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4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篇
肿瘤学   1篇
  2012年   2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5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出血性脑梗死的CT和低场MRI表现.方法 本组24例,男性14例,女性10例,年龄43岁~87岁,平均68.5岁.CT为常规横断位扫描,MRI扫描包括矢状位T1WI,横断位T1WI,T2WI,FLAIR.结果 梗死区呈三角形、扇形、片状、脑回状及不规则形,CT表现为低密度灶,MRI T1WI呈低信号,T2WI,FLAIR呈高信号.出血灶14例累及皮层下,MRI检出12例,以TIWI观察最佳,表现为脑回状、斑点状高信号.CT检出10例,表现为低密度中出现高、略高密度影;10例累及皮层下和白质区,MRI中T1WI呈斑片状高信号,CT则表现为斑片状高密度影.结论 CT是检查急性期出血性脑梗死的最佳方法,MRI对亚急性期出血性脑梗死的检出更佳.  相似文献   
2.
我院 1997~ 1999年间用醒脑静抢救昏迷患者 5 0例 ,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病例选择  5 0例患者选自我院内科住院病人。男 2 4例 ,女 2 6例 ,年龄 15~ 78岁 ,平均 6 4岁。原发病为病毒性脑炎 3例 ,各种中毒病人 14例 ,脑出血 2 2例 ,脑梗死 11例。5 0例中进院时浅昏迷 2 2例 ,深昏迷 2 8例 ,伴抽搐 11例 ,伴高血压 2 0例 ,伴呼吸衰竭 7例 ,伴发热 5例。以上病员随机分为治疗组 2 5例 ,对照组 2 5例。治疗方法 两组病员均进行吸氧、脱水、支持、抗感染以及对症处理 ,在此基础上 ,治疗组加用醒脑静 2 0ml加入5 %葡…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颅脑外伤后脑血管痉挛(CVS)的发生规律及经颅多普勒的作用,并评价尼膜同对脑外伤后CVS的治疗价值.方法 将72例脑外伤后CVS患者分为治疗组(尼膜同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42例),分别于伤后第1,3,7,14d通过TCD对双侧大脑中动脉(MCA)及颈内动脉(ICA)颅外段进行脑血流速度监测,并评价其意识情况和预后,分析尼膜同对脑外伤后CVS患者预后的影响.结果 伤后1~3d已开始出现血管痉挛,3~7d达峰值,14d时明显减轻;治疗组血管痉挛的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意识情况和预后均明显好于对照组;血管痉挛程度越重,病情越重,预后越差.结论 TCD是监测脑外伤后早期CVS的有效方法,尼膜同对纠正脑外伤后CVS有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4.
我院自2002年10月以来对181例化疗患者的静脉部位皮肤贴敷麝香追风膏预防化疗引起的静脉炎,并与单纯应用硫酸镁湿敷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6.
李广灿  刘春林 《中国保健》2007,15(13):26-27
目的观察针刺"镇痛排石"穴和天枢穴治疗肾绞痛的即时止痛的作用.方法将81例肾绞痛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42例和药物组39例.治疗组采用电针"镇痛排石"穴和天枢穴治疗;药物组采用肌注杜冷丁50mg阿托品0.5mg.结果治疗总有效率为92.95%,药物组总有效率为76.92%.经统计学处理,两组总有效率的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结论对泌尿系统结石所致绞痛的缓解作用,治疗组优于药物组.  相似文献   
7.
8.
微波治疗慢性宫颈炎134例报告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在已婚妇女中慢性宫颈炎发病率高达 5 0 %左右 ,与宫颈癌的发病率有一定关系 ,因此积极防治宫颈糜烂 ,对保护妇女健康及减少宫颈癌的发生有重要意义。近年我院采用MTC -Ⅱ型多功能微波治疗仪 ,治疗慢性宫颈炎 134例 ,效果满意 ,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经临床和实验室检查确诊为慢性宫颈炎 134例 ,并自愿接受微波治疗 ,年龄 2 0~ 5 6岁 ,平均 34岁 ,已婚 12 2例 ,未婚有性生活史 12例。平均孕次 2 .2次 ,平均产次 1次。临床症状与病理类型 按妇产科学(1 ) 中的标准判断宫颈糜烂程度 ,其中中度糜烂 (Ⅱ°) 6 6例 ,重度糜烂 (Ⅲ°) 34例 ;宫…  相似文献   
9.
李移军 《当代医学》2007,(11):147-149
目的 观察阿德福韦酯(ADV)单药和联合拉米夫定(LAM)治疗YMDD变异的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抗HBV疗效和肝功能恢复正常率,停药后HBV DNA定量反跳率以及肝功能再次异常率.方法 61例发生YMDD变异的CHB患者随机分成两组:Ⅰ组(ADV单药治疗组)共32例,予口服ADV10mg,每日一次,治疗1 2个月;Ⅱ组(ADV LAM联合治疗组)共29例,ADV(10mg) LAM1(00mg),每日一次,共12个月,分别在治疗后1个月,3个月,6个月,12个月及停药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检测HBV DNA定量、肝功能、YMDD耐药变异株,分析对比.结果 ADV对LAM治疗后发生YMDD变异的CHB患者有效好疗效;但随着治疗时间延长,单用ADV的疗效不及ADV LAM联合用药;停药后12个月内两组治疗后HBV DNA定量转阴患者中仍保持HBV DNA定量阴性的比例随着时间的延长,ADV组较ADV LAM组显著降低;两组肝功能恢复正常率均较高,Ⅱ组比Ⅰ组更高,但无显著差异,停药12个月内正常率逐渐下降,两组下降率也无显著差异;两组在治疗12个月内YMDD变异率逐渐下降,但Ⅱ组比Ⅰ组下降更快,但无明显差异;HBeAg(-)者的HBV DNA定量转阴率和肝功能正常率均较HBeAg( )者高,但无显著差异;治疗过程中HBV DNA定量早期转阴者,停药后HBV DNA定量反跳率较低.结论 ADV对LAM治疗后发生YMDD变异的CHB患者有较好的疗效,远期疗效单用ADV不及ADV LAM联合治疗,联合治疗可降低停药后的反跳率(序贯治疗时单用ADV相对容易诱导ADV耐药变异,使疗效降低,ADV LAM治疗可减少ADV耐药发生,可增加疗效.)单用ADV和ADV LAM治疗均能有效恢复肝功能;HBeAg(-)患者HBV DAN定量转阴率、肝功能正常率均较HBeAg( )患者高,但也无明显差异;病毒的早期应答可减少停药后的复发.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胰头癌在螺旋CT双期增强扫描中的表现.方法 回顾性分析25例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胰头癌的CT征象.结果 25例胰头癌中,平扫肿瘤呈等密度或略低密度,螺旋CT双期增强扫描的动脉期肿瘤边缘均出现类似环状强化,门静脉期边缘较模糊且呈相对低密度.多数病例伴有不同程度的肝内外胆管和胰管扩张.结论 胰头癌在螺旋CT双期增强扫描中的表现更有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