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篇
  免费   0篇
中国医学   1篇
  201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探讨经皮穴位电刺激(transcutaneous acupoint electrical stimulation, TAES)静脉全麻行腔镜双侧甲状腺次全切除术的麻醉学价值。方法60例择期行双侧腔镜甲状腺次全切除术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TAES联合静脉全麻组)和对照组(全凭静脉全麻组),每组30例。两组术中均采用靶控输注异丙酚复合恒速输注瑞芬太尼的方法维持麻醉,治疗组从麻醉诱导前30 min 至术毕持续TAES,刺激部位为双侧合谷和内关穴。分别记录入室后(基础值,T0)、插管即刻(T1)、插管后5 min(T2)、切皮前5 min (T3)、切皮后5 min(T4)、充气30 min(T5)、术毕(T6)、拔管前5 min(T7)、拔管即刻(T8)、拔管后5 min (T9) 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分别于T0、T3、T5、T6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IL-6、TNF-α,记录T3、T4、T5异丙酚靶浓度。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手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本组T0比较,治疗组T3-4HR降低,T8-9HR升高,T7-9MAP升高;对照组T3 HR降低,T7-9HR升高,T1、5、7-9 MAP升高,T2-3MAP降低;两组T5-6 IL-6均升高,T6 TNF-α均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 P〈0.05)。与对照组同期比较,治疗组T6-9 HR降低,T1、4、5、7-9MAP降低,T3 MAP升高,T5-6 IL-6 降低(P〈0.05);各时间点异丙酚靶浓度及总量均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结论TAES在更好地维持术中血流动力学、适当抑制应激反应的同时,减少了麻醉药物的用量,提高麻醉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