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4篇
儿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3篇
综合类   16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小剂量A型肉毒素(BTXA)重复注射治疗面肌痉挛和Meige综合征的长期疗效及安全性.方法158例面肌痉挛和Meige综合征患者于第1、2、3、4、5、6轮接受小剂量A型肉毒素[15~46 U,平均(25.5±2.4)U]重复注射的起效时间、疗效持续时间、症状改善率及不良反应.痉挛程度按Shorr强度分级标准,统计采用SPSS 11.0统计软件包.结果158例患者接受小剂量BTX A重复注射6轮后,症状改善率分别为98.10%、94.94%、96.15%、96.79%、95.51%和94.87%.治疗3年后仍有94.87%的患者症状改善率≥50%,且疗效持续10周以上,各轮间起效时间、疗效持续时间和症状改善率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总体发生不良反应平均为32.12%,主要为局部水肿、淤斑、眼睑闭合不全、视物模糊和复视,绝大多数10d内自行消失,无全身不良反应和过敏反应.结论小剂量A型肉毒素重复局部注射治疗面肌痉挛和Meige综合征疗效确切,作用持久,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生大黄在重症急性胰腺炎治疗中的作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5年1月至2007年3月收治的207例重症急性胰腺炎病人,经生大黄胃管灌注和/或保留灌肠后,患者肛门恢复排气排便和腹胀消除的情况.结果 应用生大黄后,患者出现排便、肛门排气、腹胀缓解,生大黄灌注时间越早,肛门排气恢复越快,经胃管灌注生大黄的病人比保留灌肠病人排便时间迟,但恢复肛门排气、腹胀消退则要早,且效果明显.结论 生大黄灌注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有效,且生大黄从胃管灌注的疗效要优于保留灌肠.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脂肪瘤的高频超声表现.资料和方法 60例病例,年龄14岁~72岁,临床拟诊脂肪瘤做超声检查,所有病例均经手术病理证实.结果 病灶90%位于皮下脂肪层内,10%位于肌层内.71.7%有包膜,28.3%无包膜.大部分表现为扁圆形,少部分表现分叶状.内部回声呈现多样性,但以低回声为主.结论 脂肪瘤的分布及内部回声均呈现多样性.  相似文献   
4.
5.
目的 探讨胃癌组织中microRNA-144-3p(miR-144-3p)水平,以及与临床病理特点和预后 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1 年1 月—2013 年12 月在义乌市中心医院进行手术切除的100 例胃癌患者胃癌组织 及其癌旁组织标本。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测定胃癌和癌旁组织中miR-144-3p 水平。结果 胃癌 组织中 miR-144-3p 低于癌旁组织(0.53±0.12) VS( 1.00±0.11)(P <0.05)。不同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及 分化程度胃癌患者miR-144-3p 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不同年龄和性别胃癌患者miR- 144-3p 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miR-144-3p 高表达者5 年总生存率和无病生存率高于 低表达者(P <0.05)。Cox 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miR-144-3p 低表达[Rl ^ R=3.627(95% CI :1.514,8.783)]、 临床分期[Rl ^ R=1.627(95% CI :1.073,4.735)]、淋巴结转移[Rl ^ R=4.025(95% CI :1.043,8.931)] 及分化程 度[Rl ^ R=2.042(95% CI :1.098,6.427)] 为影响胃癌预后的危险因素。结论 胃癌组织中miR-144-3p 水平 降低,其与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分化程度及预后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梗阻性黄疸患者行胰十二指肠切除围手术期凝血功能的改变和术后并发症的关系。方法 以2014年1月到2016年1月在我院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64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黄疸的严重程度和血总胆红素(TIBL)的含量将患者分为A组无黄疸患者(TIBL≤17.1μmol/L),B组患者(TIBL≤171.0μmol/L),C组患者(TIBL≥171.0μmol/L),于术前,术后7d,术后14d,抽取患者的血样,对全血进行常规凝血检测和血栓弹力图(TEG)检测并记录术中患者的出血量。对比分析梗阻性黄疸患者凝血功能的改变及其与术后并发症的关系。 结果 经过对比分析可以发现,随着患者总胆红素的升高,患者术后的出血量增多A组、B组、C组((498±169.2)mLVS (749±154.8 )mLVS(865±178.4)m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凝血功能的检测结果可以发现,患者随着黄疸程度的增加,三组患者术前纤维蛋白原水平也随之增加。3组患者术前和术后比较发现,A组患者纤维蛋白原(FIB)术前和术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和C组患者凝血酶原时间(PT)和国际标准比值(INR)术前和术后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栓弹力图(TEG)检测发现B组和C组两组患有黄疸的患者的反应时间(R)和凝血形成时间(K)值有逐渐减小的趋势。Angle值和MA值逐渐增大。术后三组胃肠道出血和腹腔出血的概率分别为11.8%、14.8%、25.0% 结论 术前患者的黄疸程度越重术后胃肠道出血的发生率越高,梗阻性黄疸患者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前凝血功能的紊乱主要以纤维蛋白原和血小板功能障碍为主要表现,术后凝血因子的增多,血小板功能的增强和纤维蛋白原的增多,凝血功能增强。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微量胶囊法14C-尿素呼气试验(UBT)诊断幽门螺旋杆菌(HP)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352例因消化道症状就医的患者同时进行14C-尿素呼气试验(UBT)、快速尿素酶(RUT)及病理组织学检查。将上述三种方法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加以比较j其中67例患者经抗HP治疗后复查14C-尿素呼气试验。结果:14C-尿素呼气试验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高于快速尿素酶及病理组织学。经抗HP治疗后的患者大部分HP检查阴性,阳性者其14CDPM值也大为降低。结论:14C-尿素呼气试验具有安全、简便、可靠、无交叉感染及无创伤性等优点。  相似文献   
8.
作者在使用500μl加样器进行加样过程中发现,对每一标本加样完毕,均应更换滴头,否则会对PT、APTT、TT检测结果产生一定的影响。少数医院工作人员,存在麻痹思想,为了省时节源,往往不及时更换滴头,用同一滴头进行加样,这样便存在滴头滞留标本问题,在此我们做了一些研究与同道探讨。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评价间苯三酚与米索前列醇在宫腔镜术前促宫颈成熟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 Med、MEDLINE、Springer、CNKI、VIP、CBM、Wan Fang Data等数据库,文献检索起止时间均从建库至2015年6月,同时检索纳入文献的参考文献,纳入探讨间苯三酚在宫腔镜术前促宫颈成熟的临床效果与安全性的随机对照试验,并逐个进行质量评价和资料提取。统计学分析采用Rev Man 5.3软件。结果该系统评价共收集到18个已完成的关于间苯三酚用于术前促宫颈成熟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分析的随机对照试验,共包括2 341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应用间苯三酚比米索前列醇能更好地软化宫颈[OR∧=2.95,95%CI(1.96,4.45),P=0.000];提高手术视野的清晰度[OR∧=9.50,95%CI(6.46,13.98),P=0.000];能更好地缩短手术时间[^OR=-4.12,95%CI(-5.75,-2.49),P=0.000];能更好地减少术中漏水量[OR∧=0.22,95%CI(0.10,0.49),P=0.000];并且术后不良发应明显低于米索前列醇[OR∧=0.01,95%CI(0.00,0.04),P=0.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本次Meta分析结果显示间苯三酚在用于宫腔镜术前预处理方面是安全有效的,故建议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