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7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29篇
基础医学   1篇
皮肤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21篇
综合类   21篇
药学   28篇
中国医学   94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31篇
  2007年   30篇
  200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蕨麻素冻干脂质体的制备及理化性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制备蕨麻素冻干脂质体注射剂并研究其理化性质。方法 采用薄膜超声分散法并冷冻干燥来制备蕨麻素脂质体,用葡聚糖凝胶(Sephadex G-50)微型柱离心法测定包封率。结果 制得的蕨麻素脂质体包封率为56.62%,粒径范围为71.70—166.47nm,透射显微镜下观察脂质体为粒径均匀的球类或近球状小囊泡。结论 蕨麻素脂质体处方和制备工艺稳定可行,重现性好。  相似文献   
2.
目的 采用1H NMR的代谢组学技术揭示大黄素的肾毒性机制,寻找肾脏损害的早期生物标志物.方法 雄性SD大鼠20只,随机分为溶剂对照,大黄素170、500、1 500 mg/(kg·d)3个剂量组,连续给药16 d,给药结束后收集24 h尿液,血浆及肾组织,测定1H NMR谱,并进行血浆生化指标测定和肝脏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 1 500 mg/(kg·d)大黄素服用16 d可引起大鼠血肌酐下降,大黄素可导致肾细胞胞浆中出现明显的空泡化改变.代谢成分的改变主要表现为血液中乳酸、糖、氨基酸和脂肪酸成分下降;尿液中乳酸、糖和氨基酸成分增加;肾脏组织中醋酸盐和肌酐/肌酸明显升高,乳酸和胆碱/磷酸卵磷脂水平下降,饱和与不饱和脂肪酸及磷脂的成分比例明显改变.结论 代谢组学分析在识别药物诱导代谢成分改变方面较传统技术更灵敏;脂肪和能量代谢紊乱参与了大黄素的肾毒性,尿液中氨基酸、葡萄糖氧化三甲胺(TMAO)及肌酐可作为大黄素诱导肾组织损害的潜在生物标志物.  相似文献   
3.
目的:建立以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姜参胶囊中人参皂苷Rg1、Re含量的方法。方法:色谱柱为Kromasil C18,流动相为乙腈-0.05%磷酸溶液(21∶79),检测波长为203nm,流速为1.0mL.min-1。结果:人参皂苷Rg1、Re进样量分别在0.502~4.016μg(r=0.9997)、1.090~8.720μg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8);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8.8%(RSD=1.24%)、99.4%(RSD=1.68%)。结论:本法操作简便、快速、准确可靠,可用于姜参胶囊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4.
目的:建立反相离子对色谱法同时测定左金丸中吴茱萸碱、吴茱萸次碱、盐酸药根碱、硫酸表小檗碱、硫酸黄连碱、盐酸巴马汀和盐酸小檗碱7个生物碱的含量。方法:以Diamonsil C18(4.6mm×250mm,5μm)为色谱柱;流动相A为1.5mmol·L^-1十二烷基硫酸钠溶液(以磷酸调pH5.0),流动相B为乙腈,梯度洗脱[0min,A—B(65:35);10min,A—B(50:50);16min,A—B(25:75)];检测波长:265nm;流速:0.8mL·min^-1;柱温:25℃。结果:在30min内可完成对左金丸中7个生物碱的分离测定,各生物碱的进样量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r=0.9985~0.9998);加样回收率为94.5%-104.7%;信噪比为3时,检出限为0.11—0.47μg·mL^-1。结论:该法准确、稳定,重复性好,可用于左金丸的质量控制,也为含黄连、吴茱萸的成方制剂的质量控制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5.
小叶黑柴胡药材的HPLC指纹图谱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刘鄂湖  蔡光明  朱海升  黄鹤慧  周伟  熊晗辉 《中草药》2008,39(10):1560-1562
目的建立小叶黑柴胡药材的HPLC指纹图谱。方法以Kromasil C18为色谱柱,流动相为乙腈-水梯度洗脱,体积流量1.0 mL/min,检测波长260 nm。结果建立了小叶黑柴胡药材的HPLC指纹图谱,确定了14个共有峰,共有峰相对保留时间的RSD为0.02%~1.49%,相对峰面积的RSD为6.12%~58.75%,10批样品的相似度均大于0.9。结论本方法简单可靠,可用于小叶黑柴胡药材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6.
