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6篇
中国医学   10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2 毫秒
1.
<正>刁本恕主任中医师,全国第三、四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继承工作导师,四川省名中医、成都市名中医。临床五十余载,对于疾病外治有丰富的经验,疗效显著。本文将刁本恕主任中医师五官科疾病的重要外治经验进行小结,为临床治疗提供有效方法。1耳科:虎耳通窍汤——滴耳适用证:耳痒、流少量稀脓甚者耳臭、耳朵内有闷胀或堵塞感等症。方剂组成、用法:取鲜虎耳草叶适量,洗净去杂质,放干净器皿内捣汁,然后用药汁滴耳,每次1滴~2滴,每日3次。典型病例:顾××,女,47岁。高血压多年,时常耳痒,其随身自备掏耳勺以应急,自己用过多种耳药水,但时好时坏。本次发作耳道奇痒难忍,无疼痛,有少许分泌物。舌黄腻,脉细弦。  相似文献   
2.
对《刘涓子鬼遗方》、《卫济宝书》、《集验背疽方》、《外科精要》4种早期外科专著进行研究,发现其内容均以痈疽病症方药为主,外科的清热解毒、消散、灸法、托里排脓、祛腐生肌等治疗方法,从脾论治的思想于此期形成,外科祛腐生新法为较早的重要记载,并系统论述了多种外科刀具及切开排脓的原则和适应症,切开部位和所用刀针选择,成为宋以后外科治疗原则和方法的学术基础。  相似文献   
3.
在对清代眼科名著《目经大成》现存版本情况进行实地调研的基础上,对该书版本系统提出看法,发现该书初刊本达道堂本刊刻年代跨越了清嘉庆丁丑、戊寅两年,认为嘉庆戊寅年为刊刻完成年代。并指出了现代《目经大成》整理本存在的底本校本选择不当,对疑难字词、典故、章句注释较少,存在错字及校点不当等问题。认为有必要进一步整理研究后出版通行本。  相似文献   
4.
风温作为中医病名,含义丰富,包括了很多现代医学的流行性急病如非典、流行性腮腺炎、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等.了解风温的概念有利于深化我们对风温的认识,更好的指导临床.风温的概念形成经过了漫长的岁月,风温的古代含义和现代含义有很大的区别,以时间为线索可初探其变化之端倪.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早期医用金属针具的形制特征及发展演变,为现代针灸针具的改进提供鉴借和参考。方法:收集和整理考古发掘出土的早期金属类针状器具的资料,识别出其中用于针灸的金属针具,并结合医史资料、古代文献和现代针灸学的研究成果进行分析。结果:明确了早期金属针具的形状特征和演变过程。结论:在针刺疗法出现以前,金属针具的作用和用法与砭石相同,即用于刺治痈肿。战国时期,在针刺疗法出现以后,金属针具的功能和用法发生了改变,成为真正的针刺用针。  相似文献   
6.
民国中医外科对传统理论的继承主要集中在对《外科正宗》《医宗金鉴》等古代医籍的承袭,以及《外科十三方》等对多种外科膏丹丸散经验的整理.张山雷《疡科纲要》在黄墙朱氏五世外科经验基础上,提出了新的见解和辨证心得;丁甘仁外科辨证精到,自拟多种外科名方;梅毒、麻风出版专著;多位外科名家医案传世;医院开设中医外科和肛门病专科;广东、浙江等中医学校开设中医外科、皮肤病、花柳病课程,编写多种外科教材,都体现了近代中医外科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痈疽是中医外科的主要疾病,晋以前尤其如此。疽痈早在周代的《周礼》、《左传》、《山海经》中就有相关名称的记载。有关痈疽的论述最早见于《灵枢》。晋末的《刘涓子鬼遗方》(以下简称《鬼遗方》)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外科学专著,《鬼遗方》虽然涉及了痈疽、疮疡、金疮、外伤等外科疾病,但对痈疽的辨证论治最为详尽,基本上是痈疽病的专著。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古代九针的形制特征和发展演变。方法:收集整理考古发掘出土和明清传世的古代九针资料,分析不同时期的形制特征和变化。结果:明确了各时期九针的形制特征和演变规律。结论:考古发掘出土的汉代九针和明清传世的九针,在形制上均无统一的样式。汉代九针的形制虽然受到《九针论》、《九针十二原》的影响,但在制作上并不严格遵守规定的尺寸。元明清针灸著作中所附的九针图,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元、明、清时期针具的形制特征。  相似文献   
9.
郑钦安是清代著名医家,临证善于运用温扶阳气之法治疗各种疑难危急重症。本文从郑氏辨证治疗血证的临证经验出发,指出郑钦安在血证方面以阴阳两纲分证、推重辛温扶阳止血的独特心法,阐明郑氏临证辨证论治的实质与内涵。  相似文献   
10.
王缙  和中浚 《中医杂志》2011,52(13):1160-1161
《卫济宝书》无论是审证制方,还是方药的剂型、用法、佐料等,都显得匠心独运,特色鲜明,比如剂型多用散剂,佐料多种多样,用法更是集针法、灸法、手法等为一体。研究探讨其相关内容,对于挖掘外科治法理论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