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2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5篇
耳鼻咽喉   4篇
基础医学   8篇
口腔科学   3篇
临床医学   11篇
内科学   7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41篇
特种医学   37篇
外科学   10篇
综合类   33篇
预防医学   23篇
药学   12篇
中国医学   6篇
肿瘤学   6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24篇
  2012年   32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24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医院科级综合管理系统”是依托“军卫1号”工程网络,对数据进行提取、整理分析,从而为医院环节管理者提供方便的管理信息系统,是医院科室主任通过医疗信息的分析和预测信息来管理科室,提高医疗技术水平的强有力工具。本文对“医院科级综合管理系统”的设计思想以及系统的功能、特点做一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2.
<正> Peutz—Jeghers综合征(称PJS)是一种特殊的家族性胃肠道息肉病,其息肉可出现在全消化道。有人认为属错构瘤,极少恶变,但亦有人认为是腺瘤,属癌前病变。本文就住院4例先征者家系调查结果、息肉性质与癌进行了探讨。 1.材料和方法 1·1 对4例住院和PJS先征者进行实地调查,共发现22例患者,男性13人,女性9人。死于结肠癌10例,卵巢癌1例。调查时患者最小年龄2岁,最大年龄  相似文献   
3.
<正> 阴道感染是妇科常见病、多发病,近几年又有增多趋势。由于长期大量乱用抗菌抗原虫药,病原菌的耐药性不断增加,给临床治疗带来许多困难。因此针对不同病因,合理选择药物是治疗的关键。近年来,我院门诊对前来就诊的阴道感染病人应用替硝哩治疗滴虫性阴道炎;氟康唑治疗霉菌性阴道炎;对混合感染择用联合用药治疗,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4.
本文报告1例颈部钢筋贯通伤病例,应用血管内治疗,取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1病例资料男性,46岁.因颈部被钢筋刺伤3d入院。入院时查体:体温37.5℃,心率95次/分,血压90/60mmHg,呼吸22次/分。被动坐位,神志尚清楚,反应淡漠。颈部钢筋贯通伤,入口和出口处均有直径约2cm钢筋残留。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solitaire支架辅助栓塞颅内宽颈动脉瘤的临床方法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分析我院应用的soli-taire支架辅助栓塞15例颅内宽颈动脉瘤的临床资料。结果术中支架均顺利到位,放置位置满意,即刻血管造影致密栓塞12例,次全栓塞3例,支架释放位置满意。结论 solitaire支架辅助栓塞颅内宽颈动脉瘤具有操作简单,栓塞率高的特点,为宽颈动脉瘤的栓塞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1临床资料患者,女,54岁,头痛、头闷、视物模糊1月入院,视物模糊以右眼为主,有时有复视,眼球憋胀。既往无发热及外伤病史。体检:神志清楚,语言流利,双眼视野正常;视力:右0.5,左0.4,认知功能正常,四肢活动好,肌力5级,左侧巴宾斯基征阳性。头颅CT:右侧蝶骨棘内1/3处可见椭圆形略高密度影,大小28cm×36cm,CT值32~48Hu,边缘工整,  相似文献   
7.
目的总结颅内动脉瘤血管内栓塞治疗围手术期护理经验。方法2007年1月-2012年10月行血管内栓塞治疗89例颅内动脉瘤,对其围手术期护理要点进行总结、分析。结果术前主要是心理护理,同时做好术前准备;术中主要是配合术者完成栓塞手术;术后主要密切观察,早期发现并发症,及时给予处理。结论颅内动脉瘤血管内治疗不同环节护理目标不一样,应针对对围手术不同的病理特点进行有效的护理。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持续腰大池引流联合尼莫地平治疗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50例Hunt-Hess分级Ⅱ级以上的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5例,2组动脉瘤栓塞治疗后均给予脱水、神经保护、激素、尼莫地平等内科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持续腰大池引流,对照组给予常规腰椎穿刺。结果治疗组恢复良好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致残率和病死率明显低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持续腰大池引流联合尼莫地平治疗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临床效果好,可明显改善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患者的预后,降低致残率和病死率。  相似文献   
9.
<正>腺性膀胱炎是由于泌尿系感染、梗阻、结石等慢性膀胱刺激因素引起膀胱黏膜上皮化生所引起的良性病变。通常健康人的膀胱黏膜由移行上皮构成,但是在各种理化因素,如炎症、梗阻等慢性刺激下,局部黏膜组织逐渐演变成腺上皮,从而导致腺性膀胱炎。临床可分为3型:1乳头状型;2滤泡样型;3绒毛膜样型;4水肿型。主要好发部位为三角区、膀胱颈部、尿道内口下方。主要诊断以膀胱镜为主,镜下可见黏膜充血、米粒大小、透明囊性或乳头状隆起。根据手术病变不同,一般采用经尿道电切、膀胱部分切除。随着手术的进展,围手术期的护理也越来越重要,而随着新的护理模式——循证护理已日趋成为护理研究的重点内容[1,2]。依据临床实际的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首次全脑血管造影阴性的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的临床特点及治疗经验。方法回顾分析我科自2009-01—2015-12收治的首次DSA呈阴性,二次造影发现动脉瘤13例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13例患者中动脉瘤部位:前交通动脉瘤6例,大脑中动脉瘤3例,胼周动脉瘤2例,眼动脉段动脉瘤2例;动脉瘤的大小及瘤颈情况:直径2~3mm动脉瘤7例(窄颈5例),4~5mm动脉瘤6例(窄颈5例)。结论微小或窄颈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首次造影可能存在假阴性,及时复查DSA并给予适宜治疗,对改善患者预后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