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1篇
中国医学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脑内神经肽Y的动态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神经肽Y(neuropeptideY,NPY)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脑组织内的动态变化。方法应用环形银夹钳夹SD大鼠的双侧肾动脉,制成易卒中型肾血管性高血压大鼠模型(RHRSP)。在此基础上采用线栓法制成一侧大脑中脉闭塞(MCAO)脑缺血再灌注模型,运用放射免疫法测定缺血6h后再灌注6h、72h1、68h大鼠脑内NPY的动态变化。结果缺血后再灌6h脑内NPY含量〔(108.22±11.48)ng/g〕较正常组〔(78.98±12.53)ng/g〕和假手术组〔(80.52±10.78)ng/g〕明显升高(P<0.01);72h后上升至高峰〔(152.80±11.31)ng/g〕,168h开始下降〔(132.21±10.20)ng/g〕,但仍高于正常组水平,P<0.01。结论NPY参与了脑缺血再灌注神经损伤的发生、发展的病理过程,是引起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可能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2.
目的:从中医药角度综述急性脑卒中后吞咽困难的治疗方法、作用机制及临床展望。资料来源:应用计算机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1979-01/2006-12相关吞咽困难、障碍的文献,检索词“吞咽困难、吞咽障碍,疗法、治疗”,并限定语言种类为中文。资料选择:对资料进行初审,选取包括吞咽困难、障碍的文献,开始查找全文。纳入标准:①吞咽困难、障碍。②吞咽困难、障碍的中医治疗或中西医结合治疗。排除标准:①非急性脑卒中导致的吞咽困难、障碍。②重复研究、综述文献、病例报道类文章。资料提炼:共收集到49篇关于急性脑卒中后吞咽困难的文献,纳入21篇符合标准的文献。资料综合:对于脑卒中后吞咽困难,针刺治疗可达到迅速改善脑细胞功能的作用,使受损神经细胞苏醒,促进吞咽反射弧的重建与恢复,恢复咽部的神经支配,使吞咽动作得以协调和改善。中医病机在于痰浊、瘀血互结,上扰髓海。髓海为元神之府,元神受扰可致吞咽失常、言语蹇涩等症。治则为充脑益髓,通经活络,调养气血,开关启闭。针药并用是目前中医药疗法运用最普遍的一种互补,结合的治法。中西医结合一直是整个医学界追逐的目标之一,也是世界医学未来发展的一个必经之路。结论:对于脑卒中后的吞咽困难,单纯的西医治疗效果比较局限,而随着中医药治疗的逐步推广,针灸、中药的介入,使得中西医多种疗法相互渗参,相辅相成,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3.
谭峰  张炘 《中国临床康复》2006,10(31):135-138
目的:从中医药角度综述急性脑卒中后吞咽困难的治疗方法、作用机制及临床展望。资料来源:应用计算机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1979—01/2006-12相关吞咽困难、障碍的文献,检索词“吞咽困难、吞咽障碍,疗法、治疗”,并限定语言种类为中文。资料选择:对资料进行初审,选取包括吞咽困难、障碍的文献,开始查找全文。纳入标准:①吞咽困难、障碍。②吞咽困难、障碍的中医治疗或中西医结合治疗。排除标准:①非急性脑卒中导致的吞咽困难、障碍。②重复研究、综述文献、病例报道类文章。资料提炼:共收集到49篇关于急性脑卒中后吞咽困难的文献,纳入21篇符合标准的文献。资料综合:对于脑卒中后吞咽困难,针刺治疗可达到迅速改善脑细胞功能的作用,使受损神经细胞苏醒,促进吞咽反射弧的重建与恢复,恢复咽部的神经支配,使吞咽动作得以协调和改善。中医病机在于痰浊、瘀血互结,上扰髓海。髓海为元神之府,元神受扰可致吞咽失常、言语蹇涩等症。治则为充脑益髓,通经活络,调养气血,开关启闭。针药并用是目前中医药疗法运用最普遍的一种互补,结合的治法。中西医结合一直是整个医学界追逐的目标之一,也是世界医学未来发展的一个必经之路。结论:对于脑卒中后的吞咽困难,单纯的西医治疗效果比较局限,而随着中医药治疗的逐步推广,针灸、中药的介入,使得中西医多种疗法相互渗参,相辅相成.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中药单体环维黄杨星D(CVB-D)对易卒中型肾血管性高血压大鼠(RHRSP)脑缺血一复流不同时间脑组织生长相关蛋白43(GAP-43)与神经粘蛋白(Neurocan)表达的影响.方法 采用环形银夹使SD大鼠双侧肾动脉狭窄,制成RHRSP,再用线栓法制成一侧大脑中动脉闭塞(MCAO)模型.用免疫组化方法观察CVB-D对MCAO大鼠脑缺血2h后复流1、7、14、30d脑组织GAP-43与Neurocan表达的影响,并与生理盐水组对照.结果 缺血2h后再灌注1d,对照组缺血周围半暗区出现GAP-43阳性细胞,7d明显增多,14d减少,30d明显减少,各时间点阳性细胞数表达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治疗组GAP-43阳性细胞数表达在各时间点较对照组显著增加(P<0.01).Neuroean阳性细胞数表达对照组在缺血再灌注ld出现,7d明显增多,14d达高峰,30d时下降,但仍高于假手术组水平(P<0.05);治疗组neurocan阳性细胞数表达在缺血再灌注7、14、30d则较对照组显著减少(P<0.01).结论 CVB-D上调RHRSP脑缺血区GAP-43阳性细胞数表达与下调Neurocan表达的作用,可能是其促进脑损伤区中枢神经修复的重要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化痰通络颗粒对风痰瘀阻型急性脑梗死(ACI)患者外周血细胞因子信号转导抑制因子-3(SOCS-3)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表达的影响。方法 66例发病72 h内的风痰瘀阻型ACI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4例口服化痰通络颗粒加基础治疗,对照组32例仅基础治疗;用酶联免疫分析法(ELISA)测定两组ACI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第3、7天血清SOCS-3水平,用化学发光法检测两组治疗前及治疗后第7天血清TNF-α水平,并与20名健康人作比较,同时用Barthel指数、NIHSS评分法评价两组治疗前及治疗后第7、14、21天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变化。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第3、7天血清SOCS-3、治疗前及治疗后第7天TNF-α水平均显著高于健康人组(P0.05)。治疗第7天时治疗组SOCS-3水平(ng/L,360.98±123.31)高于对照组(281.87±133.66,P0.05),TNF-α水平(ng/L,35.72±19.94)低于对照组(49.86±34.79,P0.05);治疗第7、14天时治疗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Barthel指数评分治疗组治疗后第14、21天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化痰通络颗粒促进风痰瘀阻型ACI患者神经功能恢复的作用可能与上调炎症抑制因子SOCS-3与下调促炎因子TNF-α水平,减轻脑缺血继发的炎症损伤等机制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