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2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2篇
综合类   17篇
预防医学   11篇
药学   4篇
中国医学   4篇
肿瘤学   8篇
  2011年   1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射频损毁治疗与化疗的临床比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射频损毁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及应用价值。方法:自1999年12月至2000年8月收治73例晚期中老年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分别给予射频损毁治疗和以铂类为主的联合化疗;观察比较其近期疗效、中位生存期、1年及2年生存率;并分析其治疗后生存质量。结果:射频损毁治疗组有效率(CR+PR)为71.5%(30/42),明显高于化疗组的43.3%,差异呈显著性,(x2=4.63,P<0.05)。射频损毁治疗组中位生存期、1年及2年生存率及治疗后生存质量均高于化疗组。结论:射频损毁治疗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治疗,具有较好的中期疗效,且能明显提高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2.
鼻咽癌增强CT扫描的影像表现及价值(附102例报告)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探讨鼻咽癌 (NPC)增强CT表现和价值。方法 对 10 2例NPC放化疗前病人行平扫加增强扫描 ,观察癌灶密度变化、鼻咽表面线样强化层和癌灶周界情况。结果 平扫癌灶密度与同层面鼻咽肌相近的有 89例 (87% ) ,其余与翼外肌相近(13 % )。平扫难以明确癌灶的大小和范围 ,所能显示的仅是有无占位。增强扫描癌灶密度差异明显的占 44% ,单靠密度差异能使其周界全部或大部清楚的仅占 40 %。根据癌灶强化和线样强化层的表现 ,综合判断癌灶周界全部或大部清楚的达到 76%。结论 增强扫描对准确判断NPC癌灶的大小、范围以及对发现小的癌灶和鉴别诊断有重要作用。在主要针对鼻咽部本身的检查 ,增强也应列为常规扫描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扫描参数的设置与图像质量和吸收剂量之间的关系,选择适合于二维和三维重建较高图像质量和较低吸收剂量的扫描方式。方法使用GE L ightspeed U ltra 16层螺旋CT机,对人体盆腔模型进行扫描。扫描条件:120 kV,管电流分别为250 mA或200 mA,螺距分别为1.375或0.985,层厚分别为5 mm或7.5 mm。评价二维和三维图像质量,在辐射剂量观测栏,观测剂量长度乘积(DLP)的变化。选择其中图像质量较好和DLP相对较低的4种扫描方式对患者进行扫描。结果DLP随管电流的增加、螺距的减小而增大,而二维和三维图像质量也随mA的增加、螺距的减小而提高。二维图像选择250 mA、1.375螺距、7.5 mm层厚,图像噪声低,影像细节能清晰显示,且DLP相对较低;三维图像选择200 mA、0.938螺距、7.5 mm层厚,能够满足诊断需要。结论遵循医疗照射的正当性和防护最优化原则,科学地设置管电流、层厚、螺距等扫描参数,一方面能够保证二维和三维图像质量,另一方面又能减少DLP值,减少X射线辐射对盆腔生殖器官的损伤。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使用不同的扫描层厚 ,靶点大小、形状发生的变化以及改变扫描野时靶点位置的变化并分析其变化规律和总结出最佳的扫描方法 ,以期达到肿瘤的精确定位精确治疗。方法使用西门子AR.CCT机对TLD -T1型头模 (内置有5mm球型金属标识 )进行扫描。把头模水平放置扫描床上 ,先行定位图扫描 ,再取靶点最大直径5mm进行单一层面扫描。130kV ,70mA ,扫描时间3s。当改变扫描层厚进行扫描时 ,层厚分别取2mm、3mm、5mm、10mm ,扫描野取250mm。当改变扫描野时 ,层厚取5mm ,扫描野分别取200mm、250mm、300mm。