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4篇
药学   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1.
穴位注射维生素B1治疗外伤性面神经麻痹17例陈时均1石承先21.贵州省金沙县人民医院(贵州551800)2.贵阳市遵义医学院二院1989年至1995年,我们对17例外伤性面神经麻痹患者常规采用穴位注射维生素B1,取得明显治疗效果,现将治疗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石承先  汤笃礼 《贵州医药》1995,19(6):328-329
本研究复制家兔胆管炎模型,观察46例病人的LDH及其同功酶,并回顾分析51例胆管炎病人的预后与年龄的关系。结要显示,LDH及其同功酶对估计胆管炎的程度和重要器官损伤的秩序有帮助;55岁以上胆管炎病人易发生重症胆管炎和重要器官损伤而危及生命,应及时减压。  相似文献   
3.
本文报告在超声定位下用自制多套管外行PD治疗腹内脓肿61例,均无并发症及死亡,平均引流11.5d。提示多套管针行PD具有引流口可逐渐扩大,能置入较粗引流管,使引流充分和缩短疗程的特点。  相似文献   
4.
两种不同胆道外引流方法的临床效果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预防胆道外引流所致的低血钾及大量胆汁丢失对机体术后康复的影响。方法对1993~1999年收治的60例胆道结石病人术后分为两组。抬高位组:术后抬高T型引流管15~20cm,48h后夹管。自然位组:按自然体位引流7~9d夹管。对两组进行血K 和临床观察分析。结果抬高T管组:术前血K 3.94±15mmol/L,术后血K 3.80±0.24mmol/L,均在正常值水平。自然引流组:术前血K 4.05±0.13mmol/L,术后血K 3.23±0.2mmol/L低于正常值,两组术后血钾浓度对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自然位组术后胆汁引流量大,术后肠功能恢复时间明显延长。结论早期抬高T型引流管及早期夹管可减少胆汁的流失,防止大量胆汁流失所致的低血钾及对机体术后康复的影响。有助于术后早期康复。  相似文献   
5.
B型超声诊断肝外胆管结石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资料和方法1.1研究对象1991年1月~1995年12月我室用B型超声(简称B超)检查后行胆管探查术共108例。其中男性32例,女性76例。年龄最大68岁。最小18岁,平均年龄46.5岁。已行胆囊切除者29例,有1次肝外胆管手术史者12例,余67例为初次检查并手术。1.2仪器及检查方法用AloKaSSD-280型及500型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均为3.5MHZ。受检查者仰卧位或右前斜位,局部涂以耦合剂,探头沿右肋间及右肋线下斜向多方向扫查肝及胆道系统。其中45例胰头部有肠道气体干扰者,采用饮水使胃充盈作为“透声窗”,将探头多方向扫查,使胰头部及总胆管…  相似文献   
6.
两种胆道探子对兔Oddi氏括约肌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研究分别应用金属(组1)和硅塑(组2)胆道探子对16只家兔模拟临床胆道探查术,以探讨两种探子对Oddi氏括约肌的影响。结果表明,术后组1动物的胆总管直径、胆压和Oddi氏括约肌损伤均明显大于组2.提示金属胆道探子对Oddi氏括约肌的这种损伤,可能是胆道术后综合征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