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14篇
预防医学   2篇
中国医学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0年   1篇
  196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宋××男性 22岁农民住院号B38100 1981年5月中旬因发热,头痛,恶心、呕吐,畏光在某医院经腰穿诊为结核性脑膜炎,于6月21日入院。查体:T 37.5℃,P 72次、R18次、BP114/70mmHg。重病容、消瘦、神清。皮肤粘膜正常,瞳孔园形等大,对光反应存在,颈强,心肺、肝脾、四肢与脊柱正常、膝反射正常。克匿格氏征阳性,其他病理征未查出。实验室检查:WBC10900,N82%,L13%,E3%,尿常规(一),肝功转氨酶正常,痰未找到抗酸菌。脑脊液检查:外观微混,压力200mm水柱,细胞480,N30%,N70%,潘氏反应阳性,蛋白280mg/dl,糖20mg/dl,氯化物595mg/dl,蛛网膜阳性。胸片未见异常。临床诊断:结核性脑膜炎。给与每日1NH0.6EMB1gRFP0.45、联合治疗三个月病情明显好转,但病人双手拇、食指出现对称性红肿(呈红褐色),表皮破裂。红肿与健康皮肤界限清楚红肿部位及双手背部皮肤明显粗糙变硬,病人同时伴  相似文献   
2.
细胞免疫是借助T淋巴细胞来实现免疫功能的,其测定方法常用:(1)皮试迟发型变态反应试验,其中有旧结核菌素试验,二硝基氯苯(DNCB)和植物血凝素测定;(2)淋巴细胞计数和功能检测。本组对100例住院肺结核病人做了DNCB皮试和T淋巴细胞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鞍山市社区防治管理办法。方法鞍山市结防所成立结核病防治服务科,管理社区防痨工作者和社区防痨工作志愿者,设置兼职社区监化点。加强社区宣传教育,加大政府干预措施。结果1999-2003年共建防痨网点280个,培训防痨工作者158名,招募防痨志愿者493名。大大提高结核病人的发现水平。同时扩大了市级防治半径,方便周边农村结核病人就诊。市民对结核病知晓率从2000年71.2%上升到2004年的95.6%。结论鞍山市充分发挥社区防痨工作者和防痨志愿者的作用,使居民结核病知晓率、肺结核的发现率和治愈率均有提高,是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我科自1982~1988年10月共收治结核性脓胸及限局性结核性胸膜炎病人320例。其中9例曾长期抗结核治疗未见好转,后经胸液脱落细胞及胸膜、肺组织病理检查,确诊为原发性支气管肺癌胸膜转移并癌性胸膜炎,平均误诊时间10个月。现分析如下,以吸取经验教训。  相似文献   
5.
为了探讨肺结核和枝气管肺癌的相互关系及其早期的诊断,本文收集了两个结核病院经临床及病理确诊的12例肺结核合并原发性肺癌的资料,作如下报道。一般资料北京结核病研究所胸外科自1956年10月至1965年3月,共收治成年肺结核患者3,401人,其中合并原发性肺癌者共7人,并发率为  相似文献   
6.
肺血管瘤九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肺血管瘤是一种少见的先天性疾病,我院于1979年10月-1996年4月共收治9例,均经手术和病理证实。 临床资料 本组患者9例,男性1例,女性8例,年龄27-64岁。临床症状:4例无症状,因体检发现胸部阴影;1例咳  相似文献   
7.
从1986年6月起,我们应用抗结核药物加化瘀散结中药治疗结核性胸膜肥厚30例,现介绍如下。一般资料 60例均为住院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中西医结合组(治疗组)男1例,女29例。年龄17~47岁,平均27岁。病程最短2个月,最长1年,平均31个月。症状:胸闷、胸痛者22例,8例无症状。对照组男24例,女6例。年龄20~50岁,平均31岁。病程最短2~10个月,平均2-9个月。有胸闷,胸痛者26例。无症状4例。患者均经 X 线胸片,胸腔抽液  相似文献   
8.
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为中老年、好发于四肢软组织的肿瘤,原发于肺部者较少见,我院1995年1月~2006年3月共手术治疗经病理证实4例,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病人女 26岁因腹部肿块、腹胀18个月,咳嗽、气短2月入院。1984年5月,产后发现下腹部有一鸡蛋大小肿物,伴有腹胀。1985年8月,因咳嗽、气短入某院,抽出少量草黄色胸、腹水,经抗结核治疗20天未见好转。于1985年9月18日以结核性胸、腹膜炎转入本院。入院后检查:B超示右胸腔及腹腔积液、腹腔肿物。入院后胸穿两次共抽出草黄色胸水1600ml,腹穿两次计抽出草黄色腹水2050ml。常规检查呈渗出液改变,脱落细胞检查及结核菌培养均阴性,经用含SHRZ  相似文献   
10.
病人男性 61岁住院号52894 于1988年7月因患肺结核33年,近2月咳嗽、发烧入院。既往无呃逆史。入院后口服INH、复合RFP,肌注SM,静脉点滴PAS(加生理盐水)。治疗5天出现持续性呃逆,根据既往用药史,病人为首次应用PAS静脉点滴,考虑呃逆因此而致,停用第2天呃逆停止。20天后再应用,6天后又出现呃逆,停用2天呃逆又终止。其后,输生理盐水未出现呃逆现象,口服PA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