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2篇
综合类   1篇
眼科学   4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3篇
  2011年   1篇
  2004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1 引言 苦瓜,因具有特殊苦味而得名,异名锦荔枝、赖葡萄等,为葫芦科苦瓜属一年生草质藤木植物,分布于世界各地,种植广泛、来源丰富[1]. 苦瓜性味苦寒,具有清热解毒、滋养强壮、降血糖等功效,因此苦瓜的成熟果实多作蔬菜食用,是一种具有多种功能的绿色食物.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补肾活血中药方血清对离体状态下血-视网膜内屏障(iBRB)模型的保护作用。方法 取新生7 d SD大鼠用于取材及细胞原代培养。将大鼠视网膜微血管内皮细胞(RMEC)和视网膜Müller胶质细胞(RMGC)分离及传代培养,利用Transwell小室将RMEC与RMGC共培养以构建正常条件下的体外iBRB模型,制备补肾活血中药方血清,并分别标记为中药含药血清和空白血清。本实验分8组。选取构建成功的体外iBRB细胞共培养模型,按不同培养条件进行分组。其中正常对照组用含体积分数20%空白血清的DMEM液培养;中药干预正常组用含体积分数20%中药含药血清的DMEM液培养;低糖基化终末产物(AGEs)组用含体积分数20%空白血清的DMEM液及终浓度50 mg·L-1AGEs培养;中药干预低AGEs组用含体积分数20%中药含药血清的DMEM液及终浓度50 mg·L-1AGEs培养;高AGEs组用含体积分数20%空白血清的DMEM液及终浓度100 mg·L-1AGEs培养;中药干预高AGEs组用含体积分数20%中药含药血清的DMEM液及终浓度100 mg·L-1AGEs培养;缺氧组用含体积分数20%空白血清的DMEM液及终浓度1.0 mmol·L-1连二亚硫酸钠培养;中药干预缺氧组用含体积分数20%中药含药血清的DMEM液及终浓度1.0 mmol·L-1连二亚硫酸钠培养。利用细胞电阻仪检测各组RMEC层的跨内皮细胞电阻(TEER),采用免疫荧光双标法检测各组Occludin、ZO-1蛋白在RMEC层的表达。结果 在AGEs或缺氧条件下,低AGEs组、高AGEs组及缺氧组RMEC层TEER在细胞培养24 h、48 h和72 h后均低于正常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在细胞培养24 h后,中药干预正常组与正常对照组RMEC层TEER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细胞培养48 h后中药干预正常组RMEC层TEER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细胞培养72 h后中药干预正常组RMEC层TEER低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药干预低AGEs组、中药干预高AGEs组、中药干预缺氧组RMEC层TEER在细胞培养24 h、48 h和72 h后均高于同一时段相对应的非中药干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低AGEs组、高AGEs组及缺氧组Occludin、ZO-1蛋白在RMEC层的阳性表达在细胞培养24 h、48 h和72 h后均弱于正常对照组。在细胞培养24 h、48 h和72 h后,中药干预正常组、中药干预低AGEs组、中药干预高AGEs组、中药干预缺氧组Occludin、ZO-1蛋白在RMEC层的阳性表达均强于同一时段相对应的非中药干预组。结论 AGEs及缺氧均可导致体外iBRB模型RMEC层TEER降低及Occludin、ZO-1蛋白表达减弱,补肾活血中药方血清能有效提高Occludin 和ZO-1蛋白的表达,抑制iBRB模型通透性增加,从而起到对体外iBRB模型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3.
肠道微生物在机体代谢、保护肠黏膜屏障及维持正常免疫调节功能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此外,肠道微生物还参与眼部慢性炎症反应及免疫性疾病的发生发展,如干眼症、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及葡萄膜炎等。本文对肠道微生物在常见眼部疾病发生发展中的分子机制、调控作用及其治疗前景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4.
细胞焦亡是新发现的一种程序性促炎症细胞死亡方式,其主要信号通路包括依赖NLRP3炎症小体等激活Caspase-1 的经典细胞焦亡通路和依赖Caspase-4/5/11 的非经典细胞焦亡通路两种,且所有炎症性Caspase的底物都是GSDMD。目前已有大量研究证实,细胞焦亡与某些感染性疾病、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代谢性疾病以及重要脏器无菌性炎性疾病相关。近年来,细胞焦亡在眼科领域中也有部分研究。本文主要综述GSDMD介导的细胞焦亡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中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5.
40 kV/m电磁脉冲辐照后大鼠海马区细胞凋亡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细胞凋亡是由基因控制的细胞自主的有序的死亡[1]。在以往的实验中,我们发现电磁脉冲(EMP)对小鼠脑内儿茶酚胺类物质含量有影响[2],并且EMP辐照后小鼠的学习、记忆能力也有改变(另文报道),但对EMP辐照后动物海马细胞凋亡的研究尚未见文献报道,为进一步探讨EMP...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高度近视(HM)眼不同程度视盘倾斜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 横断面研究。纳入2021年4月至12月在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就诊的HM患者60例120眼,依据用视盘椭圆指数(OI)衡量的视盘倾斜程度分为4组,无视盘倾斜(OI>0.80)组31眼,轻度视盘倾斜(OI为>0.75~0.80)组27眼,中度视盘倾斜(OI为>0.70~0.75)组24眼,重度视盘倾斜(OI≤0.70)组38眼。分析视盘倾斜程度与眼部生物学参数及眼底改变的关系。结果 无视盘倾斜组、轻度视盘倾斜组、中度视盘倾斜组和重度视盘倾斜组患眼的眼压、角膜厚度、前房深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4组患眼间最佳矫正视力、等效球镜度、眼轴长度、黄斑中心凹下脉络膜厚度及眼底黄斑病变的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00)。随着视盘倾斜程度加重,HM眼呈现出最佳矫正视力更差、等效球镜度更大、眼轴长度更长、黄斑中心凹下脉络膜厚度更薄、更易合并眼底黄斑病变的趋势。有视盘旋转的HM眼底黄斑病变的发生率为24.39%,低于无视盘旋转的HM眼底黄斑病变的发生率43.04%,差异有统计学...  相似文献   
7.
目的:从神经-受体-受体介导睫状肌细胞内反应角度探讨肝劳发生的机制。方法:选用与猿猴解剖特点极其接近的动物树鼠句,对其限定照明时间并予以形觉刺激诱视,造成树鼠句持续近视状态以模拟肝劳的病理变化。在实验的第3,6,9天分别处死模型组及正常对照组动物,取睫状体检测其中β-肾上腺素受体(β-AR),环磷酸腺苷(cAMP),环磷酸鸟苷(cGMP)和Na+-K+-ATP酶;以确定造模3,6,9d3个不同时段对动物的影响。结果:造模6d时,树鼠句睫状肌中β-AR发生了上行调节;造模6d时,β-AR睫状肌中cAMP含量显著升高,cGMP含量降低;造模6d时,β-AR睫状肌中Na+-K+-ATP酶活力升高。结论:持续近视状态下睫状肌双重神经支配的异常为肝劳发病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8.
三种灭蟑药对蟑螂杀灭作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正> 蟑螂是室内常见害虫之一,目前杀灭蟑螂的方法较多,市场上出售和生产的灭蟑药也是品种繁多。为了选择高效、低毒杀灭蟑螂药物,在1992~1994年,对本市申星门市部生产的灭害灵、长江精细化工厂生产的灭蟑笔和江苏如东生产的“691”灭蟑净等3种灭蟑药分别进行了实验和现场杀灭蟑螂试验观察,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