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3年   1篇
  201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医学衷中参西录》为近代医家张锡纯所著,书中张氏结合临床实践提出了肝气虚真实存在的理论依据。张氏指出,肝气虚的发病归结于内因与外因,外因以平伐过度为主,内因多由情志内伤,脾肾功能失调也可累及肝脏,诸因素损伤肝气,导致肝气虚。张氏认为肝气虚临证可见气机失调、肝脾不和、元气上脱与大气下陷证候。对于肝气虚的治疗,张氏提出以补肝、脾、肾为切入点,补肝气当补中寓疏,同时应重视补肾健脾,临证擅长使用黄芪、山萸肉升发固守以补肝气。  相似文献   
2.
牛志强 《中外医疗》2012,31(27):77+79-77,79
目的选取2002年1月—2011年12月收治的贲门癌病例经上腹切口径路切除组与同期的其它经胸腹径路手术组进行了对比回顾分析。方法随机选择经病理证实的贲门癌病人分为两组,分别采用经腹和经胸(包括胸腹联合)方式进行手术。结果两组病人术后生存率无明显差异,而术后经胸操作所致的并发症则以经胸腹径路手术组为高。结论对贲门癌食管下段无或较少受累的病例,尤以年老体弱、有开胸禁忌或明确的姑息切除者,以选经上腹切口径路为宜,有助提高术后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