列栽培模式的技术要点和注意事项,为铁皮石斛产业发展与提升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铁皮石斛内生真菌对宿主组培苗生长与代谢成分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揭示初筛所得7株活树附生铁皮石斛内生真菌对宿主生长及代谢成分的影响,该研究观察测量了接菌与未接菌铁皮石斛组培苗形态特征与农艺性状,采用苯酚-硫酸法与热浸法测定组培苗茎总多糖含量与浸出物含量,柱前衍生HPLC分析茎多糖中单糖组成,HPLC分析茎醇溶性成分。研究表明,供试7个菌株可改变铁皮石斛组培苗茎节变紫进程,并影响茎糖类及醇溶性成分组成及含量积累,除DO34外均能促进组培苗生长与提高多糖含量,除DO12外均能促进甘露糖含量积累,DO18,DO19,DO120可促进醇溶性浸出物含量积累,综合生长及代谢成分多项指标筛选出DO14,DO18,DO19与DO120 4个优良菌株,为铁皮石斛内生真菌和宿主相互作用机制研究与微生物工程研究提供了菌种材料与研究基础。  相似文献   
6.
铁皮石斛悬崖附生栽培技术研究   总被引:9,自引:3,他引:6  
以铁皮石斛设施栽培投入大、药材功效不如野生等问题为导向,通过水分调控、崖壁坡度选择,研究悬崖附生铁皮石斛生长情况、农艺性状、产量、多糖及醇溶性浸出物含量.结果表明,将铁皮石斛附生于85 ~ 90°悬崖表面,在生长季节喷水1 ~2 h·d-1的条件下,即使在裸露的环境中,不用基质,不施肥料也能够较好的生长,获得较高的产量,其形态与悬崖上野生铁皮石斛无异;多糖与醇溶性浸出物含量显著高于设施基质栽培,并与萌蘖生理年龄密切相关,逆境有利于铁皮石斛多糖与醇溶性浸出物等功效成分的积累.  相似文献   
7.
石斛与铁皮石斛关系的本草考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通过历代"本草"有关"石斛"基原、产地与质量和性状描述的考证,根据"石斛生六安、温台为上""味甘,平……""股短""细实"或"中实"等稳定的产地分布与性状描述,认为历代"本草"所指的优质"石斛"主要指石斛属的"铁皮石斛Dendrobium catenatum(D.officinale)"与"霍山石斛D.houshanense"。针对铁皮石斛曾使用的D.candidum,D.officinale,D.catenatum 3个拉丁学名,通过名实考证,其学名应为D.catenatum,D.officinale为其后出同名,考虑到D.officinale已被广泛使用并约定成俗,建议将其作为保留名,并以"铁皮石斛"作为中文的通用名称。  相似文献   
8.
霍山石斛是名贵中药材,其多糖的抗肿瘤活性是中药资源领域的研究热点,该研究旨在探究霍山石斛多糖抗肿瘤活性的物质基础。实验以霍山石斛为原料,通过低盐溶液浸提和硫酸铵分级沉淀得到不同的霍山石斛蛋白组分,经SDS-PAGE电泳染色确定糖蛋白组分,再经DEAE离子柱和Sephadex凝胶柱进一步分离纯化糖蛋白组分,同时采用MTT比色法检测不同产物对人肝癌细胞Hep G2的毒活性;结果获得3种相对分子质量为22.5,19.8,15.6 k Da的糖蛋白组分RG1,RG2,RG3,测得三者复合物对Hep G2的IC50为534.23 mg·L-1,而组分RG1,RG2的IC50分别为432.96,413.91 mg·L-1,组分RG3对Hep G2无毒活性。总之,实验结果提示霍山石斛多糖抗肿瘤活性的物质基础之一是相对分子质量为22.5,19.8 k Da的2种糖蛋白组分,且具有协同效用。  相似文献   
9.
铁皮石斛产业化关键科学与技术的突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铁皮石斛繁殖难、种植难、产品单一等产业发展重大问题,通过铁皮石斛基因组学研究,明确铁皮石斛为二倍体、有38条染色体、28 910个蛋白编码基因及在转录组水平上的器官基因表达特异性,具有大量种子而种子没有胚乳、广泛生态适应性、多糖合成的基因调控机制,为铁皮石斛遗传工程育种和活性药用成分的开发利用提供了理论基础;攻克了结实难、发芽难等繁育难题,建立了组培快繁体系,实现种苗工厂化生产,奠定了铁皮石斛人工种植基础;建立了铁皮石斛育种体系,明确了重要经济性状的遗传变异规律,育成铁皮石斛系列专用品种(品系),解决了实生后代分离严重问题,支撑铁皮石斛产业升级;揭示了目标化合物动态变化规律、养分吸收机制,突破了栽培基质、光调控、精准采收等关键技术,建立了设施栽培、活树附生、岩壁附生、立体栽培、盆栽等系列栽培模式,实现种出铁皮石斛、种出好的铁皮石斛。  相似文献   
10.
齿瓣石斛的化学成分及其抗氧化活性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了解齿瓣石斛的化学成分,明确其功效的物质基础,为其开发利用提供依据.方法:运用硅胶、Rp-18(十八烷基硅烷)和凝胶柱色谱法分离纯化齿瓣石斛的化学成分,并根据其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结构.采用ABTS法对得到的酚酸类成分进行抗氧化活性筛选.结果:从齿瓣石斛的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9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2,3,4,9-四氢-1H-吡啶骈[3,4-b]吲哚-3-甲酸(1),脱氧胸腺嘧啶核苷(2),腺苷(3),N-反-对香豆酰酪胺(4),N-反-对阿魏酰酪胺(5),4-羟基-3-甲氧基苯甲醛(6),对羟基苯甲醛(7),3,4-二羟基苯甲酸甲酯(8)和4-羟基-3,5-二甲氧基苯甲酸(9)等9个化合物.其中化合物5有较好的清除抗氧化活性自由基(ABTS)的作用,其半数抑制率(IC50)为1.61 mmol·L-1;化合物9有较弱的清除抗氧化活性自由基(ABTS)的作用,其半数抑制率(IC50)为35.72 mmol·L-1.结论:所有化合物均为首次从齿瓣石斛中分离得到,其中化合物5和化合物9具有一定的抗氧化活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