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7篇
妇产科学   2篇
综合类   1篇
预防医学   2篇
中国医学   6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目的探讨助孕宁Ⅰ号方防治复发性自然流产(RSA)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建立DBA/2×CBA/J RSA小鼠模型,以不同浓度助孕宁Ⅰ号方对实验组模型小鼠进行灌胃,留取药物干预后的滋养细胞及蜕膜组织,并设空白组(空白滋养细胞及蜕膜组织)、模型组(模型滋养细胞及蜕膜组织)及西药组(地屈孕酮含药滋养细胞及蜕膜组织),每组15只。分别采用免疫组化法及PCR法检测各组不同浓度药物干预后的滋养细胞及蜕膜中PI3K/AKT信号传导通路上人第10号染色体缺失的磷酸酶(PTEN)和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XL(Bcl-XL)细胞凋亡相关因子表达水平。结果 (1)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死胎率增加(P0.05);与模型组比较,西药组及助孕宁Ⅰ号各剂量组死胎率降低(P0.05)。(2)模型组滋养细胞中可见细胞碎裂溶解或凋亡趋势;空白组滋养细胞结构清晰,胞质染色均匀,血管丰富,助孕宁Ⅰ号(低、中、高)及西药组及次之。(3)与模型组比较,滋养细胞助孕宁Ⅰ号高、低剂量组中PTEN mRNA和蛋白含量减少,助孕宁Ⅰ号高、中、低剂量组和西药组中Bcl-XL mRNA和蛋白含量增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与模型组比较,蜕膜助孕宁Ⅰ号高、低剂量组和西药组中PTEN mRNA和蛋白含量增多,蜕膜助孕宁Ⅰ号高、中剂量组和西药组中Bcl-XL mRNA和蛋白含量增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 PTEN及Bcl-XL与RSA有关,助孕宁Ⅰ号方能够促进RSA小鼠滋养细胞及蜕膜中Bcl-XL表达;分别下调和促进RSA小鼠滋养细胞及蜕膜中PTEN表达,平衡母胎界面的细胞异常凋亡,从而达到保胎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估隐丹参酮对Akt2基因缺失雌鼠生殖功能的影响并探讨其分子机制。方法将12周龄Akt2基因缺失(Akt2~(-/-))雌鼠50只按不同干预方法分为Akt2~(-/-)对照组(简称Akt KO组,25只)及Akt2~(-/-)治疗组(简称Akt KO-cry组,25只),并将与其同窝出生的具有完整Akt2基因(Akt2~(+/+))雌鼠25只设为Akt2~(+/+)对照组(简称WT组)。Akt KO-cry组给予隐丹参酮连续2周灌胃治疗,而Akt KO组和WT组则给予等体积生理盐水灌胃。各组治疗结束后均进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随后进行每日阴道涂片观察动情周期变化情况,于动情间期进行取材并称重(双侧卵巢、双侧子宫、子宫旁脂肪及腹股沟脂肪)。放射免疫法测定各组小鼠血清17羟孕酮(17α-hydroxy progesterone,17α-OHP)及胰岛素(insulin,INS)水平。RT-PCR法检测类固醇合成急性调节蛋白(steroidogenic acute-regulatory protein,Star)、胆固醇侧链裂解酶(cholesterol side-chain cleavage enzyme,Cyp11a1)、3β羟类固醇脱氢酶(3beta-hydroxy steroiddehy drogenase,3β-HSD)及17α-羟化酶(17alpha-hydroxylase,Cyp17a1)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 Akt KO组17α-OHP、INS、糖后30 min、糖后60 min血糖及卵巢组织中Star、Cyp11a1、3β-HSD及Cyp17a1 mRNA表达水平均显著高于WT组(P0.05)。隐丹参酮治疗后,与Akt KO组比较,Akt KO-cry组子宫旁脂肪重量、17α-OHP、INS、糖后60 min血糖、Star及3β-HSD mRNA表达的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结论 Akt2基因缺失导致雄激素水平升高及糖代谢异常,分子机制为雄激素合成关键酶的表达升高。隐丹参酮可显著降低17α-OHP、INS及血糖水平,作用机制为降调雄激素合成关键酶的表达,而其改善糖代谢及INS增敏作用的分子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4.
复发性流产是世界性医学难题,其中免疫因素所致的原因不明复发性流产是当前研究者关注的焦点。补体系统作为固有免疫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妊娠过程中发挥着复杂而精细的调控作用。一定程度的补体成分激活对于妊娠过程中胎儿及妊娠附属物的正常发育是必需的,然而在母胎界面上补体系统的过度激活可通过影响胎盘发育、介导炎症损伤,调节特有免疫系统等途径导致胚胎丢失。因此,补体系统失调或过度活化是复发性流产的风险因素。本文对补体系统对正常妊娠的支持及病理激活状态下导致复发性流产的病理机制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今后提供可行的免疫治疗方向。  相似文献   
5.
