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1篇
中国医学   1篇
  201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探讨结直肠侧向发育型肿瘤(LST)内镜形态、病理特点及治疗安全性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17年6月经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治疗的105例LST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完整、整块切除的病理特点(即非浸润性的低度异型性肿瘤、非浸润性的高度异型性肿瘤、管状腺瘤、绒毛状管状腺瘤、绒毛状腺瘤、锯齿状腺瘤、混合型腺瘤和浸润癌)与患者的年龄、病变部位、大小、内镜形态的相关性及内镜治疗安全性。结果结直肠LST男女发病比例相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0岁及以下发病率31.43%(33/105),60岁以上发病率68.57%(72/1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ST直肠好发,发病率为46.67%(49/105),其次升结肠,发病率为28.57%(30/105),直肠与降乙结肠、横结肠、升结肠发病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直肠与降乙结肠、横结肠、升结肠发生非浸润性的高度异型性肿瘤和浸润癌概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颗粒型侧向发育型肿瘤(LST-G)浸润癌发病率3.61%(3/83);非颗粒型侧向发育型肿瘤(LST-NG)浸润癌发病率22.73%(5/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病变最大直径20 mm浸润癌发病率5.66%(3/53),病变最大直径≤20mm浸润癌发病率9.62%(5/5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织学类型中,低级别上皮内瘤变(LGIN)发病率39.05%(41/105),高级别上皮内瘤变(HGIN)及以上(HGIN、包含浸润癌),发病率60.95%(64/1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LST-G与LST-NG发生LGIN、HGIN、管状腺瘤、绒毛状管状腺瘤、绒毛状腺瘤、锯齿状腺瘤和混合型腺瘤概率相当,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内镜下ESD术后迟发性出血发生率2.86%(3/105)、迟发性穿孔发生率0.95%(1/105),经内镜下止血、荷包缝合穿孔部位痊愈,未中转外科手术治疗。非浸润性肿瘤ESD术后病理提示:2例水平切缘可见低级别管状腺瘤,1例水平切缘不肯定,6个月~1年复查内镜3例均复发。浸润癌8例,侵犯黏膜下层,水平切缘、基底切缘均干净5例,未追加外科手术;侵犯黏膜下层,脉管可见癌栓,水平切缘、基底切缘均干净2例,1例追加外科手术病理未见明确癌残留,脉管内未见癌栓,肠系膜淋巴结未见癌转移,1例放弃外科手术。结论 LST发病率与年龄和部位有关,浸润癌的发生与生长形态特征有关;60岁以上患者非浸润性的高度异型性肿瘤及浸润癌发病率高,尤其内镜表现为LST-NG的发生浸润癌概率高。内镜下治疗LST创伤小、安全、有效,术后病理能提供预后及进一步采取干预措施的可靠证据。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枸杞多糖联合美沙拉嗪对葡聚糖硫酸酯钠盐(DSS)诱导的小鼠慢性实验性结肠炎的疗效。方法140只BALB/c雄性小鼠完全随机分为正常组,DSS组,枸杞多糖低、中、高剂量+DSS组,美沙拉嗪+DSS组和枸杞多糖+美沙拉嗪+DSS组7个组,每组20只。DSS诱导慢性实验性结肠炎小鼠模型,枸杞多糖低、中、高剂量+DSS组给予DSS 7天后,每天分别给予100、200、300 mg/kg枸杞多糖灌胃治疗,美沙拉嗪+DSS组给予DSS 7天后开始每天给予220 mg/kg美沙拉嗪灌胃治疗,枸杞多糖+美沙拉嗪+DSS组给予DSS 7天后开始每天给予200 mg/kg枸杞多糖和220 mg/kg美沙拉嗪联合治疗,56天后处死全部小鼠。观察记录体重、疾病活动指数(DAI)评分,处死后测量结肠长度、测定髓过氧化物酶(MPO)活性并进行组织学观察。结果与正常组比较,DSS组小鼠体重下降、DAI评分升高、结肠长度缩短、MPO活性增加均P<0.05。与DSS组比较,枸杞多糖低剂量+DSS组无明显治疗效果;枸杞多糖中、高剂量+DSS组小鼠DAI评分降低、结肠长度增加、MPO活性降低 (P<0.05),枸杞多糖中、高剂量+DSS组两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且枸杞多糖低、中、高剂量+DSS组小鼠肠黏膜结构较为完整,见急慢性炎症细胞浸润,肠黏膜层厚度较DSS组增加,但3组间并无明显差异;美沙拉嗪+DSS组小鼠DAI评分降低、结肠长度增加 (P<0.05),小鼠的肠黏膜形态更为接近正常肠黏膜,但仍有炎性细胞的浸润,浸润程度较枸杞多糖低、中、高剂量+DSS组减轻;枸杞多糖+美沙拉嗪+DSS组小鼠体重增加、DAI评分降低、结肠长度增长、MPO活性降低 (P<0.05),小鼠结肠病理表现较轻。与枸杞多糖低、中、高剂量+DSS组、美沙拉嗪+DSS组相比较,枸杞多糖+美沙拉嗪+DSS组DAI评分降低、结肠长度增长(P<0.05);与枸杞多糖中剂量+DSS组相比较,枸杞多糖+美沙拉嗪+DSS组MPO活性降低(P<0.05)。结论枸杞多糖联合美沙拉嗪能够抑制DSS诱导的慢性实验性结肠炎小鼠模型的肠道病变。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