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篇
  免费   32篇
  国内免费   2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6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7篇
内科学   7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14篇
综合类   16篇
预防医学   20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5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在维吾尔族足月低出生体重儿(TLBW)的胎盘组织中表达的分子病理学意义,为维吾尔族TLBW的发病学及优生优育提供重要的分子生物学指标,为预防和治疗TLBW提供有意义的科学依据.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40例维吾尔族TLBW的胎盘组织,各20例维吾尔族正常儿及巨大儿胎盘组织中的EGFR的表达强度及变化规律,并对比其差异.结果①三组中孕妇年龄及孕周无显著差异,胎盘重量TLBW组显著低于正常组和巨大儿组(P<0.01),而正常组又低于巨大儿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②EGFR在TLBW组中表达密度较正常组与巨大儿组增强,差异有显著性(P<0.01),而正常组与巨大儿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③EGFR与体重显著相关(P<0.01).结论①维吾尔族新生儿体重与胎盘重量呈显著正相关,而与年龄、孕周无密切关系.②EGFR与胎盘发育及胎儿生长发育密切相关,它们的异常表达可能是导致胎盘功能不良,造成足月低出生体重儿发生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2.
背景与目的:腹腔镜右半结肠癌根治术采用头侧入路和尾侧入路均已得到认可,但两种方法的联合应用还较少。本研究探讨头尾结合入路方式与完全头侧入路治疗右半结肠癌的临床效果及其安全性。 方法:选取我院拟实施腹腔镜结肠癌根治术的患者15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分为头尾结合入路组和完全头侧入路组,各组75例。分别采用头尾结合入路方式手术和完全头侧入路方式手术;对比两组的手术过程指标、术后恢复情况、并发症的发生率差异。 结果:头尾结合入路组和完全头侧入路组患者的TNM分期、肿瘤直径、肿瘤部位、肿瘤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头尾结合入路组的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拔除引流管时间均低于完全头侧入路组 [(127.6±27.8)min vs. (148.0±28.5)min;(63.31±17.20)mL vs. (98.44±22.04)mL;(6.12±1.40)d vs.(6.73±1.54)d],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头尾结合入路组患者的清扫淋巴结数目、阳性淋巴结数目、肛门排气时间、首次进食流质饮食时间、住院时间与完全头侧入路组比较,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17.3±2.4)枚vs.(16.8±2.7)枚,(2.8±1.1)枚vs.(3.0±1.0)枚,(2.79±0.73)d vs.(2.90±0.68)d,(5.11±1.32)d vs. (5.30±1.48)d,(13.82±2.20)d vs.(14.51±2.47)d,P>0.05];头尾结合入路组的手术并发症率低于完全头侧入路组(6.67%  vs. 18.67%,P<0.05)。 结论:头尾结合入路方式与完全头侧入路方式治疗右半结肠癌的临床效果相当,前者具有手术创伤更小、术后并发症更少的优势。  相似文献   
3.
4.
目的:探讨miR-153在胃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49例胃癌根治术后组织和配对癌旁正常组织标本,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qPCR)检测miR-153的表达水平,并分析其与胃癌临床TNM分期、肿瘤大小、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等临床病理参数之间的关系。结果:miR-153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量显著低于相应癌旁正常组织(P0.01),miR-153的表达量与胃癌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与民族、性别、年龄、分化程度、肿瘤大小、临床TNM分期等病理参数无关(P0.05)。结论:miR-153在胃癌组织中低表达,提示miR-153可能与胃癌的发生发展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经皮胆囊穿刺引流术(PPDG)治疗妊娠中晚期急性结石性胆囊炎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9月—2015年10月47例妊娠中晚期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行超声引导下PPDG的临床资料。结果:47例患者均成功实施PPDG,治疗后腹痛、发热等症状迅速缓解,无出血、胆瘘等并发症,实验室指标包括白细胞计数、转氨酶、总胆红素、降钙素原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均P0.05)。除1例患者置管后7 d导管脱落,其余患者均常规拔管或带管分娩后择期行胆囊切除术时拔管。47例患者28例自然分娩,19例剖宫产,新生儿均正常。结论:超声引导下PPDG是治疗妊娠中晚期急性结石胆囊炎有效、安全和简便的方法,推荐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6.
[摘要] 目的 探讨miR-27a下调表达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MI/R)后急性肺损伤(ALI)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选择8~12周龄成年雄性SD大鼠40只,将其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P组)、模型组(I/R组)、miR-27a抑制剂组(anta-27a+I/R组)和miR-27a抑制剂空白对照组(NC+I/R组),每组10只。结扎冠脉左前降支30 min,再灌注120 min,构建大鼠MI/R所致ALI模型。anta-27a+I/R组与NC+I/R组在建模前连续3 d分别予尾静脉注射antagomir-27a、antagomir-NC。比较四组大鼠肺脏湿干重比(W/D)及病理改变情况。比较四组肺组织中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表达水平。比较四组肺组织及血清中白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表达水平。结果 与SP组比较,I/R组、anta-27a+I/R组、NC+I/R组大鼠肺组织病理损伤严重,肺W/D值升高;肺组织MDA水平上升,SOD水平降低;肺组织及血清中IL-6、TNF-α水平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I/R组比较,anta-27a+I/R组大鼠肺组织病理损伤程度有所减轻,肺W/D值下降;肺组织MDA水平下降,SOD水平上升;肺组织及血清中IL-6和TNF-α水平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下调miR-27a表达可以通过减轻炎症反应与氧化应激缓解大鼠MI/R后所引起的ALI。  相似文献   
7.
刘晓莹  岳培红 《中国保健》2008,16(8):369-370
慢性盆腔炎是指女性内生殖器官及其周围的结缔组织,盆腔腹膜发生炎症.包括子宫内膜炎、输卵管炎、输卵管卵巢脓肿、盆腔腹膜炎及盆腔结缔组织炎等.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膀胱三角区白斑的病因、诊断与治疗.方法 采用在硬膜外麻醉下,经尿道气化电切治疗膀胱三角区白斑,切除范围距白斑边缘1.0cm,深达粘膜下浅肌层.结果 本组30例,术前病理检查均证实为膀胱粘膜鳞状上皮化生,行电切治疗.术后留置尿管3~5d.随访6个月~4年,1例复发,无恶变者.结论 经尿道气化电切治疗膀胱三角区白斑,手术创伤小、出血少、方法简单、易于掌控、治疗效果好.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比较电切镜、EMS肾镜和手术刨削器经尿道治疗膀胱内血凝块的手术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5月-2015年5月46例患者经尿道微创治疗膀胱内血凝块的临床资料,其中采用电切镜清除膀胱内血凝块25例(电切镜组);采用EMS肾镜清除膀胱内血凝块11例(肾镜组);采用手术刨削器治疗膀胱内血凝块10例(刨削器组),比较3种治疗方法的临床效果。结果 46例患者膀胱内血块均被彻底清除,其中35例同期采用电切镜处理了出血点或出血病灶,3组血块清除效率(7.57±2.25)ml/min vs(11.43±4.06)ml/min vs(12.11±4.24)ml/min,P0.05。肾镜组和刨削器组血块清除效率均明显高于电切镜组(P0.05),刨削器组效率最高,但与肾镜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EMS肾镜和手术刨削器清除膀胱内巨大血凝块效率高,电切镜在清除血块后处理出血病灶上更方便快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