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篇
  免费   1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27篇
临床医学   5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8篇
综合类   13篇
中国医学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5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小儿肾癌的临床表现与诊治特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讨小儿肾癌的临床表现与诊治特点,对1988年9月一2002年2月收治的8例12岁以下肾癌患儿进行分析,其中采用根治性肾切除7例,行单纯性肾切除1例,术后仅2例接受不规则化疗,其余未作化疗。结果显示,8例患儿于术后均未出现并发症;随访7例,最长14年,最短8个月,目前无复发,生长发育正常,失访1例。提示小儿肾癌是儿童少见的肾恶性肿瘤,术前与肾母细胞瘤鉴别有一定困难,根治性肾切除是有效的治疗方法,化疗与否似乎对术后生存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2.
临床上梨状窝瘘较少见 ,其以颈深部感染为主要表现 ,常被误漏诊。笔者总结 1999年在北京儿童医院进修时收治的 2例及本院的 1例梨状窝瘘 ,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例 1,女 ,11岁。近 3年因左颈部红肿 3次来我院求诊 ,经抗炎后红肿均消退。 1年前被误诊为左侧寻常鳃瘘而手术 ,手术时左甲状腺上极区域疤痕明显 ,未找到明确瘘管 ,仅行疤痕组织切除。术后 6个月复发 ,出现左颈部脓肿行切排术。怀疑梨状窝瘘 ,炎症消退后 6周行食管吞钡确诊。术中经直接喉镜发现左侧梨状窝约 0 .3cm开口 (右侧无开口 ,仅有隐窝 ) ,插入连硬导管 ,注入美蓝 ,手…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单侧睾丸扭转后对侧睾丸早期的病理改变及组织中一氧化氮(NO)含量的变化,阐明NO与对侧睾丸早期损伤之间的关系。方法:将56只青春期前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和扭转组,每组28只。假手术组将左侧阴囊打开分离暴露睾丸后,不予扭转,即将睾丸再固定于阴囊壁上,并缝合阴囊。扭转组则依Turner法建立左侧睾丸扭转模型,均于扭转4h后复位。两组分别于复位后1h、4h、24h、1周各处死大鼠7只,取右侧睾丸行一氧化氮合酶(NOS)活性、NO含量、丙二醛(MDA)含量检测及病理评分。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扭转组对侧睾丸的MDA含量、NO含量、NOS活性、病理评分等均有不同程度升高,且生精细胞层数结合精细小管直径所示的预后情况亦较差。结论:单侧睾丸扭转后对侧睾丸早期即可出现继发性损伤,过量NO在单侧睾丸扭转复位后对侧睾丸早期损伤中起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4.
骶尾部畸胎瘤是小儿最常见的胚芽细胞肿瘤,血清甲胎蛋白(AFP)的含量测定是鉴别良恶性畸胎瘤的一种常用方法。但我们发现在新生儿期,由于受甲胎蛋白的影响这种方法有局限性。我院1982年1月至1998年9月共收治骶尾部畸胎瘤32例,其中<8个月13例中恶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先天性胆总管囊肿(CCC)术前的影像学表现,并与需鉴别疾病相比较,旨在提高对本病的认识,避免误诊。方法对20例经过手术病理证实的CCC进行影像学分析,所有病例术前均行MRCP检查。结果男性4例,女性16例,年龄4~13岁,10岁以内发病为13例,胆管囊肿I型17例,IV型3例。所有病例均表现为肝内和(或)外胆管薄壁囊性扩张,最大直径3.5~25cm不等,其囊壁厚度不均,肿块无包膜。大多数形态呈类圆形(15/20),部分为梭型(5/20)。过半数患儿同时存在胆胰合流异常(11/20),部分合并胆囊结石(6/20),与术中所见相符合。术后病理与术前影像学诊断相符,并证实所有患儿均存在胆囊及囊肿壁的不规则增厚及炎性细胞浸润,提示存在慢性炎症。结论明确胆总管囊肿的部位、形态及并发症特点是进行诊断及鉴别诊断的首要条件,MRCP能无损伤地显示囊肿及周围组织的情况,并能准确提示包括胰胆管合流异常在内的各种合并症,能有效、安全地为临床医师做出术前评估。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苦参碱(matrine,MAT)对人卵巢恶性畸胎瘤细胞株PA-1体外增殖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人卵巢恶性畸胎瘤细胞株PA-1,分组予不同浓度苦参碱作用。MTT法检测0.25、0.50、1.0 mg/mL不同浓度苦参碱对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以及药物作用的量效和时效关系;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和细胞周期;半定量RT-PCR检测bcl-2/bax mRNA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MTT法显示药物作用后,细胞有明显的抑制增殖作用,且呈时间依赖性和剂量依赖性;流式细胞仪检测不同浓度的苦参碱作用后PA-1细胞的凋亡率依次上升,并与作用时间正相关;细胞周期结果显示苦参碱对PA-1细胞具有明显的G_1期阻滞作用,且具有剂量依赖性。结论苦参碱能使PA-1细胞bcl-2 mRNA和bax mRNA的比值下调,产生G_1期阻滞,从而调节细胞周期,最终导致PA-1细胞在体外的增殖受到明显抑制。  相似文献   
7.
患儿:女,11岁。因外伤后腹痛呕吐1d入院。患儿半月前被同学推倒致腹部外伤后,1d前出现剧烈的腹痛伴呕吐,在外院对症治疗腹痛不能缓解而转入我院。PE:急性痛苦貌,体型瘦长,P96次/min,T37.2℃.R20次/min.BP105/55mmHg,结膜口唇苍白,两肺呼吸音清,心前区可闻及Ⅱ级收缩期杂音,腹软,中上腹及左下腹可及轻压  相似文献   
8.
小儿胰腺假性囊肿的诊治(附六例报告)刘平李仲荣胰腺假性囊肿大多由外伤引起,少部分继发于胰腺炎及胆道疾病后。本病较为少见,小儿尤为少见。本病诊断并不困难,治疗手段及手术时机的选择是关键。我院自1990年7月至今收治6例胰腺假性囊肿患儿,现报告如下。临床...  相似文献   
9.
小儿肿瘤与抑癌基因胡承冈综述金百祥审校近年,肿瘤的癌变机理研究取得很大的进展,对小儿肿瘤的家系分析和细胞遗传学研究提出了抑癌基因的概念。人们已认识到,抑制细胞生长的抑癌基因和促进细胞生长的原癌基因调节着正常细胞的生长。在癌变组织中有癌基因的激活,同时...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儿童畸胎瘤的临床病理特点。方法 回顾 80例儿童畸胎瘤的光镜检查、免疫组化甲胎蛋白 (AFP)染色以及临床资料。结果 成熟畸胎瘤 6 0例 (75 0 % ) ,术前血AFP阳性 7例 ,组织免疫组化AFP弱阳性 1例 ;未成熟畸胎瘤 11例 (13 8% ) ,术前血清及组织免疫组化AFP均为阳性 10例 ;恶性畸胎瘤 9例 (11 2 % ) ,术前血清及组织AFP均为阳性 8例。结论 儿童畸胎瘤的生物学良恶性应在病理组织形态的基础上 ,结合患儿年龄、AFP值、肿瘤部位进行综合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