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7篇
  免费   20篇
  国内免费   10篇
基础医学   18篇
临床医学   16篇
内科学   29篇
神经病学   7篇
综合类   155篇
预防医学   6篇
药学   19篇
  1篇
中国医学   225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29篇
  2022年   26篇
  2021年   38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23篇
  2018年   27篇
  2017年   22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45篇
  2013年   33篇
  2012年   38篇
  2011年   26篇
  2010年   35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28篇
  2006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中医诊断学三环节教学法初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中医诊断学的教学内容大体可分为两大部分:诊法和辨证.诊法即中医望、闻、问、切四种诊察疾病的基本方法,通过四诊收集病情资料.辨证即对所收集的病情资料作出判断,得出证名的过程.  相似文献   
2.
黄芪具有补气升阳,固表止汗,利水消肿等多种功效。结合中医古籍、医家经验及现代药理研究成果,认为黄芪的症靶为肢体活动不利、肌肉无力、疮毒内陷、脏器下垂、肢体麻木等,标靶为尿蛋白升高、血糖不稳、白细胞降低、T淋巴细胞亚群紊乱等;此外,黄芪及其有效成分可调节免疫功能,并且对心脑血管疾病、神经退行性病变、肿瘤等具有一定治疗作用。黄芪的综合毒性试验显示其无明显长期毒性和急性毒性,《中国药典》规定黄芪用量为9~30 g,临床内服多应用9~120 g,最大可至500 g。临床应结合症靶、标靶灵活应用。  相似文献   
3.
该文从长春中医药大学特藏古籍王九峰医案稿抄本中选取“时邪”病73首医方进行分析探讨,得出王九峰针对时邪病的诊治及用药特点:寒温同治,兼伤寒、温病之精华;重视尿诊,辨其寒热轻重;以六经辨病,重用和解大法;重视顾护脾肾,以求调畅气机。通过王氏对时邪的治疗方法的探析,既能拓宽时邪病的治疗思路,也可为临床治疗时邪提供理论借鉴和指导,同时对当今中医药治疗新冠肺炎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4.
于雷  王秋月  岳冬辉 《吉林中医药》2023,(12):1391-1393
文章基于中医药有效防治现今疫病流行的背景下,发掘《温疫论》中的治疫思想,为疫病诊疗提供重要思路。通过对《温疫论》治疫思想的整理,发现吴又可在辨证疫病精准施治、先证施治截断病程与治疫用药均有独到见解,并且在现今疫病临床治疗中得到广泛应用,取得显著疗效。探求中医古籍中的原始诊疗思维,着力于发展中医学术,为中医临床防疫实践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5.
真性红细胞增多症是以红细胞系统异常增殖为主的一种慢性骨髓增殖性疾病,临床多表现为面色潮红如醉酒貌、皮肤黏膜红紫、眼结膜充血、皮肤瘙痒,还具有血栓反复形成、出血倾向,严重者可导致心肌梗死、中风、骨髓纤维化、白血病等。中医认为该病属于积聚”“血积”范畴。尚晓玲教授归纳了临床治疗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的经验,从“虚损生积”角度提出了自己的见解,总结出了三个重要中医病机,即为:精亏气虚,虚损生积;因积生痹,血瘀痰阻;痹阻毒蕴,瘀毒互结,尤其重视虚损生积这一环节,确立了补虚消积,解毒化瘀的治法,遣方用药方面多在归肾丸、二至丸基础上加减化裁,随症加减,达到良好临床效果,为中医药治疗真性红细胞症临床诊疗提供了思路。  相似文献   
6.
探讨了基于三维数字化人体平台的人体解剖学课程设计与实践,三维数字化人体平台的构建为人体解剖学教学提供了新的模式,与传统教学相互结合,取长补短,相辅相成,极大的提高了学生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是解剖学上一次划时代的革命。  相似文献   
7.