<正>世界卫生组织(WHO) 1977年将自然流产定义为妊娠20周以前终止、胎儿体重≤500 g~([1]),而连续发生≥2次的自然流产者可被定义为复发性流产(recurrent spontaneous abortion,RSA)~([2])。RSA发病率占育龄女性的1%~5%,RSA患者再次妊娠的成功率只有20%~30%~([3])。RSA的病因包括染色体异常,解剖异常,宫颈机能异常,内分泌紊乱,感染性疾病,免疫因素以及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PCOS)患者代谢综合征(metabolic syndrome,MS)的发病与睡眠障碍的关系,为临床防治提供指导。方法:选取2021年4—10月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妇科门诊就诊的PCOS患者170例,按是否合并MS分为PCOS合并MS组(A组,40例)、PCOS无MS组(B组,130例),另选取同期非PCOS但存在MS的患者(C组,30例)作为对照,对3组患者的临床特征、睡眠质量、睡眠状况与MS标志物的相关性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A、B、C组睡眠障碍者分别为18例(45.00%)、44例(33.84%)和4例(13.33%),各组睡眠障碍程度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睡眠状况评分、体质量、体质量指数、收缩压、舒张压、腰臀比、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胰岛素抵抗指数、总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载脂蛋白B水平均高于B组(P<0.05);A组黄体生成素、黄体生成素与卵泡刺激素比值、性激素结合球蛋白、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低于B组(P<0.05)。A组在睡眠状况评分、黄体生成素、黄体生成素与卵泡刺激素比值、睾酮、硫酸脱氢表雄酮、雄烯二酮水平均高于C组(P<0.05);A组性激素结合球蛋白水平低于C组(P<0.05)。PCOS患者早醒、睡眠不稳与三酰甘油水平呈正相关(P<0.05)。结论:PCOS患者易合并睡眠障碍,MS与PCOS患者睡眠质量存在相互影响且MS会加重PCOS患者睡眠障碍,对于PCOS患者应重视其睡眠健康。  相似文献   
7.
<正>中国医药文化源远流长,是独具特色的中华民族文化也是中华民族的瑰宝。为发扬祖国中医药事业,国家投入大量人力物力支持中医药的发展。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建设项目在中医药行业的进步中具有重大意义,其首先被纳入国家"十一五"总体发展规划,同时也被列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规划,是迄今为止政府投入最大的中医专项~[1]。基地的业务建设要坚持以基本条件建设与能力建设为主线,围绕重  相似文献   
8.
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PCOS)是引起育龄期女性生殖障碍和代谢异常的常见妇科疾病,临床表现具有异质性。下丘脑炎症是一种以小胶质细胞激活为主要病理改变的低度炎性病变,被认为是PCOS代谢、生殖及临床异质性的病理和生理基础。研究表明,下丘脑在调节并维持机体代谢稳态和生殖功能中发挥重要作用;通过下丘脑炎症的诱发途径,提出了碳水化合物和饱和脂肪酸的共同过量摄入是其主要诱因。此外,下丘脑炎症在PCOS相关代谢紊乱和生殖障碍的发生、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及其潜在诱发途径,提示下丘脑各神经元以及中枢与外周之间异常的信号转导是诱发PCOS相关病理改变的关键途径,这些途径有望为临床治疗PCOS提供新思路、新靶点。  相似文献   
9.
细胞产生的细胞外纳米泡称为外泌体(exosome),在组织微环境间传递信息。外泌体是纳米大小的、直径为30~100 nm的微型囊泡,由细胞以可控的方式释放介导多种细胞外和细胞间活动。外泌体的主要功能包括细胞间通讯、免疫调节、细胞外基质周转、干细胞分裂或分化、新生血管形成和细胞废物清除,从而促进机体正常的生理和病理过程。外泌体可以携带多种生物活性因子(蛋白质、RNA和脂质等),广泛存在于外周血、乳汁、尿液、唾液、腹水和羊水等体液中。母体血浆中胎盘来源外泌体的浓度在妊娠期间逐渐增加,在正常胎盘发育和母体免疫耐受中发挥作用;外泌体的生物学变化与妊娠并发症有关,如子痫前期、胎儿生长受限,有助于研发妊娠并发症风险妇女的早期诊断技术、监测治疗反应或可能研发外泌体靶向治疗。综述外泌体与妊娠及其并发症之间的关系进展。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鸦胆子油乳对人卵巢癌细胞系SKOV3细胞及SKOV3裸鼠移植瘤的生长抑制作用。方法 MTT法测定不同浓度鸦胆子油乳单独及联合顺铂对人卵巢癌细胞SKOV3的生长抑制作用。采用人卵巢癌细胞SKOV3移植方法构建卵巢癌裸鼠模型,将32只卵巢癌裸鼠随机分为4组,每组8只。空白对照组(简称对照组)、鸦胆子油乳组(简称鸦胆子组)、鸦油顺铂联合组(简称联合组)及顺铂组。A、B组分别每隔2日腹腔注射生理盐水、鸦胆子油乳注射液0.2 m L/20 g,联合组第1天腹腔注射顺铂0.2 m L(3 mg/kg),第2天腹腔注射0.2 m L/20 g鸦胆子油乳注射液,D组每隔2日腹腔注射顺铂0.2 m L(3 mg/kg)。各组均注射6次,末次腹腔注射后48 h断颈处死裸鼠,观察腹腔肿瘤组织病灶形成情况,取肿瘤病灶标本进行HE染色和Western blot检测肿瘤组织运动相关蛋白MRP-1/CD9和整合素α-5表达水平。结果鸦胆子油乳对人卵巢癌SKOV3细胞的抑制作用呈剂量—时间依赖关系,鸦胆子油乳与顺铂联合应用对人卵巢癌SKOV3细胞的抑制作用显著高于这两种药物的单独应用。Western blot结果显示鸦胆子组和顺铂组MRP-1/CD9和整合素α-5的表达均上调,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联合组表达下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鸦胆子油乳注射液腹腔给药治疗卵巢癌具有可行性和一定的疗效性,并且鸦胆子油乳可能以MRP-1/CD9和整合素α-5为靶点抑制肿瘤细胞侵袭和转移,但具体的抗肿瘤机制尚未明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