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1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0篇
临床医学   6篇
外科学   13篇
综合类   28篇
预防医学   13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6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三根汤抗炎抑菌药理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岳兴如  刘萍  李鹏胜 《医学信息》2008,21(5):663-666
目的 研究三根汤抗炎抑菌作用.方法 分别用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冰醋酸致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酵母多糖A、角叉菜胶致大鼠足跖炎症、小鼠棉球肉芽肿增生和体内抑菌实验.ig给药,观察三根汤的抗炎抑菌作用.结果 三根汤能减轻二甲苯所致小鼠耳肿胀、冰醋酸所致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角又菜胶和酵母多糖A所致大鼠足趾肿胀并且有体内抑菌作用.结论 三根汤具有一定的抗炎抑菌作用,其机制涉及对多种炎症介质的抑制,抗炎抑菌作用能部分解释三根汤生药的传统功效.  相似文献   
2.
赵丹  张宇 《中国普通外科杂志》2015,24(11):1525-1529
目的:探讨癌胚抗原黏附分子1(CEACAM1)在甲状腺癌患者外周血中水平及其对甲状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用ELISA法检测76例甲状腺癌患者、48例甲状腺良性肿瘤患者和38例健康体检者外周血中CEACAM1水平,同时检测所有入组样本的癌胚抗原(CEA)及甲状腺球蛋白(TG)水平,分析外周血CEACAM1水平与甲状腺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制作ROC曲线,比较CEACAM1、CEA、TG对甲状腺癌的诊断价值。结果:甲状腺癌患者血清CEACAM1水平明显高于甲状腺良性肿瘤患者及健康对照者(547.11 ng/mL vs.469.77 ng/mL、369.04 ng/mL,均P0.05)。血清CEACAM1水平与甲状腺癌的TNM分期和淋巴结转移有关(均P0.05)。血清CEACAM1水平诊断甲状腺癌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94,敏感性97.4%,特异性80.3%,CEACAM1对甲状腺癌的诊断价值优于CEA和TG。结论:血清CEACAM1检测对甲状腺癌的诊断及其病情评估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骨转移患者的临床特征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116例结直肠癌骨转移患者的临床资料。收集其临床病史、血液指标、影像学及病理学资料、治疗方法及随访资料等。分析直肠癌骨转移的临床特征及预后影响因素,生存率用Kaplan-Meier法计算,单因素分析用Log-rank方法,多因素分析采用Cox回归模型。结果:116例患者以中老年患者居多,单发骨转移51例(44.0%),多发骨转移65例(56.0%),最常见的部位依次为骨盆、胸椎、腰椎、骶椎和肋骨。108例(93.1%)患者合并其他部位转移。从确诊结直肠癌至骨转移的中位时间为15.42个月,从骨转移至首次发生骨相关事件中位时间为2.35个月。骨相关性事件中骨转移灶放疗、严重骨痛和病理性骨折发生率分别为42.2%、22.4%、8.6%。发生骨转移后患者的1、2、3年生存率分别为36.9%、21.4%、12.5%,中位生存时间为11.45个月,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ECOG评分、原发灶大小、ALP水平、CEA水平、是否合并其他部位转移、骨转移后化疗和双膦酸盐治疗与预后相关(均P0.05);Cox模型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ECOG评分和化疗是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结直肠癌骨转移患者的预后较差,放疗及双磷酸盐类药物可以为提高生活质量提供帮助,全身化疗可以使患者生存获益。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10年来,子宫癌与非癌性增生发病特点,变化规律及变动趋势,为其防治提供更多的信息.方法统计本院近10年经病理组织学确定的子宫内膜增生与子宫内膜癌,子宫内膜增生按WHO新分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子宫内膜增生与子宫内膜癌占全部病检的百分比逐年增加,经统计分析有意义.本组研究城区病例明显高于农村病例.结论子宫内膜增生与子宫内膜癌趋于城市化、年轻化逐年增加,除与自身内分泌紊乱等有关外,环境激素因素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子宫肌瘤的最佳临床治疗方法.方法对19例妊娠合并子宫肌瘤病例的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9例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患者中,保胎5例,流产2例,剖宫产12例.结论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患者,妊娠晚期,剖宫产率高,大部分病例可在剖宫产同时行肌瘤剔除术;妊娠早期,有流产症状者可选用中医药保胎治疗.  相似文献   
6.