张焱  陈凤芝 《吉林中医药》2012,32(2):178-180
论述鹿齿、鹿肝、鹿脂、鹿粪及鹿胎粪等的药物来源、性状、采收加工方法、功能主治、用法、用量与贮藏方法等.如鹿齿质坚硬,较马鹿齿相应略小,四季均可采收;气微,味微成;具有行血、消肿的作用;主治鼠痿(淋巴结核)、疮疡等证;少内服,多制成乳油液加少量细粉敷于患处,置阴凉干燥处,防霉,防蛀.梅花鹿尾首载于《青海药材》,为名贵中药;我国民间早期用其作滋补强壮剂使用;现多入成方制剂;气微,味咸;具有补肾壮阳,强腰健膝等功能;主治阳痿遗精,腰背疼痛不能屈伸,头晕目眩等病证;对妇女子宫脱垂有良效.阳盛有热者忌服.鹿脂为梅花鹿或马鹿的脂肪或脂肪油,首载于《新修本草》;性状呈黄白色块状、条状或片状,长15~20 cm,宽10~ 15 cm,厚2~5 cm,具有油脂光泽,半透明,体轻,柔软;脂肪油灰白色,似冷凝猪脂样,质硬,滑腻.四季均可采收;洗净,切成小块,阴干;具有消痈散肿,温中,通腠理的作用;主治痈肿死肌,风头,四肢不遂等症;外用治面部疮疱等.  相似文献   
8.
弓形虫病是由弓形虫感染引起的一种严重的人兽共患寄生虫病,对人类健康造成极大威胁。本文对弓形虫病诊断技术,包括不依赖DNA检测诊断方法、血清学检测以及基于寄生虫核酸的分子生物学方法进行综述,为弓形虫病诊断技术和方法的发展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分析丝裂原和应激激活蛋白激酶1(MSK1)在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EAE)中的表达情况探讨中药复方益肾达络饮保护小鼠损伤脑组织的机制。方法利用蛋白印迹技术,检测小鼠脑组织中MSK1、CREB的含量。结果脑组织中MSK1表达显示,正常组和中药组、激素组、抑制剂组均有显著性差异(均P<0.01);模型组和抑制剂组有显著性差异(均P<0.01);中药组和激素组、抑制剂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中药组和模型组、中药加激素组有差异(均P<0.05)。CREB表达显示:中药组CREB的表达与其余各组相比均显著升高(P<0.01);中药组、中药加激素组和激素组的CREB水平依次降低。结论复方益肾达络饮治疗EAE与MSK1升高有关,p38MAPK信号通路下游因子MSK1表达与其底物CREB表达呈相同态势。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慢性脑缺血致血管性痴呆大鼠海马区局部脑血流量(rCBF)改变及细胞凋亡情况,探讨养血清脑颗粒对血管性痴呆大鼠海马神经细胞的保护机制。方法将36只成年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对照组、养血清脑颗粒组,每组12只。采用双侧颈总动脉缺血再灌注法制作血管性痴呆大鼠模型。养血清脑颗粒组术前10 d及术后每天用养血清脑颗粒灌胃4.8 g/kg,共灌胃45 d。Morris水迷宫实验检测大鼠的空间学习以及记忆能力,HE染色法观察大鼠海马CA1区病理组织形态学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大鼠海马区的caspase-3阳性神经元细胞,蛋白印迹检测大鼠海马区凋亡相关蛋白Bcl-2、Bax的表达含量的变化。激光多普勒血流仪测量大鼠海马脑血流变化。结果 Morris水迷宫检测结果表明,养血清脑颗粒组平均潜伏期明显低于模型对照组(P<0.05)。大鼠脑组织HE染色结果表明,养血清脑颗粒能够改善海马CA1区神经元形态异常。免疫组化染色发现,养血清脑颗粒组大鼠神经细胞caspase-3表达明显低于模型对照组(P<0.05)。养血清脑颗粒能够提高细胞中Bcl-2蛋白表达量,降低Bax蛋白表达(P<0.05),养血清脑颗粒能明显增加大鼠脑血流量(P<0.05)。结论养血清脑颗粒能够增加实验大鼠海马局部脑血流量,抑制海马神经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