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0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2篇
临床医学   19篇
内科学   4篇
综合类   72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1篇
中国医学   3篇
肿瘤学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8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甲醛化空肠弯曲菌菌苗诱导肠道免疫应答机理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甲醛化空弯菌CJ-S131菌苗经口免疫小鼠,有效地诱导了肠道粘膜的特异性免疫应答。应用改良的免疫荧光技术,可检测到肠粘膜表面覆有一层空弯菌特异性的抗体及固有膜内的许多特异性抗体形成细胞(SACC)。此外,在空肠和回肠粘膜上皮细胞间有CJ-S131特异性荧光细胞;Peyer氏小结生发中心内可见大小不等,处于不同发育阶段的SACC;结肠固有层内SACC成群出现。用活菌攻击免疫小鼠,其各肠段的病理学检查可见以单核细胞、淋巴细胞和浆细胞浸润为主的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2.
目的 改良螺旋霉素的生产菌株-生二素莲霉菌,提高其产量。方法 以超声破碎法破坏出发菌株的细胞壁,获得该菌的原生质体,在再生培养基上培养后获得的诱变菌,其产螺旋霉素的效价上实现了大面积的提高。结果 在参与初筛的菌落中,摇瓶发酵后有38.3%的菌株效价获得提高,范围为1.62%~11.92%(平均提高率为8.73%)。结论 本文采用的超声波破碎法制备的原生质体,操作简便,成本低廉,影响因素少等诸多优势,是一种适合国内工业菌种改良的好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伤寒杆菌的不相容性C群接合性耐药质粒 pRST98对其宿主菌在巨噬细胞内存活的影响。方法 用标准系列稀释法检测 3株同源染色体伤寒杆菌———含 pRST98的野生型伤寒菌株STpRST98、经SDS人工消除pRST98的突变体菌株ST(R-)及 pRST98重新导入突变体的接合子 pRST98/ST(R-) ,研究它们在BALB/c小鼠腹腔巨噬细胞M J774A .1内的存活情况。结果 巨噬细胞吞噬后 6 0min内大多数待检菌被杀死 ,但 pRST98宿主菌在巨噬细胞内的活菌数明显高于无此质粒的菌株 (P <0 .0 5 )。结论 pRST98能提高其宿主菌在巨噬细胞内的存活能力。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伤寒菌接合性耐药质粒pRST98 与宿主菌毒力的关系。方法 用伤寒菌同源染色体的含pRST98 野生株、消除pRST98 菌株及pRST98 重新导入消除菌株后,检测它们在人、兔及豚鼠血清中抵抗力的改变。将pRST98 导入不含质粒的鼠伤寒无毒株RIA,比较接合子pRST98/RIA 与含一毒力质粒的鼠伤寒毒株SR- 11 及RIA在体外对Hep- 2 、CHO 和HeLa 细胞的粘附、侵袭能力;经口感染小鼠观察3 种菌在体内播散、繁殖及引起所在脏器的病理改变,并经腹腔感染测定对小鼠的半数致死量。结果 携带pRST98 的菌株在血清中的抵抗力显著高于无此质粒菌株( P< 0 .05);pRST98 在体外不影响宿主菌对上述3 种细胞的粘附、侵袭力,但能使携带该质粒的pRST98/RIA在小鼠肠系膜淋巴结、脾和肝脏的活菌数显著增加( P< 0.05) ,并引起相应的病理变化;腹腔注射小鼠LD50 比RIA降低1000 倍(P< 0.01) 。结论 伤寒菌耐药质粒pRST98 具有多效性,不但能编码对药物的抗性,同时还能使宿主菌的毒力增强。  相似文献   
5.
将p R S T98 导入不含质粒且对抗菌药物敏感的大肠杆菌、伤寒杆菌,并用十二烷基硫酸钠( S D S) 消除耐药菌株的p R S T98 ,计算接合子及 R 质粒消除前后菌株在人、兔及豚鼠的不同浓度、不同成份血清中的存活率。p R S T98 介导其宿主菌对血清杀菌的抗性,但在不同宿主菌中抵抗力不同;补体经典途径及旁路途径均参与血清杀菌过程。p R S T9 8 具有多效性,其广泛的宿主性在介导细菌多重耐药的同时,还赋予细菌抵抗血清的杀菌作用,使病原菌致病性增强。  相似文献   
6.
Warren 和Marshall~([1])报道,从慢性活动性胃炎病人的胃粘膜内发现并首次成功地培养到螺旋状的革兰氏阴性菌,该菌在光镜下的形态及其DNA 中G+C 的含量与弯曲菌属相似,故归于弯曲菌属,并命名为幽门弯曲菌(Campylobacter pyloridis)。  相似文献   
7.
137例男性泌尿生殖道感染病原体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进一步了解目前我国男性泌尿生殖道感染的病因,方法 采用细菌培养、解脲脲原体培养、PCR检测沙眼衣原体等,对137例男性泌尿生殖道感染患者进行病原体检测。结果 110例同病原体,其中淋球菌26例(19.0%),解脲脲原体40例(29.2%0,沙眼衣原体21例(15.3%)。L型细菌感染在慢性前列腺患者中明显增加(P〈0.05)。结论 目前国内男性泌悄生殖道感染日趋复杂。治疗前进行病原体检测具有  相似文献   
8.
将20例COPD患者分为发作组、缓解组和肺心组、非肺心组,测定IL-2活性、淋巴细胞转化、T细胞亚群(共四项)和NK细胞活性。结果显示,COPD患者IL-2、淋转及CD3+率下降,NK活性代偿性增强,发作组与缓解组组间差异不大,若按肺心和非肺心重新分组,则七项指标在普遍出现异常的基础上,有五项组间差异明显,肺心组CD3+率、CD4+率下降更为显著,CD8+率升高,NK活性更高。结果表明,COPD在反复发作并演变成肺心病的过程中,伴随着细胞免疫功能和NK细胞活性的明显改变。  相似文献   
9.
细菌的五种鞭毛染色方法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比较细菌的五种鞭毛染色方法染色效果。方法用Ryu法、Ryu改良法、Blendon染色法、Fontana染色法、碱性复红法等五种不同鞭毛染色法对奇异变形杆菌、铜绿假单胞菌、鼠伤寒沙门菌、大肠埃希菌染色,参照West提出的评分方法打分。结果五种染色方法中,Blendon染色法效果最佳。鞭毛清晰,形态良好,很少脱落,背景杂质颗粒少见,背景底色浅,易于观察。其次为Ryu红法,最差为Fontana染色法。结论Blendon鞭毛染色法效果最好,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链球菌制剂SM对人外周血淋巴细胞(PBL)的增殖效应及抗瘤活性。方法:将不同浓度的链球菌制剂SM(0.5KE/ml--0.015KE/ml)与正常人PBL共同孵育20小时,以MTT法检测经诱导后的人PBL的增殖效应及对K562细胞的杀伤活性,并采用生物活性检测法测定其上清中tnf-α的含量。结果:PBL与不同浓度的链球菌制剂SM作用20小时后,细胞都有不同程度的增殖,且对K562细胞的杀伤活性随之增加,尤其浓度为0.125KE/ml时最为理想。其上清中亦能检测到较高水平的TNF-α,在0.125KE/ml--0.015KE/ml时与对照组相比,P值<0.01。结论:链球菌制剂别能增强SM的增殖效应及抗瘤活性,其作用与其药物的浓度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