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85篇
  免费   33篇
  国内免费   86篇
耳鼻咽喉   9篇
儿科学   5篇
基础医学   29篇
临床医学   399篇
内科学   379篇
皮肤病学   2篇
神经病学   506篇
特种医学   158篇
外科学   23篇
综合类   261篇
预防医学   133篇
眼科学   5篇
药学   76篇
  1篇
中国医学   13篇
肿瘤学   5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59篇
  2022年   30篇
  2021年   23篇
  2020年   40篇
  2019年   71篇
  2018年   33篇
  2017年   32篇
  2016年   43篇
  2015年   54篇
  2014年   70篇
  2013年   79篇
  2012年   92篇
  2011年   110篇
  2010年   105篇
  2009年   102篇
  2008年   105篇
  2007年   124篇
  2006年   140篇
  2005年   74篇
  2004年   117篇
  2003年   86篇
  2002年   70篇
  2001年   50篇
  2000年   45篇
  1999年   41篇
  1998年   33篇
  1997年   26篇
  1996年   29篇
  1995年   35篇
  1994年   21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目的对比研究腹腔镜下外生性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蘑菇状"剜除与标准肾部分切除术的安全性及有效性,为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腹腔镜下"蘑菇状"剜除术术式的建立提供临床依据。 方法选取海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与解放军总医院2018年1月至2019年5月期间,接受腹腔镜手术的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患者53例,其中25例沿肿瘤假包膜行"蘑菇状"剜除术(A组)、28例行肾部分切除术(B组)。比较两组手术患者的肾动脉阻断时间、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24 h血红蛋白、术后eGFR(estimated 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估计肾小球率过滤)的变化、术后住院时间和术后肿瘤复发率。 结果53例手术无术中转开放,无死亡病例。肾动脉阻断时间:A组(11.9±2.2)min、B组(21.5±6.5) min(P<0.001)。手术时间:A组(87.9±24.8)min、B组(114.3±38.9) min(P<0.001)。术中出血量:A组20 ml(20~40)ml、B组50 ml(50~100)ml(P<0.001)。术后24 h血红蛋白变化:A组(7.4±4.3) g/L、B组(12.4±8.8) g/L(P=0.013)。术后24 h eGFR变化:A组(6.2±7.2 )ml(min·1.73 m2),B组(12.7±12.8)ml(min·1.73 m2)(P=0.027)。术后6个月eGFR变化:A组(1.5±3.7)ml(min·1.73 m2)、B组(6.5±5.6)ml(min·1.73 m2)(P<0.001)。术后住院时间:A组4.0 d(3~4)d、B组4.5 d(3~6)d(P=0.023)。术后随访两组术后肿瘤均无复发。 结论采用腹腔镜"蘑菇状"剜除术治疗外生性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在肾动脉阻断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24 h血红蛋白、术后eGFR变化、术后住院时间等方面均优于传统肾部分切除术,两组术后肿瘤均无复发;该方法安全、有效,适于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3.
4.
患者,男性,39岁,主因四肢活动障碍3年,加重8月于 2005年1月来我院就诊。患者2002年无诱闪感走路时双足跟不能着地,2003年初逐渐出现左下肢僵直,不能屈曲,睡眠中无缓解,在当地医院针灸治疗后缓解,2004年6月患者自行戒  相似文献   
5.
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VD)是老年期痴呆的另一个主要类型,国内外研究结果显示,VD的发病率和患病率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显著增高[1,2],VD占欧美老年期痴呆的15%~20%。亚洲国家如中国和日本VD的发生率较高,  相似文献   
6.
视神经脊髓炎是多发性硬化症的临床类型之一,其主要病理改变是神经纤维的髓鞘脱失,发生的部位常侵犯视神经和脊髓,临床上可出现视神经和脊髓损害的各种表现。由于症状体征发生的部位先后不同,故给早期诊断带来困难。本文分析的目的在于探讨早期鉴别诊断的规律性。临床资料性别与年龄:男性6例,女性8例,年龄范围  相似文献   
7.
颈交感神经切断对脑循环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脑动脉壁富含神经纤维 ,其中起自颈上神经节的交感神经纤维沿颈内动脉深入到脑动脉。文章综述了颈交感神经切断对正常平静状态、高血压、缺血缺氧状态和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循环的影响。临床上采用颈交感神经阻断 (星状神经节阻滞 )可能对缺血性脑血管病具有潜在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8.
自发性颅内低压综合征的影像学特点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自1938年Schaltenbrand第一次描述1例自发性颅内低压综合征病例以来,该病症逐渐为人们认识。颅内低压综合征的诊断主要根据临床有典型的体位性头痛症状(直立位出现或加重,平卧位减轻或消失),同时腰椎穿刺测脑脊液压力低于8kPa(60mmH2O)。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文献报道的本综合征神经影像学表现越来越多,并使其诊断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本文将就其影像学特点及发生的病理生理机制进行简要介绍。1自发性颅内低压综合征影像学表现的病理生理基础腰椎穿刺脑脊液压力低于8kPa(60mmH2O)是诊断自发性颅内低压综合征的主要依据,脑脊液压力降低也一…  相似文献   
9.
细胞因子在神经系统脱髓鞘病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细胞因子在神经系统脱髓鞘病中的作用戚晓昆,朱克现在普遍认为多发性硬化(MS)和格林-巴利综合征(GBS)是由对髓鞘抗原的异常免疫应答所致。病理学可见病变附近血管周围有单核细胞(Mc)/巨噬细胞(Macrophage,M)和T淋巴细胞(Tc)的浸润,M...  相似文献   
10.
血管性痴呆(VaD)在临床上定义为由脑血管疾病造成的脑部损伤所致的获得性智力损害[1]。普遍认为,血管性病变是造成痴呆的第二大类原因,仅次于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 disease,AD)[2]。VaD的特点是,起病突然,病情呈阶梯性恶化,早期功能缺陷呈斑片状分布,有局灶性神经症状和体征。大多数学者将VaD分为以下几种病理类型[1]:(1)多发性梗死性痴呆(MID);(2)单发性梗死性痴呆;(3)小血管疾病引起的痴呆;(4)低灌注性痴呆;(5)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