结果改变层厚时 ,5mm靶点直径大小的变化为 :2mm层厚和3mm层厚时 ,测量靶点直径为6mm ;5mm层厚和10mm层厚时 ,测量靶区直径为5mm。改变扫描野时 ,以扫描野200mm为基准 ,250mm、300mm靶点位置沿X轴的正方向分别偏移1.5mm、2.0mm。结论层厚与扫描野的变化对放射治疗的精确定位有一定影响 ,掌握其变化规律并采取相对应的措施对行IMRT有重要帮助。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CEA重组基因痘苗病毒(CEA-rV)对实验动物CEA阳性肿瘤的预防和治疗作用。方法:1)预防组:将实验鼠分为4组.先皮下接种痘苗病毒(1、2组野生型W-VV,3、4组CEA-rV)3次,再分别皮下注射同源鼠肝癌细胞(1、3组Hepa-CEA^-,2、4组Hepa-CEA^+)。2)治疗组:同样4组,先皮下注射肝癌细胞(1、3组Hepa-CEA^-,2、4组Hepa-CEA^+),7d后再分别皮下接种痘苗病毒(1、2组W-VV,3、4组CEA-rV)。以后每周测量一次肿瘤大小,并观察动物反应。结果:1)预防组:接种CEA-rV/Hepa-CEA^+组各鼠在观察期限内无肿瘤形成,而3个对照组各鼠皮下均有肿瘤形成,并且以相近速度快速增长(肿瘤体积平均3.5cm^3)。2)治疗组,接种Hepa-CEA^+/CEA-rV组小鼠皮下肿瘤生长缓慢,瘤块较小(平均1cm^3),而3个对照组肿瘤生长迅速,瘤块较大(平均5cm^3)。无论预防组和对照组小鼠在整个实验过程中均未表现有毒副反应。结论:CEA-rV对实验性阳性肿瘤具有良好的预防和治疗作用,而且预防作用更佳。  相似文献   
6.
对我院622例肿瘤住院患者的晨尿,进行解脲脲支原体(Uu)的微量培养法检测,对Uu与肿瘤患者医院感染及正常菌群的关系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鼻咽癌在CT扫描中的强化规律和选择最佳扫描时机。材料与方法:98例做平扫加增强扫描,在持续观察时,使用单层多次或多层多次扫描技术,计算肿块明显强化的开始时间,持续时间,结果:有85例明显强化,注药后56秒左右开始出现明显强化的有46例,74秒时达到82例,占96%,92秒时85例全部明显强化,明显强化后,持续时间可达250秒以上。其强化时相特点为注药后,癌肿快速强化,强化持续时间较长,结论:选择最佳的扫描时机对癌肿的清晰显示具有重要价值。扫描开始时间应以74秒前后为挂,持续观察时,扫描间隔时间宜长,且不会错过观察时机。  相似文献   
8.
吴海坚 《医疗装备》2002,15(8):56-57
医用呼叫对讲系统广泛安装于各类型医院的医护中心和病房内,是连接医护人员和患者的一座桥梁。本文阐述了医用呼叫对讲系统的特点,并以得亮牌医用呼叫对讲系统为例,讨论了呼叫系统的常见故障及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9.
射频毁损治疗肺癌各项技术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分析CT引导下射频治疗肺癌的各项技术操作要点 ,观察治疗后肿块的影像学表现。方法 :5 9例使用CT进行精确定位、精确测量 ,引导射频针插入肿块内。射频毁损采用缓慢升温的方法。结果 :4 9%的穿刺 ,可一次穿入肿瘤体内。能清晰观察到细小电极针所在的位置 ,并能观察整个治疗过程。治疗后连续观察 ,效果满意。结论 :准确的定位、熟练的穿刺、最佳的加热方法可进一步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0.
林生趣 《医学文选》2002,21(5):738-739
词是语言中最基本的意义单位 ,也是最小的独立翻译体。英汉两种语言中的词汇 ,在词的含义范围、表现能力和使用习惯等方面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医技人员在翻译医学论文时 ,可能常会遇到这样的问题 :有些词或句子如果按字面意义直译过来 ,常常晦涩难懂 ,语意不通 ,甚至产生歧义 ;有的词在英汉词典中根本找不到对应的或实际意义相当的汉语词。因此 ,为了准确、充分表达原文的实际意义 ,使译文流畅晓白、可读性强 ,翻译时有必要根据上下文对原文字词的字面意义作适当的调整和变通 ,做到选词贴切。   1 .医学英语属科技英语一类 ,常使用一些含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