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2篇
  免费   1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2篇
外科学   5篇
综合类   9篇
预防医学   2篇
中国医学   74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观察保肾通络方含药血清对高糖培养下足细胞氧化损伤的影响,并对保肾通络方的作用机制进行探讨。方法 以体外培养的肾小球足细胞为研究对象,给予高浓度葡萄糖刺激,采用CCK-8法分析足细胞活力以确定最佳模型及给药浓度,分为正常对照组、高糖组、保肾通络方组,采用鬼笔环肽进行细胞骨架染色,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足细胞裂孔膜蛋白nephrin,自噬相关蛋白5(autophagy-related protein 5,ATG5)、ATG7、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microtubule-associated protein 1 light chain 3,LC3)的表达,流式细胞术检测足细胞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及线粒体膜电位,免疫荧光共标LC3B及线粒体,观察各组足细胞内线粒体自噬泡的生成情况。结果 30 mmol/L高糖干预48 h可显著降低足细胞活力(P<0.05),保肾通络方含药血清可使高糖诱导的足细胞活力明显提升(P<0.01);与正常对照组相比,高糖组足细胞骨架褶皱呈多边形,应力纤维束被破坏,ROS生成显著增多(P<0.01),足细胞nephrin、ATG5、ATG7表达显著降低,LC3Ⅱ/LC3Ⅰ比值降低(P<0.05),LC3B与线粒体共标减少,线粒体膜电位下降(P<0.01);与高糖组相比,保肾通络方组足细胞骨架改善,ROS生成减少(P<0.01),nephrin、ATG5、ATG7表达显著增加(P<0.05),LC3Ⅱ/LC3Ⅰ比值上升(P<0.05),LC3B与线粒体荧光共标增多,线粒体膜电位升高(P<0.01)。结论 保肾通络方含药血清能够减轻高糖诱导的足细胞氧化损伤,其作用可能与改善足细胞线粒体自噬有关。  相似文献   
2.
胡磊  常峥 《北京中医药》2007,26(5):305-306
五味消毒饮(金银花、野菊花、蒲公英、紫花地丁、紫背天葵子)出自《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诀》,本方功能为消热解毒、散结消肿;主治痈毒疔疮、局部红肿热痛,或发热恶寒,舌红苔黄,脉数.  相似文献   
3.
223例IgA肾病气阴两虚证患者证候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通过对临床试验数据的挖掘,探讨kA肾病气阴两虚证的证候特点。方法对临床试验数据进行频数分析和因子分析。结果(1)IgA肾病气阴两虚证主要临床症状依次为腰膝酸痛、身倦乏力、咽干咽痛、手足心热、易感冒、畏寒、目干涩、头晕目眩、自汗、纳差、大便干结、盗汗。舌象以舌质红或偏红或边尖红最多,说明内热较多见;舌质淡红其次,说明气虚阴虚并重的患者亦不少见。(2)因子分析研究得出3个共因子,其中F1所包括的症状与气阴两虚偏阴虚证相似,病位偏于肝、脾、肾,且F1的特征根值最高,说明气阴两虚偏阴虚证的比率最大;F2所包括的症状与气阴两虚并重证相似,病位多在脾、肾;F3所包括的症状与气阴两虚偏气虚证相似,病位多在肺、脾。结论IgA肾病气阴两虚证的证候特征以气阴两虚偏阴虚证和气阴两虚并重证常见。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中医药治疗Ⅰ-Ⅱ期特发性膜性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31例均为经过肾穿刺活检明确诊断的特发性膜性肾病Ⅰ-Ⅱ期的患者,经过中医药辨证汤剂及中成药治疗,疗程为3个月,观察治疗前后患者临床症状积分及实验室指标的变化,评价中、西医临床总疗效。结果治疗后31例患者浮肿、腰酸、乏力、口干咽燥等症状明显改善(P〈0.05);24h尿蛋白定量明显减少(P〈0.05),血浆白蛋白升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甘油三酯降低(P〈0.05);血肌酐、血红蛋白无明显改变(P〉0.05)。结论中医药辨证疗法对于改善Ⅰ-Ⅱ期特发性膜性肾病患者临床症状及实验室指标具有一定的疗效。  相似文献   
5.
师承是中医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高等教育与师承结合,多拜名师,有利于临床人才成长。传承应该包括传承学术,也应该包括医德医风,应该结合临床实际,勤思考,多总结,培养创新性思维,引进现代数理技术等,做好名医医案数据挖掘,并将名医经验应用于临床科研,以提高临床疗效,发展中医学术。  相似文献   
6.
7.
血尿是肾病科常见的临床表现,对于血尿的病因诊断分析在临床中不容易掌握,有漏诊的风险,因此需要系统而全面的诊断思路。我科在临床教学中总结了"三问十二字"的教学思路,收到较好的效果。三问包括第一问尿液呈现红色是否为血尿?第二问为符合血尿是否为病理状态?第三问为血尿一定是否只有肾脏疾病?通过三问来明确血尿的定义,并逐渐剖析临床非血尿、真性血尿、假性血尿、内科性血尿以及外科性血尿的意义。再通过内科性血尿的特点高度概括出"十二个字",以帮助学生区分内科性血尿及外科性血尿。通过"三问十二字"的深入浅出学习,可以将血尿复杂的诊断思路由繁入简掌握,并实践于临床。  相似文献   
8.
糖尿病肾病(DN)是糖尿病的主要并发症之一,同时也是导致终末期肾脏病(ESRD)的最主要病因。高级糖基化终产物(AGEs)在DN发病中起到重要作用。本综述通过对AGEs的产生、作用机制等方面的研究,探讨中医药干预DN的新进展,以及其治疗和发展的广泛前景。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改良保肾方Ⅱ号对糖尿病肾病大鼠肾脏病理及肾组织MMP-2/TMP-2表达的影响,探讨本方治疗糖尿病肾病的机制.方法 以链脲佐菌素(STZ)建立糖尿病肾病大鼠模型.观察用药12周后不同剂量改良保肾方Ⅱ号对大鼠肾脏病理的改变.采用明胶酶谱法测定MMP-2活性,以Western Blot检测TIMP-2表达.结果 药物干预12周后,各药物干预组(盐酸贝那普利组、小剂量中药组、大剂量中药组)大鼠的BUN、SCr、UAER水平较未经药物治疗的空白模型组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大剂量中药组BUN、SCr、UAER较盐酸贝那普利组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小剂量、大剂量中药组对Glu降低作用与空白模型组、盐酸贝那普利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大剂量改良保肾方Ⅱ号组在对大鼠肾脏病理及MMP-2/TIM-2表达方面,与盐酸贝那普利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Weatern Blot检测TIMP-2结果表示空白模型组、盐酸贝那普利组、小剂量中药组、大剂量中药组与空白对照组比较MMP-2表达均下降且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TIMP-2上升或无差异.结论 改良保肾方Ⅱ号可以改善大鼠糖尿病肾病肾脏病理改变,并通过调节MMP-2/TIMP-2平衡,延缓糖尿病肾病的进展.  相似文献   
10.
张炳厚教授治病疗疾善用虫类药,认为虫类药补之则谓其为"血肉有情之物",攻之则谓其为"虫蚁搜剔之能"。总结虫类药具有活血化瘀、散痈消肿、熄风定惊、搜风止痛等功用,常用于治疗头痛、三叉神经痛、痹证、胸痹、肾病、阳痿、肿瘤等疾病,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文中介绍了张教授治疗头痛、痹证、慢性肾脏病、妇科疾病中运用虫类药的经验,以飨同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