HPLC法测定南北五味子中五味子甲素和五味子酯甲的含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建立HPLC法同时测定南北五味子中五味子甲素和五味子酯甲的含量。方法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甲醇-水(77:23)为流动相,流速1.0mL/min,检测波长230nm。结果五味子甲素和五味子酯甲的线性范围分别为0.125~1.25μg和0.08~0.8μg,r分别为0.9990和0.9986,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100.1%、100.0%(RSD为0.15%、0.28%。南五味子)和99.7%、101.2%(RSD为0.32%、0.67%。北五味子)(n=5)。结论该方法简便、专属、重现性好,可用于测定五味子中五味子甲素和五味子酯甲的含量。  相似文献   
7.
大黄素对HK-2细胞周期增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大黄素对人肾小管上皮细胞系HK-2细胞的毒性和细胞周期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HK-2细胞,利用噻唑蓝法(MTT)评价大黄素对HK-2细胞增长抑制的IC50,观察不同浓度药物对细胞形态和培养液乳酸脱氢酶(LDH)活力的影响,利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大黄素对HK-2细胞周期的影响。结果大黄素作用HK-2细胞48 h后,明显抑制细胞的增值,其IC50值为130.65μmol/L,并且能够导致细胞发生皱缩和空泡化,LDH漏出率增加,同时对细胞周期产生阻滞作用,随着浓度的增高,G0/G1期细胞比例逐渐下降。而S期细胞明显升高。结论大黄素在体外对于HK-2的增殖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而这种作用可能是通过改变了HK-2细胞正常的细胞周期来实现的。  相似文献   
8.
左金漂浮片由《丹溪心法·火六》中名方“左金丸”经剂改制成胃内漂浮片而成。功能清泻肝火,降逆止呕,主要用于肝火犯胃证。现代药理实验证明其对幽门螺旋杆菌有较好的抑制效果。方中黄连与吴茱萸用量比例为6:1,吴茱萸挥发油含量较高,属药理活性部位,为防止制剂贮存时挥发油的损失,改善制剂的外观质量,增加其稳定性,提高疗效,本文采用正交实验设计法,筛选出最佳工艺,将其制成β-环糊精(β-CD)包合物。  相似文献   
9.
国家大力推进中药现代化所取得的重要成就已为中药学人所共识,然而临床医生和广大老百姓对中药现代化成果的感受仍较为滞后。重视临床、结合临床,大力开展中药转化医学研究,是推动中药现代化走进临床的重要出路和举措。中药转化医学研究路径可概括为:源于临床-证于实验-回归临床的循环往复过程;其研究内容可概括为:面向临床的中药标准化研究和源于临床的创新中药研制。面向临床的中药标准化研究的核心是以临床需求为导向,建立以功效为基础的中药品质与性效评价方法和标准,推动中药“品-质-性-效-用”一体化,使中药标准在临床上能让医生看得懂、用得上;源于临床的创新中药研制,包括基于临床经验和循证医学证据的特色复方中药研制、基于临床标本和组学方法的现代组分中药研制,加快中药新药研究与开发进程,为中医临床提供“源于传统、优于传统”的安全高效药物。建议国家有关主管部门从科研立项、人才培养、新药审评及配套的相关政策法规和组织机构等方面,支持中医药转化医学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10.
姜黄素类化合物体外抗凝血与抗血栓作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张妲  金城  骆骄阳  李兴丰  鄢丹  肖小河  董小萍 《中草药》2011,42(10):2070-2073
目的研究姜黄素类化合物体外抗凝血与抗血栓活性,为探寻姜黄活血化瘀药效物质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家兔血浆复钙时间法、凝血酶时间法及体外血栓法、全血血块法,分别对3个天然姜黄素类化合物姜黄素、去甲氧基姜黄素、双去甲氧基姜黄素的体外抗凝血与抗血栓活性进行测定。结果姜黄素、去甲氧基姜黄素、双去甲氧基姜黄素均能延长家兔血浆复钙时间(P<0.01)及凝血酶时间(P<0.01),且均能加快体外血栓(P<0.01)及全血凝块的溶解(P<0.01),其中去甲氧基姜黄素的作用最强。结论姜黄素类化合物具有较好的体外抗凝血与抗血栓作用,空间不对称结构能加强姜黄素类化合物结构母核的抗凝活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