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5篇
综合类   4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李永红 《当代护士》2014,(10):125-126
目的:调查分析呼吸内科护士的主要工作压力源及应对方式。方法采用护士工作压力源量表以及应对方式量表对呼吸内科60名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呼吸内科护士的压力总体处于较高水平,“工作量大、护理的患者病情重、护士人数不足、倒班频繁、环境不良”等是呼吸内科护士工作的主要压力源;积极评价和逃避是呼吸内科护士最常用的压力应对方式,最少使用发泄和幻想等消极应对方式。结论预防工作压力,采用积极方式正确应对压力,对确保护士的身心健康和良好的护理质量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2.
目的 真菌性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FVAP)是最常见的院内感染之一,FVAP不仅增加了患者的经济负担,还直接威胁着患者的生命.本文旨在探讨其发生的临床相关危险因素,为防治FVAP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我院重症监护室自2005年6月至2011年6月期间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者100例,按诊断标准分实验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利用单因素分析法对患者的年龄、合并糖尿病、应用广谱抗生素时间、恶性肿瘤、是否联合应用抗生素、白蛋白水平、胃肠外营养情况以及使用糖皮质激素等临床相关危险因素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应用广谱抗生素时间、联合应用抗生素、血浆白蛋白水平、中心静脉置管时间、预防应用抗真菌药物等因素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根据FVAP的相关危险因素采取不同的预防策略,加强管理,有效地预防和减少FVAP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多浆膜腔积液48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多浆膜腔积液48例分析湖南省岳阳市第一人民医院呼吸内科(414000)刘满生周溱林春龙多浆膜腔积液是指液体在2个或2个以上的浆膜腔内积聚。其病因繁多,临床上有一定复杂性,往往给诊断与治疗带来困难,及时诊断对治疗方案的确定及预后的判断均有重要意义。现将...  相似文献   
4.
目的 评估对低肺栓塞严重程度指数(PESI)急性肺栓塞(APE)患者进行院外自我抗凝管理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PESI分级Ⅰ~Ⅱ级的68例APE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院外治疗组和住院治疗组,每组34例.所有患者均给予低分子量肝素联合口服抗凝药物治疗,院外治疗组进行自我抗凝管理.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2周及3个月时的疗效,包括静脉血栓栓塞(VTE)的复发情况、国际标准化比值(INR)达标时间、VTE相关的急救次数、出血事件的发生及总体病死率.结果 治疗期间住院治疗组2例(5.9%,2/34)VTE复发,院外治疗组仅1例(2.9%,1/34) VTE复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住院治疗组INR达标时间(8.5±2.9)d,明显短于院外治疗组的(16.1±4.4)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VTE相关的急救次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8例患者中仅院外治疗组发生1例严重出血、1例死亡.结论 对于PESI分级Ⅰ~Ⅱ级的APE患者早期进行院外自我抗凝管理,安全有效,可大大缩短住院时间,减轻患者的物质及精神负担.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川芎嗪与尼群地平降低慢性阻塞性肺病(慢阻肺)患者肺循环阻力的治疗机制。方法:分别应用川芎嗪,尼群地平及川芎嗪 与尼群地平配伍3种方法治疗慢性肺患者各10例,测定用药前后血液流变学参数及血浆内皮素-1(ET1),血栓素A2(TXA2),血小板-P-选择素(CD62P)等水平,结果:芎嗪与尼群地平配伍能降低血浆ET1,TXA2,CD62P水平,同时下调血液流变学各指标。结论:川芎嗪与尼群地平配伍能增强各自单独用药的效果,其降低肺循环阻力的作用与降低血浆中缩血管因子及改变血液流变学有关。  相似文献   
6.
吉诺通联合特布他林治疗喘息型慢性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观察吉诺通与特布他林配伍治疗喘息型慢性支气管炎的疗效.方法 118例患者被随机分为3组,分别予以吉诺通口服、特布他林手持定量雾化(MDI)吸入及吉诺通口服联合特布他林MDI吸入,观察3组患者用药前、后的症状、体征、肺功能及血气分析的变化,同时对血电解质,心、肝、肾功能及胃肠道反应进行了监测.结果吉诺通与特布他林联合用药组与单一用药组3组疗效间差别有显著性意义(P<0.01).治疗后联合用药组与单一用药组的FEV1/FVC(%)、VC(%)、MBC(%)的均值间差别均有显著性意义(P<0.01);治疗后血气分析,联合用药组与单一用药组的各指标的均值间差别均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吉诺通与特布他林联用能改善患者的通气功能,缓解病情,在应用支气管扩张药物的前提下应用吉诺通治疗能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无创通气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发作伴呼吸衰竭中的应用.方法 将50例COPD急性加重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25例.对照组用常规药物治疗,实验组用常规药物加无创正压通气治疗.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前的基础情况和血气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实验组呼吸频率(RR)、心率(HR)、动脉血pH、氧分压(PaO2)、二氧化碳分压(PaCO2)均明显改善(P<0.05),但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治疗后PaO2上升更明显(P<0.01),PaCO2下降更明显(P<0.01).治疗48h后,实验组和对照组呼吸困难明显缓解的人数分别为22例和13例(P<0.05).实验组和对照组平均住院日分别为(12±5)d和(18±6)d(P<0.01).结论 无创通气治疗COPD急性发作伴呼吸衰竭较仅用常规药物治疗能更快地缓解临床症状,提高PaO2和降低PaCO2.  相似文献   
8.
陈中华 《中国医药导刊》2011,13(11):1975-1976
目的:探讨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机械通气患者的效果。方法:选自我院2008年1月~2010年10月收治的6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机械通气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均在常规抗感染,解痉,机械通气,纠正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祛痰等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给予肠外营养,观察组给予肠内营养,比较两组营养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后血清白蛋白、前白蛋白、胆固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血红蛋白略高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营养状况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治疗过程中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发现,肠内营养方法不仅提供人体全部的营养素,补充自然饮食及肠外营养支持的不足,还能有效地维持肠道黏膜的完整性,可提高免疫力,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患者,男,41岁。因体检发现左肺门阴影2个月余,于2006年2月6日入院,患者2个月前体检发现肺部阴影,住入当地医院,外院经2次经皮肺穿刺发现真菌孢子,给予大扶康、氟康唑、伊曲康唑分别治疗8天,因疗效不明显,遂来我院就诊。2002年体检发现糖尿病,一直服二甲双胍冶疗,血糖控制一般。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病(慢阻肺)患者血浆中白三烯C4水平与肺血流动力学关系。方法 采用右心漂浮导管测定了20例慢阻肺患者血流动力学参数,并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了血浆白三烯C4水平,同时检测了患者肺功能、氧饱和度。结果慢阻肺患者静脉血浆白三烯C4水平高于正常人血浆白三烯C4水平,肺动脉高压者高于非肺动脉高压者,相关分析表明,慢阻肺患者血浆白三烯C4水平与肺动脉平均压、肺血管阻力成正相关,与心输出量成负相关,与氧饱和度成负相关。结论 白三烯C4可能参与了慢阻肺继发肺动脉高压的形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