7.
目的 观察重组干扰素α-1b残余液对化疗引起的口腔黏膜的疗效.方法 将96例病人随机分成2组,其中对照组40例,给予锡类散粉末局部治疗;治疗组56例,给予重组干扰素α-1b残余液局部涂抹,每天6~8次,7d为一疗程,疗程结束后观察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89.29%(50/56),优于对照组55.00%(22/40),P<0.05,两组间有统计学差异.结论 重组干扰素α-1b残余液局部涂抹治疗化疗引起的口腔黏膜炎的方法简单且经济,疗效优于传统方法,可作为化疗引起的口腔粘膜炎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8.
时书勤 《中国保健》2005,13(24):26-27
目的比较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术(Laparoscopically Assisted Myomectomy LAM)与妇科经典手术.方法108例病人采用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术,随机选择这期间我院完成的58例剖腹子宫壁间肌瘤切除术作为对照组.结果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术108例和对照组比较手术操作时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术中出血少,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01);术后病死率低,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5);下床活动早,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术后住院天数少,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01);胃肠功能恢复快,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01);患者痛苦小,用镇痛药少,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01).结论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术达到出血少、损伤小、患者痛苦小、恢复快、住院时间短、术后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糖尿病并发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corona virus disease 2019,COVID 19)患者的临床常规实验室指标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收集 2020年 1月 21日~ 3月 2日在河南省南阳市中心医院感染性疾病科就诊的 COVID 19患者,分为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组和非糖尿病(non-diabetes mellitus,NDM)组,采用 Mann-Whitney U检验和 Kruskal-Wallis H检验比较组间常规检测指标的差异,并用 Logistic回归对重症患者进行危险因素分析。结果 ①共有 NDM组 36例,DM组 17例,DM组的年龄显著高于 NDM组(59.12±10.92 岁 vs 45.03±16.73岁),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t=3.31,P=0.001);②与 NDM组相比, DM组的中性粒细胞计数 [(5.85±3.29 )×109/L],纤维蛋白原浓度(4.71±1.37 g/L),D-二聚体 [0.63(0.22,2.81) mg/L ] ,C反应蛋白 [18.30(12.81,54.10)mg/L]和白细胞介素 -4(2.55± 0.49pg/ml)水平显著高于 NDM组 [(3.41±1.93)×109/L,3.54±0.82 g/L,0.22(0.16,0.39) mg/L,8.05(1.59,16.45)mg/L,(2.01±0.63pg/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t=2.45~ 3.40,均 P < 0.05),而淋巴细胞计数显著低于 NDM组 [(0.83±0.45)×109/L vs(1.32±0.50)×109/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3.42,P=0.001);③随着血糖水平的升高, COVID-19患者的淋巴细胞计数逐渐降低 [(1.50±0.41)×109/L,(1.19±0.55 )×109/L,(0.78±0.33)×109/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F=13.93,P=0.001),而纤维蛋白原浓度( 3.24±0.54 g/L,3.90±0.98 g/L,4.63±1.53 g/L)、 D-二聚体 [0.16(0.12,0.42)mg/L, 0.27(0.16, 0.44)mg/L,0.63(0.22,2.81)mg/L ]和 C反应蛋白 [5.10(1.58, 10.84)mg/L,9.40(2.80,28.40)mg/L,27.93(12.81,64.39)mg/L]水平逐渐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F=9.30~ 13.32,均 P< 0.05);④ DM组患重症(包括重型和危重型) COVID-19的比例显著高于 NDM组(58.80% vs 1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0.43,P=0.002),且住院时间显著长于 NDM患者(15.18±5.43天 vs 10.39±5.82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2.87,P=0.004)。调整性别和年龄后发现,淋巴细胞计数(风险比 [HR]=0.023,P=0.011)、糖尿病( HR=5.33, P=0.026)是 COVID-19患者罹患重症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糖尿病并发 COVID-19患者处于高凝状态,炎症反应更显著,糖尿病是 COVID-19患者罹患重症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