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1篇
综合类   2篇
中国医学   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1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1.
目的:探讨益肺温阳贴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的临床疗效、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2年6月郑州市中医院肺病科收治的AECOPD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试验组各50例,对照组接受单纯西医治疗,试验组在接受西医治疗的基础上联合中药穴位贴敷治疗。记录并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炎性因子水平及不良反应。结果:试验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6.0%,48/50)与对照组(72.0%,36/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C反应蛋白、肿瘤坏死因子-α及白细胞介素-6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肺温阳贴联合西药治疗,可有效减轻炎症反应、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2.
"春夏养阳,秋冬养阴"首出于《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为顺应四时阴阳之气变动而采取的养生方法。基于现代社会普遍存在的"春夏不知养阳,秋冬不知养阴"的情况,结合对中医经典古籍的初步领悟和传统养生方法的切身体会,阐述"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机理及其在中医临床方面的应用。  相似文献   
3.
不明原因发热是指发热持续3周以上,口腔测温至少3次>38.3℃(或至少3次体温1天内波动大于1.2℃),经过至少1周在门诊或住院的系统全面的检查,仍不能确诊的一组疾病。不明原因发热病机以“虚、湿、热、郁”多因素错杂,其中正虚为发热之本,可责之气血阴阳亏虚,实证同时可见湿邪内阻、湿热胶结、气机郁滞等。治疗上应辨清“虚、湿、热、郁”之轻重,以扶正祛邪为大法,若湿、热、郁等实证为主,应化湿、清热、开郁为先,兼以固本补虚;若气血阴阳之本虚为主,应固本扶正为先,气虚应益气兼顾脾胃,血虚应养血益气,发热日久应兼顾阴液,阳虚应温阳以托邪外出,同时防治滋腻太过而化生湿、热、郁之邪。临床中应紧抓虚、湿、热、郁病机,辨证施治,使虚得补、湿得化、热得清、郁得开,方可收获疗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补肺活血中药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小鼠肺功能、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 用随机数字表法将60只小鼠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补肺活血中药组,每组20只。模型组、补肺活血中药组采用鼻腔滴入LPS加熏香烟的方法建立COPD小鼠动物模型,空白对照组经鼻腔滴入等量生理盐水。空白对照组、模型组于建立模型第1~22天灌服生理盐水0.2 m L/d;补肺活血中药组于建立模型第1~22天灌服补肺活血中药溶液0.82 g/kg,0.2 m L/d。对比各组肺功能指标[呼吸系统阻力(R)、主气道阻力(Rn)、呼吸系统弹力(E)、呼吸系统顺应性(C)],肺组织病理学变化,肺组织上清液中肿瘤坏死因子α (TNF-α),肺组织中免疫球蛋白A (IgA)、角质细胞生长因子(KGF)基因表达。结果 补肺活血中药组与模型组相比毛发较有光泽,躁动程度减轻,呼吸较均匀。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组R、Rn高,E、C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比较,补肺活血中药组R、Rn低,E、C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补肺活血中药组肺组织病理损伤较模型组减轻。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组肺...  相似文献   
5.
张洪春教授根据支气管扩张症患者免疫低下、气道黏液高分泌状态、细菌长期定植的特点,以调节免疫、杜绝生痰之源、廓清气道痰液、改善气流受限为切入点,结合其自身临床经验总结出支气管扩张症中医辨治方案。张教授将本病病程分为急性期、缓解期2个阶段;按照临床特征,分为“痰、热、毒、瘀、虚”5个病理状态,其中“虚”和“瘀”贯穿病程始终;治疗时需分期辨证,明辨虚实,未病先防,既病防变。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肺痿冲剂方和金水宝胶囊对特发性肺纤维化(IPF)患者生存率的影响. 方法 IPF患者2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0例,治疗组口服肺痿冲剂方,水煎服,每日1剂;对照组口服金水宝胶囊,每日3次,每次3粒.两组疗程均为6个月,6个月后进行随访,比较两组患者生存时间和生存率. 结果 治疗组平均生存(25.92±1.18)个月,对照组平均生存(25.41±2.50)个月.两组组间生存时间和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肺痿冲剂方或金水宝胶囊治疗IPF可能不能改善患者的长期预后.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常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阻肺)模型动物的易感基因差异,以优化选择造模动物。方法:在大鼠基因组数据库(RGD)检索人类、小鼠、大鼠等物种的基因组学数据,进行慢阻肺易感基因富集分析,通过Ensembl基因组数据库比较不同物种间基因的异同,最后采用PolySearch2挖掘慢阻肺易感基因相关的文献。结果:在RGD发现人类、小鼠、大鼠的慢阻肺易感基因数目最接近,3个物种在KEGG通路、生物表型、分子功能方面均有较大相似度。已发表文献中,关于慢阻肺易感基因Z分数>8.00的基因有14个。结论:人类、小鼠、大鼠在慢阻肺的相关疾病、涉及的信号通路及作用靶点等方面具有相似性,又有所差异。  相似文献   
8.
杨道文教授积累多年临床经验,在临证过程中,发现有些患者咳嗽临床表现有其特殊性:刺激性干咳,咳嗽通常比较剧烈,夜间咳嗽加重,受感冒、冷空气、油烟等因素刺激会诱发或加重,中西医的常规止咳方法效果不明显甚至无效,气道激发试验阳性,杨教授认为这一类咳嗽病因以风邪为主,以其善行外可累及于皮,内可及肺、脾、肾,治疗宜"从风论治",以疏风宣肺,缓急止咳利咽为主,兼调补肺脾肾。临床疗效颇佳。  相似文献   
9.
目的调查临床护士职业安全氛围感知和职业安全态度现况,分析二者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安全氛围感知问卷、安全防护态度问卷对103名护士进行调查。结果护士对安全氛围感知的总均分为(3.25±0.83)分,处于中等水平;安全防护态度总均分为(3.42±0.42)分,处于中等水平;职业安全氛围与安全态度呈正相关。结论护理管理者应进一步营造科室安全氛围,降低医疗风险,保障患者和医护人员工作安全。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