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9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23篇
内科学   8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72篇
预防医学   16篇
药学   47篇
  3篇
中国医学   91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63篇
  2013年   67篇
  2012年   27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观察足三里穴位埋线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NK细胞及CD8~+细胞水平的影响。方法:将6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阿德福韦酯胶囊,口服,日1次,每次10 mg,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双侧足三里穴位埋线治疗,每周1次,共24次。分别在治疗前、治疗第12周、第24周测定NK细胞及CD8~+淋巴细胞水平,统计HBV-DNA转阴率。结果:治疗12周时,治疗组NK细胞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4周时比较,治疗组NK细胞和CD8~+淋巴细胞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周时,对照组转阴率为16.67%,治疗组转阴率为20.00%,两组转阴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4周时,对照组转阴率为36.67%,治疗组转阴率为50.00%,两组转阴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足三里穴位埋线可以提高慢性乙型肝炎患者NK细胞水平,降低CD8~+淋巴细胞水平,提高HBV-DNA转阴率。  相似文献   
2.
王家娟 《大家健康》2013,(10):112-113
目的:研究妇产科护理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方法:通过资料收集的方法,分析、总结妇产科护理中存在的问题,并且进行相关对策的探讨。结果:关于妇产科护理中存在的问题比较多,采取相应的解决措施能够有效处理问题。结论:尽可能的降低妇产科护理中存在的问题是一个需要深入研究的问题,关于其解决对策需要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3.
4.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下罗哌卡因联合舒芬太尼硬膜外分娩镇痛方案安全性和对产后尿潴留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5月-2019年5月本院妇产科收治的拟行硬膜外分娩镇痛下自然分娩的初产妇80例,随机分为甲方案组和乙方案组,每组40例,甲方案组产妇采取0.1%罗哌卡因+0.3μg/mL舒芬太尼的硬膜外分娩镇痛方案,乙方案组产妇采取0.075%罗哌卡因+0.5μg/mL舒芬太尼的硬膜外分娩镇痛方案,比较两组产妇的视觉模拟评分(VAS)、尿潴留、其他不良反应和新生儿出生后Apgar评分。结果结果显示,两组的镇痛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此同时,在子宫颈开口3 cm时(T0)、分娩镇痛后30 min(T1)、宫颈口开口10 cm时(T2)、分娩即刻(T3)和分娩后2 h时(T4)5个时间点的疼痛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但麻醉后的其他时间点的疼痛评分与T0比较,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甲方案组尿潴留发生率为5.00%,低于乙方案的2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114,P=0.043)。两组产妇分娩的新生儿在出生后l min、5 min和10 min时的Apgar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种剂量的分娩镇痛方案均可有效缓解分娩疼痛,但在0.1%罗哌卡因+0.3μg/mL舒芬太尼剂量下产后尿潴留的发生风险更小。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中西医结合治疗AECOPD的临床疗效进行观察。方法选取2011年6月至2012年6月接受的AECOPD患者60例作为研究的对象,并将其随机分为两组,中西医结合治疗组、单纯的西药治疗组。对照组的患者给予常规性的抗生素、吸氧以及休息。并对处在临床稳定期的患者服用0.1 g的支气管舒张剂氨茶碱,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的治疗基础上,注射20 mL的丹香冠心注射液,并添加100 mL的5%葡萄糖注射液,进行静脉注射,每天1次;在临床稳定期给患者使用30 mL的黄芪注射液和20 mL的复方丹参注射液,并添加100 mL的5%葡萄糖注射液。结果中西医结合治疗组中有19例患者痊愈,总的有效率为96.7%,单纯西药治疗组中有9例患者痊愈,总的有效率为80.0%,两组对比存在明显差异,具有体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患有AECOPD的患者实行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进行治疗,效果明显,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与使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和分析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和相关炎性因子水平,以期降低炎性因子水平、阻断炎性反应、提高临床疗效。方法抽取65例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者予以综合性治疗措施,即观察组;另外于该时间段再选取60例予以常规治疗措施的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者进行对比研究,即对照组;同时对两组临床治疗效果、血气分析、相关炎性因子水平(血浆肿瘤坏死因子-α、白介素-6、白介素-8)以及机械通气时间等内容进行观察,对其观察结果进行统计学处理分析。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2.31%,高于对照组(80.00%);在相同时间段内,动脉血氧分压及氧合指数分别相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血浆肿瘤坏死因子-α、白介素-6、白介素-8水平,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机械通气时间较对照组缩短(P〈0.05)。结论综合性治疗方案能明显降低炎性因子水平、阻断炎症反应:是提高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治疗效果、缩短治疗时间、改善其预后的有效方案之一,值得临床推广且进一步加强研究。  相似文献   
7.
8.
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严重影响广大妇女的生活质量和健康,主要包括压力性尿失禁(stress urinary incontinence,简称SUI)和盆腔器官脱垂(pelvic organ prolapse,简称POP)以及产后性功能障碍,是各种病因导致的盆底支持薄弱,进而盆腔脏器移位,连锁引发其他盆腔器官的位置和功能异常.中医根据其症状,压力性尿失禁一般归为“遗尿”、“尿失禁”等,盆腔器官脱垂多称为“阴挺”、“阴脱”、“阴菌”、“子宫脱出”等,产后性功能障碍多与中医的“前阴病”等相关.有43%~76%的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患者需手术治疗[1],但对于轻、中度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中医药通过辨证施治,审证求因,方法简便易行,能避免手术的痛苦,见效快,安全可靠,本文现将近几年来中医药治疗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文献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脊柱退变性疾病术后感染相关指标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脊柱退变性疾病变行内固定物植入术的患者121例,依据患者有无术后感染,把所有患者分为感染组(n=102)和非感染组(n=19),非感染组依据其手术创伤分为B组(B1组:术中出血量≤400 ml;B2组:术中出血量>400 ml)和T组(T1组:手术时间≤180 min;T2组:手术时间>180 min),在术前、术后1 d、术后2 d和术后5 d清晨采集患者外周血,检测患者CRP、ESR和WBC值。结果 2组术后1 d、术后2 d和术后5 d感染组患者CRP和ESR水平明显高于非感染组(P<0.05);术后5 d感染组WBC水平明显高于非感染组(P<0.01)。B2组患者术后1 d、术后2 d和术后5 d CRP、ESR和WBC水平明显高于B1组(P<0.05);T2组术后1 d、术后2 d和术后5 d CRP、ESR和WBC水平明显高于T1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脊柱术后WBC、CRP和ESR值会不同程度地增高,WBC的诊断价值较低,而CRP和ESR具有较好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经皮经肝硬质胆道镜气压弹道碎石治疗肝内外胆管结石的疗效及可行性。方法将我院收治的50例肝内外胆管结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在其成功接受皮肝穿刺胆道造影术后,直接扩张胆道并留置斑马导丝和塑料鞘;根据结石质地、大小,应用硬质胆道镜直接取石或经镜子内腔行气压弹导碎石后取石。结果50例患者均一期手术能取净结石,平均手术时间(102.7±29.7)min,术中平均出血量(20.5±10.0)mL,术后3例发生胆管出血,经介入栓塞治疗后痊愈出院,无胆道感染、胆漏、腹膜炎病例,并发症发生率为6%。结论经皮经肝硬质胆道镜气压弹道碎石损伤小,术中出血量少,疗效肯定,是肝内外胆管结石特别是合并上消化道狭窄、巨大胆总管结石及不能耐受手术等患者治疗的理想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